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1933年3月9日
担任北方侧翼进攻的楚国皇家第三方面军于清晨六时许,动用3800余门火炮,对莫里斯地区美方防线展开大规模炮击。
该地区的美军防线是由莫里斯城为核心向两翼展开,依托十几个村镇与河流,在冻土平原上修筑的大量堡垒,铁丝网和战壕组成,防线守军约5.32万人。
这么少的兵力,肯定挡不住帝国军队的大举进攻。
实质上
美军是采取前轻后重的两道防御线,这第一道防御线只求能够迟滞帝国军队的进攻三天,最好能有一周,给与后方美军调动大量援兵赢得宝贵时间。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残酷。
猛烈的炮火在美军阵地炸开,十几分钟后,也引来了美军阵地的零星炮火反击,双方轰隆隆的火炮互射,打的好不热闹。
没过多长时间
美军炮火就完全被压制下去,但见楚国炮火所过之处房倒屋塌,土石崩裂的飞上天空,大段大段的铁丝网被炸成碎片,更有一个又一个碉堡和炮台被摧毁。
天色很快亮了起来
随即便有一轮又一轮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飞临战场上空,对莫里斯一线阵地上的美军展开疯狂轰炸,扫射,一直持续到8:40左右。
这时候
在天际线远处,传来令大地震颤的轰鸣声,远远的野牛中型坦克攻击阵型向美军阵地猛扑而来,那铺满视线的铁疙瘩看的让人头皮发麻。
钢铁履带碾碎冰雪的荒原,在旷野上高速驰骋,没过几分钟就来到了一线阵地边上。
美军阵地上只有少数重机枪和火炮零星的开火,很快就引来了战斗机的俯冲扫射,投弹,对防御的美军实施空中的降维打击。
进攻的坦克群在距离站好前方150余米的地方停下,缓缓的转动炮口,将炮火中幸存下来的美军重火力点逐个点名,用猛烈的炮击将其轰上天空。
紧随其后的步兵以冲锋的速度压上来,经过短暂激战,很快就攻破了一线阵地,向内里蔓延而去。
防守的美军惊恐的发现,这些率先冲锋的楚国士兵同样是白人,只不过穿着东方人的军装罢了。
前后仅用了4个半小时,第三方面军率先进攻的皇家禁卫第九装甲师及随同作战的三个步兵师,15个义勇兵团合计7.1万余人大军,便如同潮水般的蔓延上来,彻底攻占了莫里斯一线阵地。
在其后方,是第三方面军一眼望不到头的主力大部队,正在有序的向前行军,径直越过莫里斯一线阵地,直扑美军二线阵地。
位于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市的美军北方战线指挥部里,刚刚接到莫里斯前线紧急求援电话,瞬间乱作一团。
在全城的警报声中
住在各处的美军军官纷纷赶来指挥部,美军泰勒上将一脸阴沉的匆匆走进来,见到已经抵达的几十名中高级军官,便立刻吩咐说道;
“即刻向芝加哥总指挥部汇报莫里斯一线守军遭遇敌军大举攻击,重申一遍,这不是演习,也不是什么遭遇战?东方人对我们动手了,请求立刻增援。”
“遵命,长官。”
“我要知道莫里斯一线的具体战况,敌人出动了多少军?什么编号?前线能够坚守多长时间?有没有装甲部队?有多少?我要知道一切。”
泰勒上将正说着,就听到全程警报突然变得尖利起来,脸色不由得一变。
“是空袭,上官,您不能留在这儿,需要迅速进入掩蔽部防空袭,抱歉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军官立刻冲了上来,架着泰勒上将便向楼房后面的防空洞跑去,其他的军官也匆匆的跟随。
还没有进入防空洞,城市里各处的爆炸声就密集的传来,给这座刚从晨曦中苏醒的城市带来了浓浓的血与火味道。
空袭一轮又一轮,似乎无穷无尽。
大地在密集的爆炸声中猛烈震颤,震落簌簌的灰尘,前后持续了约3~4个小时之久,这样所有人不禁相顾骇然。
如此规模的空袭,怕不是动用上千架轰炸机吧?
果然是内行,真的猜对了。
当泰勒上将等人灰头土脸的从防空洞里出来,眼前看到的是一座几乎被夷平的城市废墟,无数的火头携带着黑烟猛烈燃烧,到处都是断瓦残砾。
他的指挥部原本是一座三层的新维多利亚式建筑,如今也被彻底炸塌了,焦黑的断壁残垣竖立着,引燃的大火噼里啪啦的正在燃烧。
现场传来一股呛人的浓烟味道,夹杂着浓浓的血腥味。
在断壁残垣的废墟中,能看到有许多士兵和军官的尸体,整座城市都被毁了。
这种十几万人口的城市,在楚国皇家空军的轰炸中成为了燃烧的火炬,各处军事目标伤亡非常惨重。
铁路桥梁被炸断,站台被摧毁,军营,仓库,后勤补给点遭受严重损失,骑兵师的战马被战斗机追逐扫射,更是死伤一大片。
更糟糕的是
从莫里斯一线阵地传来坏消息,阵地失守了。
大楚帝国皇家陆军第三方面军下手非常狠辣,派出轰炸机沿着铁路线,专找那些重要的桥梁,涵洞和山路隘口轰炸,将芝加哥前往明尼阿波利斯的铁路线彻底炸瘫痪,没有两三个月以上的抢修根本不可能通行。
美军北方指挥部的估计还是保守了,调往大楚帝国第三方面军的8个航空轰炸机联队,共计拥有1572架轰炸机(注;减去战损的数字)。
派遣到美军二线阵地实施大规模轰炸的有1200多架,足有6个轰炸机联队。而这仅仅是开胃菜,更狠的还在后面呢。
突破美军一线阵地不需要那么多轰炸机,这些二线阵地上的美军受到重点照顾,此后将承受连续不断的轰炸。
大楚帝国以皇家禁卫第九装甲师为先遣队的机动打击力量,正在一路猛扑向圣克劳德。
而第三方面军的主力在皇家禁卫第三装甲师的引导下,向着明尼阿波利斯猛扑而来,双方的距离只有247公里。
以机械化行军的速度,只需三天即可抵达。
这两者间只有几条沙石公路联通,剩下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冰雪荒原,人烟罕至,开发程度较低。
很快公袭的损失报了上来
明尼阿波利斯及其周边的美国驻军,在空虚中伤亡达到6320余人,另有上万平民伤亡,整个城市七成以上被焚毁,十多万人沦为难民。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楚国军队的狠辣,其开发出的凝固汽油弹,对以木质建筑为主的美国城市伤害非常大。
美国人非常喜欢用木材建房,居住起来既干燥又舒适,尤其在北方地区,木质房屋更是普遍。
可一旦引起连片的大火,在呼啸的北风加持下很快就蔓延开来,从而引燃了整个城市大火。
最要命的是
城市大火陆续引燃了军火库和储存物资的其他仓库,熊熊的大火映亮天际,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传扬开去,一百多里外都能听的非常清楚。
美军囤积的大量弹药还没有来得及使用,便在连续不断的剧烈爆炸中化为灰烬,连带着损失了大量粮食和其他军需物资,当真是雪上加霜。
泰勒上将看到这一切,那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原本他还很有信心凭借手上的30余万美军,挡住楚国军队北线的进攻,为芝加哥守军赢得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
现在看来,连一个月都难撑。
泰勒上将的信心是有缘由的,他所建立的前轻后重北方防线,得到芝加哥美军总指挥部的认可,称为“坚固的冰雪防线”。
布置纵深的堑壕,火炮,碉堡,铁丝网和大量的火力支撑点,拥有多达4400余门各种口径的火炮,还有着背后有力的支援。
在北方冰雪防线的身后,就是芝加哥的外围阵地,从麦迪逊至密尔沃基一线,同样部署了美军重兵。
通过铁路线向前支援明尼阿波利斯,也只有375公里,乘坐火车朝发夕至,这是泰勒上将信心的来源。
无论弹药还是援兵,都不是眼前看到的这三十余万军队。
结果,楚国皇家陆军玩这么一手,让泰勒将军心中仅存的一点侥幸,彻底灰飞烟灭了。
一线阵地上的5.32万美军是全部葬送了,泰勒将军在二线阵地上还有26.85万大军,构建了完整的防御堡垒区,说什么也要死战到底。
一份份紧急行动的命令传达下去,美军各部队趁夜调整部署,向前方筑垒区域输送后备援兵,全面强化防守。
泰勒上将把手上的十五万预备队派出去了一半,只留下6个师另7个国民警卫队团,剩下的悉数投入前沿阵地。
前沿阵地有战壕,有防炮洞,也有藏兵洞,还有地下指挥部和地下军火库等一系列永备工事,能够保证士兵长期作战。
美国既不缺钢材,也不缺水泥,所以这些堑壕修的非常牢固,能够坚守很长时间。
五天后
当泰勒将军接到楚国军队绕过坚固的堡垒区,从设防薄弱的荒原中突进,已经达到明尼阿波利斯的城下时,整个人都亚麻呆住了。
那个……那个道路不走吗?
这也是惯性思维所致,大兵团作战必须要依据良好的道路突击,这是因为大兵团作战耗费极大,车马众多,还有很多重型火炮和后勤辎重,很难离开马路向前挺进。
在美国中部大平原上
是一望千里的沃野,丘陵,湖泊和森林,没有几座像样的山脉,北美主要的山脉都在西部,中部从北到南以平原地形为主。
这样的地理条件防御难度非常高,堑壕战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大楚帝国陆军不走寻常路,相比较突破美军严阵以待的筑垒要塞区,多迂回一些荒原道路算什么?
顶天了吃些苦头罢了,加上3月份土地冻的邦硬,卡车和骡马大车在前面拽后面推的情况下,也能克服荒原的崎岖地形,迂回穿插过来。
当黑压压的楚国军队抵达明尼阿波利斯时,泰勒上将就知道完了,被敌人抄后路了。
进攻城市的激战进行了三天,在空中猛烈轰炸的支援下,第三方面军突破了城市防御线,与城内的美军厮杀成一团。
城郊外防线上的美军试图回援,可一次次被打退,在楚国坦克重机枪的扫射和步兵火力的联合打击下,离开了堑壕区简直等于送死。
这就如同蜗牛丢掉了壳,只露出柔软的躯体,那不是上菜吗?
城市攻防战的枪炮声响天彻地,美军在废墟瓦砾中拼命反抗,最终也难逃被绞杀的命运,战斗进行的相当惨烈。
混战数天后,明尼阿波利斯升起了大楚帝国皇家陆军的军旗,意味着城市全面陷落。
至此,第三方面军牢牢扼住了城郊外防线中十五万美军部队的命运咽喉。
仅靠着战壕里的一些储备物资,能支撑多少天?
第三方面军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修缮了城市防御线,并且通过轰炸机群不停的轰炸,摧毁可能的物资仓库和屯积点,将这部分美军团团包围。
美军也组织了几次夜间突击,可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坚持了12天后,数量减少到12.7万的美军只能举手投降,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几天没吃,没喝,身体虚弱的一推就倒。
继续熬下去,那就是全军覆没的悲惨命运。
随即在此后的几天,一直向东穿插的部队攻占了格林贝,提前6天完成了第三方面军立下的军令状,占领了芝加哥北部外围区域。
格林贝的陷落,令芝加哥美军总指挥部大为震动,感受到了极大危胁,立刻行动起来试图反击。
丢失湖滨的港口城市格林贝,意味着北方密歇根湖运输将受到楚国空军的严重威胁,这是水上运输大动脉,对芝加哥战役胜败将起到重大影响。
1833年4月5日
这是格林贝陷落两天后的下午三时,在距离这个港口约50余公里的航道上,一支拉长的船队正在迤逦北上航行,被经过的楚国战斗机发现。
“糟透了,我们被那些东方人的飞机发现了,现在逃还来得及,否则都得葬身在这冰冷的湖底。”
“住口,我们距离格林贝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航程了,绝不能功亏一篑。畏战潜逃可是要上军事法庭,希望你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我是为北上特遣队的三万三千名官兵着想,而不是贪生怕死,一旦敌人招来轰炸机,那所有的美军兄弟全都葬身鱼腹。”
“那怎么办?”
“我记得这附近有一个小渔村,立刻把船队靠过去,能卸下多少人就卸下多少人。后方船队打散,命令各船向东北方向航行,待到天黑后再来汇合,快去执行吧。”
“遵命,长官。”
在战斗机盘旋了一会儿飞走后,长长的船队立马一分为二,在中段以后的运兵船各自加足马力四散开来,向着密歇根湖深处驶去。
前面的7艘运兵船同样加足马力,一路疾驰的靠近湖岸,很快见到了一个小渔村码头栈桥,便迅速的靠了上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