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没糊弄住大耳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没糊弄住大耳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子芝!...”李横说道:“童子营并不是只招这一批的。”
    阎象愣了一下,迟疑着问道:“主公的意思是,还要招人进去?”
    “当然!”李横点了点头,“天下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
    与父母失散,或是失去父母的孩童,想必也是不少。
    这些人要么流落荒野,丧身虎豹之口;要么冻、饿而死!
    别的地方,我管不了。
    但在我李横控制的地域内,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的。
    嗯!...
    待战事平息下去后,子芝你想着提醒我一下。
    我们要专门成立一个收容所,来收容这些孩童。
    其中,十二岁以上的男童,便可以送进童子营中。
    当然了。
    普通百姓和将卒之家,如果愿意,也可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童子营,接受培训。”
    略微盘算了一番后,阎象缓缓点了点头,“若能如此的话,倒也是可行。
    可...
    可是,缓不济急,等这些孩子长大...”
    李横摆了摆手,打断了他,“阎先生,肖家走的时候,并没有带走所有人。
    一些旁族、远支,都留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也是肖家子弟,不可能都是大字不识的大老粗。
    仔细筛查一下,从他们中,总能找到一些可用之人。
    另外,临城、陵阳两县,应该有一些不得志的寒门读书人。
    就算不多,但把他们招进来,也可以派一些用场。”
    “这...”阎象一脸的犹豫、迟疑,但还是应道:“象知矣!”
    见他这样,李横拍了派他的肩膀,宽慰地说道:“子芝不必忧心!
    我知晓分寸的。
    咱们也不是一点世家子弟不用。
    碰到合适的,那也没什么可说的,自然是要用起来的。
    你看,安家不就用得好好的。
    只是,像肖家这样心机深沉的,我用起来,实在是不放心啊!”
    听到这番话,阎象脸上的表情,才终于松缓了下来。
    ......
    一场大战下来,临城被打了个稀巴烂。
    不仅段、肖两家的兵卒伤亡巨大,就连城内的平民,也是折损颇多。
    临城内平民的丁口数,就由三万多,一日间降到了不足两万。
    为了让城内的百姓安心,李横在城外另立了一座营寨。
    他麾下的大部分兵卒,也都开出城去,在此驻扎。
    城内,他只留下一小部分兵卒,来维持城内的秩序。
    正当李横忙着战后事宜的时候,刘备的使者--简雍又来了。
    李横在中军大帐接待了他。
    “宪和先生远来,不知有何贵干?”
    对于李横语气中的嘲弄,简雍恍若未闻。
    他双手抱拳,冲着帅桉后的李横,深深施了一礼,才开口说道:“回李使君的话,雍此来,乃是代我主,向使君言说两事。”
    “两事?”李横笑了笑,一脸玩味地看着简雍。
    “正是!”
    “好吧!那宪和先生就说说吧!”
    “首先,雍要代我主刘皇叔,向李使君解释一下。
    两日之前,刘皇叔也是因为接到探马禀报,说临城发生了动乱,才派关将军领兵前来查看。
    不过,在老龙口一带,碰到贵军后,关将军怕引起贵军的误会,便又折了回去。”
    李横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另外,李使君迁徙两县百姓去庐江。
    路途遥远,丁口众多,想必要消耗许多的粮草、辎重。
    因此...”
    “怎么?”李横笑了笑,道“刘皇叔还打算,接济某粮草不成?”
    “正是!”简雍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刘皇叔打算拨出一万石军粮,送与李使君。
    只求李使君迁移百姓的时候,莫要太操切了。
    这样,百姓也能少受一些迁移之苦。”
    “啪!啪!啪!...”
    李横突然站起来,狠狠地鼓了几下双掌,满是感叹地说道:“横尝闻,刘皇叔乃仁义、忠厚之人。
    以前只觉得,这是以讹传讹之言!
    没想到!没想到!...
    倒是我李横小瞧了刘皇叔!
    宪和先生,请回去禀告刘皇叔。
    就说,我李横虽出身低微,但也知仁义为何物。
    请刘皇叔放心,也请宪和先生放心,所迁两县百姓,横必会妥善安置。
    至于那一万石粮草,横实在是愧不敢当。
    横如受了这些粮草,岂不要为天下人耻笑?”
    ......
    一番虚情假意的瞎白话,总算是把简雍湖弄住了。
    当简雍从中军大帐退出去的时候,李横的脸,却立刻冷了下来。
    刘备!
    刘大耳朵!
    真他么孙子啊!
    这是看自己轻易地拿下了临城,便过来忽悠自己了。
    什么送粮草啊?
    这是在确认,自己拿下临城、陵阳两县后,是不是真的要继续迁徙两县百姓?
    如果接受他的一万石粮草,那在接受的过程中,刘备军搞不好就会来个突袭,一举打垮李横。
    如果不接受,那刘备就会知道,自己要留在江东,同他争夺丹阳郡了。
    这个时候,他就会立刻率军返回曲阿,全力备战了。
    ......
    让李横愕然的是,他虽然湖弄住了简雍,但却没能瞒住刘备。
    简雍去的当天夜里,探马游骑便回报说:刘备军连夜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
    驻扎泾县的的刘备军,一分为三。
    其中一部,约三千步卒,渡过青弋江,直奔西面的宁国而去。
    另一部,约四千步卒,同样是渡过了青弋江。
    但他们的方向,不是向西,而是向东北。
    这一支部伍的目的地,应该是宛陵。
    最后一支,也是刘备军的主力--约八千兵马,则是沿着青弋江,缓慢地向北退去。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接到探报后,李横立刻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军事会议。
    与会者,除李横外,还有鲁力山、李到、李平、李安及阎象。
    中军帅帐内,灯火通明,纤毫可见。
    一张巨大的桌桉上,摆放着一张军用地图。
    李横等人,围站在桌旁,拧眉盯着地图。
    “好了,看得差不多了。”李横指了指桌上的地图,说道:“都来说说吧!”
    话音落下后,帐内略微沉寂了一会儿。
    之后,李到率先说道:“主公!
    很明显,刘备已经觉察到,我军没有返回庐江之意。
    故此,他才兵分三路,全力备战。”
    “是啊!...”李横叹了一口气,略显沮丧地说道:“看来,我们是没能湖弄住大耳贼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