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韩清秀自离了少林寺以来,至今已是七日有余。她下了少室山,心下高兴,正是游鱼归海,鸷鸟还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想着自己被困少林半月有余,如今脱出樊笼,何不趁此心境,先将那魅精之事放他一放,四下游山览水一番,以慰自己这半月牢狱之苦。这般想着,她便放浪身形,信马由缰,且行且赏。也不知游了几日,行至一条大河之前。其时已十一月份,河两岸红枫正盛。韩清秀见此美景,不由得心驰神往,意欲泛舟其上,随波赏景,便就近寻了一处船坞,挑了其中最豪华的一条画舫,交付了银子便径直往那镇上去了,只待最后几天工期完成。
韩清秀牵了白马,在那镇上闲逛。离开少林时所带珍宝,早已尽数换成银票。几日来,除了置办些旅行辎重,又添了几套寒衣,虽不很多,但若扛将起来,倒也蛮费力气,且放在马上也颇不雅观。韩清秀想自己灵墟将开,储物有限,见行李如此,便打算就近去买件灵墟饰器暂用。如此想着,边问边寻,不多时便走到了本地最大的商行门前。
进了店门,只见诺大的商行之中人头攒动,竟如同过年一般热闹。原来此地距京都不远,虽9州杀伐不断,可这里作为中州腹地却能享受难得的和平,且此地临近官道,客源不缺,故而如此。
“要是9州各地都能这样该有多好。”韩清秀这般想着,轻叹了一口气。“哎呀,玩就好好玩,想那么多干什么。”
顺着人群走了片刻,韩清秀方才来到灵墟柜,见柜前摆了各式灵墟饰品,不由得眼前一亮,也不说询问储量多少,便戒指项链的一个个试穿起来。
“咳咳,姑娘?这个是灵墟饰品,是用来储物的,姑娘若是只为装饰,可以再往里走走。”老板见她两眼放光,手舞足蹈,只当是个年轻爱美的姑娘,可见她衣着华美,想来定是富人,便上前躬身行礼,亲切指引,完全不知眼前之人是个早些私离武当,前阵又纵火少林的江湖贼盗。也难怪,韩清秀前几日已经换了寒衣,如今身上穿的是二色白雪缀绒赤枫裙,束着一条五色撒花长穗宫绦。且又将他那丱发改了,梳成抛家髻,其上玉簪镶珠煞是华丽。任谁看去,都是一个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
韩清秀正忘情于那众首饰的各色款式,被老板这么一点,方才知道自己失态,不由得羞红了脸道:“咳,那个,我正是要买一个灵墟饰品,还望老板给我介绍一番。”
那老板本已跃跃欲言,听她说确是要买,不由得喜上眉梢。忙开箱翻柜,将那各色灵墟饰品满满的堆了一桌,三尺不烂之舌滔滔不绝地讲了半日。韩清秀听得厌烦,却也不好意思打断,只想着赶紧好坏找上一件,让那老板停口,这般想着,便自己在那一堆饰品中翻找起来。
虽说是灵器,可如今四海天下,道法早已深入人心,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灵墟饰品为追求销量多将形态制作的雍容华贵,韩清秀虽喜爱珍宝,却十分讨厌这类趋炎附势,毫无新意的做工,在那一堆器物中寻了许久,竟无一中意,正失望着,却见角落里微光一点,不由得好奇道:“老板那是什么?”
那老板听她发问,也转身看去,见那亮光微微,笑道:“奥,那是几月前一位客人当在我这里的一枚灵墟戒,过期未赎,所以拿来出售,只是它成色一般,想必储物也十分有限。入不了姑娘的法眼的。”
“我看看可以吗?”韩清秀道。
“自然。”
韩清秀拿了那灵墟戒在手,仔细端详,不由得心下暗喜。果不其然,这并不是一枚普通的灵墟戒,而是一枚寄灵戒,且其中灵媒已失,正是自己所需要的戒指。
得道之人可依其法力开灵墟储物,其储量与道法随增。先时皇室为方便各州粮草运送,广招天下各派得道神人,依各门派之名开灵墟商行,将其灵墟按照需要分割大小,注入各色灵石之中,制成各色饰品交付朝廷通用。后由官及民,各州灵墟商行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灵墟也从最初的运送粮草变成了如今上层人物的随身行囊。因能将随身辎重置于一戒一链之间。深受上层阶级喜爱。今天下灵墟器物,多出于武当,少林,峨眉三派,其他门派虽也出产灵墟器物,可派小人稀,信誉不能保障,故而鲜有人用。
灵墟器物虽多,可寄灵戒人们却知之甚少。原来寄灵戒相对于灵墟戒是更高一级的灵器。灵墟戒指只能储物,倘若丢失,无论落入谁手,持有者皆可取出其中物品。而寄灵戒则不同,如无灵媒,则与普通灵墟戒别无异处,若不认主,则与寻常首饰无异。韩清秀如今所拿,正是寄灵戒。
“老板,这个多少钱?我要了。”韩清秀心中欢喜,脸上却不动声色。
“姑娘,这戒指早已坏了,灵墟都开不了。你要它何用?还是来再看看这些吧,这个就很适合你。”那老板见她竟挑选了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戒指,心中料定是个不识货的肥羊,便又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只盼她能回心转意,换了一个,好让自己狠狠地宰她一顿。
“本姑娘就喜欢这样古朴的造型,你就开个价吧,爱卖不卖。”韩清秀欲擒故纵,说着便要放下戒指离去,那老板见状忙拉住陪笑道:“卖卖卖,当然卖。哪里有商行不卖东西的道理。”他又看了那戒指一眼,只觉上镶宝石暗淡无光,通体造型不入大潮,虽是想开高价,但又怕要的太高被人看出意图。
“看姑娘你与它有缘,我给你便宜些吧,只要你...”他思索半天,模模糊糊地道“十五两。”
“成交。”韩清秀听他开价,也不还口,掏出银两付账,欢欢喜喜地去了。留下老板在桌前后悔不迭。
“还真有人傻钱多的,早知道就多要点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