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章:稚子初长成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章:稚子初长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神州浩土,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有无数仙人传说。
    神仙之说,虽虚无缥缈,但在神州之东,偏远之地,有一城,名曰“寻阳”,寻阳城外有一山,名曰“黄庐”。
    黄庐山之巅有一道观,道观之名却也简单,就叫黄庐观。而这黄庐观中,住着一位黄庐观主,却是一位十里八村颇有名气的老神仙。
    老神仙虽年过百岁,须发皆白,可不仅能看病施针,更能降妖伏魔。
    而这一日,这一位自外间游历归来的老神仙,却是面带笑容,神情自得,似乎心情不错。
    老神仙确实心情不错,想他老人家年过九十,无儿无女,又无弟子,日后故去,连送终之人都没有一个,可谓凄惨无比,每每想到此处,他老人家心中便不是滋味。
    可他老人家此次心血来潮,外出游历之时,碰巧路过一处正遭盗匪洗劫的村落。
    他老人家当即仗义出手,斩尽盗匪,不仅救了一村人的性命,更救了一个年仅六岁的孩童。
    将这幼童救下之后,一打听方才知晓,这孩童本是村中孤儿,自幼父母双亡,因靠村民救济,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见这孩童资质不错,又是孤儿,他老人家当即便决定将这孩童收归门下,做个衣钵传人,将来也好替他养老送终。
    这小童自幼孤苦,也没个名字,老神仙便给这孩童取了一个名字,李道一。
    李字是因老神仙俗家姓李,道一二字则是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
    看着身前累地满头大汗,却不曾叫苦的幼小孩童,老神仙不由越发地满意。
    笑意盈盈地开囗道:“小道一,你且坚持片刻,不远处就是为师的黄庐观了。”
    小童唇红齿白,模样也算俊俏,闻得此言之后,却是不由地翻了翻白眼,无奈道:
    “师父,从上山之后,这话你说了不下五遍了,你猜弟子此次是信你还是不信?”
    黄庐观主闻言,老脸一红,沉声道:“小小年岁,那来那么多废话,赶紧赶路。”
    “师父,我是你的衣钵传人,你若将我累出个好歹,将来可没人替你养老送终。”
    老神仙眼神动了动,大义凛然地开口道:
    “小道一,切莫胡言乱语,这山路虽然难走,但为师这也是为了锻炼你的心性毅力。
    须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小小年级,切不可心存惫懒侥幸之心……。”
    “停,停,师父,弟子错了,您说得都对。”
    黄庐观主抚了抚胡须,点头道:“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汝小小年岁,便能知错改错,孺子可教也。”
    一老一少又走了许久之后,一座道观终于若隐若现,道观不大,只得两进院落,且略显陈旧。
    小童指了指道观,有些激动地开口道:“师父,那便是黄庐观了吧?”
    黄庐观主点了点头,“不错,那便是为师的黄庐观了。”
    小童闻言,瘫软倒地,喃喃道:“终于到了。”
    时光如梭,一转眼,三年时间一晃而过。
    这天夜间,黄庐观后院房间内,黄庐观主盘膝坐于床中蒲团之上,望着立于眼前的半大少年,沉声问道:“道一,三千玄文,你可背熟了?”
    “回师父的话,弟子己然背熟了。”
    “嗯,三千玄文,乃是我辈修道之人通用文字,道,佛,魔三教皆用此文,一字千意,博大精深,你切不可怠慢。”
    “弟子知晓,不敢怠慢。”
    “嗯,你自幼早慧,这些事,想来也不须为师担心。”
    听得此言,李道一心中不由无奈地一笑,早熟不假,不过却非先天如此。
    他本是后世华夏某部特种兵,在同外敌作战之时,与敌同归于尽,死后灵魂入了此界,正巧便附于被黄庐观主所救的幼童身上,两世为人,自然早熟。
    “师父深夜唤弟子前来,可是有事吩咐?”
    黄庐观主笑了笑,道:“却是有事,为师深夜唤你前来,乃是决定传你修行法门。”
    听得黄庐观主欲传他修行法门,李道一心中不由地一阵激动。
    修行之事,他自然知晓,这个世界,不仅能人辈出,更有神佛剑仙纵横于世,高深之辈不但可御剑乘风,亦可延年益寿。
    而他师父黄庐观主,便是一位修行中人,为此,他也曾问询求教,希望得以传授。
    但黄庐观主却总说时机未到,叫他莫要心急,而他也不好总是开口,直至今日,他师父终于说要传他修行法门了。
    见他神情激动,黄庐观主笑了笑,方才继续开口道:“我道家修行分为四大境界:练气,筑基,金丹,元神。
    其中练气境又细分为九层境界,乃是:感气,引气,御气,明窍,冲窍,通窍,周天,通玄,归真九境。
    归真境大成之后便需筑就道基,世称筑基之境,筑基大成之后便是凝结金丹。
    金丹大成之后,丹破成神,成就元神真君之境。至于元神之上,是何境界,为师也不知晓。余者佛,魔两教,虽有所别,亦差之不多。”
    说罢,黄庐观主叹了口气,又有些落寞地开口道:
    “为师修行多年,时至今日,已过百岁,可至今,也不过练气九层归真之境,虽是因早年受创,但由此亦可见修行之难。”
    说罢,老观主自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书籍,开囗道:“此书名曰《黄庭真解》,乃是一本玄门正宗筑基法门,乃是为师早些年间所得。
    当时,为此功法,为师身受重创,被伤了根基,正因那次受伤,为师也才终身止步练气之境,再无法更进一步。
    你下去之后,好生修行,若有不懂之处,再来询问为师,切记不可贪功冒进。”
    李道一小心翼翼地接过书籍,恭敬道:“弟子谨遵师父教诲,若是无事,弟子便退下了,师父也早点休息。”
    “嗯,下去吧。”
    春去秋来,自那日黄庐观主传李道一修行之法开始,又已经过了五个年头。
    而在三月之前,黄庐观主因破境无望,寿元耗尽,已然是坐化于道观之中了。
    临终之前,老观主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要其好好修行,莫负自家苦心,希望他有朝一日,代替自己去看一看那绝顶风光。
    老观主那临死前,不舍却又无奈,略带绝望茫然的眼神,李道一一直是铭刻于心。
    从那时起,他心中便暗暗发誓,此生此世,矢志大道,唯道从一。
    不仅为了他师父,更为了他自己,死过一次,又重来一世,这一世的他,无论如何也不想再去经历一次那种死亡的绝望。
    所辛,他二世为人,灵魂叠加,虽并无其他灵异之处,但先天灵魂之力却是比旁人强大许多。
    灵魂强大,悟性自然不差,五年过去,李道一道一已然有练气六层通窍之境的修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