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71章 博雅塔镇白蛇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71章 博雅塔镇白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因为时间还早。
    众人并没有直接去大饭厅,而是直接去图书馆的大草坪。
    图书馆前的大草坪,可以说是北大学生的日常活动聚集地了。
    有点类似于学生社团活动广场。
    这一次,苏亦再一次认识到文学77班这些才女的不凡。
    上一次是集体活动,苏亦对文学社的成员都是走马观花,除了原本认识的方灵跟黎新叶,只认识她们社长李志虹。
    黎新叶她们宿舍的另外三个姑娘都不认识。
    这一次,李志虹分别对三女介绍。
    开始介绍查英华,让苏亦意外的是,这姑娘不大,也才18岁,跟17岁的黎新叶一样,是中文系最小的两个女生。
    而且,都是高中毕业就参加高考,黎新叶这姑娘更加过分,直接跳级参加高考,不然,她就是今年北大年纪最小的姑娘了。
    因为年纪相仿,两人也就挨着一起叽叽喳喳的。相比较其他姑娘的经历,她俩最简单,啥都没有,没有丰富上山下乡的经历,入学之前,也没有作品,就是平平无奇小两只。
    然而,这姑奶心气也挺高,刚刚入学,没几个月,就好几篇作品在杂志上发表了,也位列文学77班五大才女之一。
    一下子,让叶子同学羡慕地不行。
    慢慢聊着。
    苏亦才想起来,为啥这姑娘的名字有点熟悉了。
    他突然想起来,再过几十年以后,查英华就是《铿锵三人行》的常客了。
    很难想象,此刻,有些腼腆害羞的姑娘,未来会是在节目上,跟窦文涛说,性*活太多不是享乐,而是劳模的女作家。
    只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要问对方有什么作品?
    也是有的。
    她出版的《八十年代探访录》,八十年代有声望的知识界名人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做访谈。对普通人了解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有一定的参考性。
    只能说,恢复高考以后考上北大的女子,就没一个简单的。
    此外,就是黄佩嘉。
    这姑娘是中文系77文学班五大才女之一,因为入学之前,在插队的时候,就她的作品时在国内知名的杂志发表了。
    是77级文学班最为羡慕的存在,要搁后世,类似于带资进组。
    早些年,高产似母猪,晚年,则专攻儿童文学,所以在大众面前,知名度并不高。
    苏亦对于她的作品了解的并不多,知道这是个很有人生阅历的姑娘。
    最后就是王晓萍了。
    她的故事,稍微关注娱乐圈都知道。
    前些年,因为一部宫斗剧跟原作者因为编剧署名问题,没少在社交平台上撕。
    这姑娘也是77文学班五大才女之一。
    李志虹介绍她的时候,还特意说,“小师兄,你可不要小看我们萍儿,在进入北大读书之前,曾在粮食局工作,已经有了自己的小说作品了。很厉害的。”
    苏亦笑,“不小看,各位学姐都厉害,不敢小看。”
    王晓萍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就是瞎写。因为当时工作困难,就喜欢看书。我们我在粮食局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检查,当时,开车进入粮库,先要在检斤班称车皮净重,装完粮食,再称总重量,去除车皮重量,便是粮食重量。王晓萍发现,有的取粮人会耍些小手腕,使用空车带西瓜进粮库,再将西瓜送给粮库工作人员。我就把自己在粮库的经历写成小说,没想到真的能在北京文艺发表了,实属侥幸。”
    张新还没反应过来,“把西瓜送给别人有啥用啊?”
    苏亦扶额,难不成他们考古专业的学生,数学都是体育老师教的?
    叶子同学帮忙解释,“因为先称车子敬重,把西瓜带入里面,重量就增加了,出来的时候,把西瓜给工作人员,体重减轻了,还可以多拉粮食。粮食比西瓜贵多了,而且把西瓜给工作人员,也是变相贿赂,这样不好。所以,我很佩服萍儿姐,能把这些现象写在小说上,揭露这些腐败行为。”
    张新恍然,“那会不会收到报复啊?”
    黎新叶说,“萍儿姐都到北大读书了,谁敢打击报复啊?”
    苏亦笑道,“叶子同学,懂得挺多的啊。”
    黎新叶轻笑,“没有,没有,都是以前萍儿姐告诉我,我们上一次去中关村萍儿姐家中做客,发现萍儿姐看了好多书。”
    苏亦有些意外,王晓萍住在中关园不成?北大二代?
    王晓萍解释,“没有,我父母在中科院上班,家里住中科院家属院。”
    那也是高知家庭了。
    这样家庭出身的姑娘,要是没受到冲击,生活应该还可以,就算受到冲击,现在也算苦尽甘来了。
    当然,王晓萍的故事,也不仅仅这些,这姑娘更加热衷于学生活动。
    甚至,在北大团委没有恢复五四文学社之前,77级文学班就自发建立一个早晨文学,另有杂志《早晨》,纯文学刊物,非卖品。
    早晨文学社分诗歌小说评论三个组,王晓萍是小说组的骨干,常进城跟“社会人士”交流文学。不少同学佩服王晓萍能拉到好稿子。
    一帮中文系的姑娘,聊天的主题肯定是跟文学相关的东西。
    聊着聊着,王晓萍就说,“前段时间,诗人北岛跟他的朋友创办了《今天》杂志,我想邀请他过来咱们文学社,做一个交流,不知道觉得怎么样了?”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苏亦都有些愣住了。
    北岛在78年已经出名了吗?
    苏亦忍不住问黎新叶,“北岛很出名吗?”
    黎新叶小声说道,“小有名气,发表一些作品。听老师说,北岛是城建公司的一名工人,不过写诗很不错,主要是新诗。前两周吧,北岛和芒克黄锐在黄锐家的小院里喝了点儿白酒,北岛提议要办个文学杂志,于是《今天》诞生了。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喜欢他。不过现在大家更加喜欢你了。”
    “啥?”
    这个转折,让苏亦猝不及防。
    “因为你分享的《一棵开花的书》还有《石桥禅》更优美。”黎新叶笑着解释。
    旁边的查英华也点头,“是的,到时候,让小师兄跟北岛交流,说不定会更加精彩呢。到时候,说不定小师兄还可以来一个即兴创作。”
    苏亦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算哪门子诗人,那些诗歌啥的,都是别人写的,我就是搬运工。”
    这个时候,方灵说,“小师兄,那《白蛇传》跟《青城山下白素贞》是怎么回事啊?这个故事跟歌曲也都是搬运别人的吗?这个故事,你之前可没讲给我们听呢。”
    得,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就好像自己在历史系,黄莺歌她们说他偏心一样,在中文系这边,这姑娘也觉得他独宠历史系。
    苏亦说,“《白蛇传》的故事,自古就有,我只是让它跟《千年等待》联动起来而已,《青城山下白素贞》是对岸的歌曲,我瞎唱。”
    李志虹打趣,“小师兄,你的涉略范围很广啊,连对岸的东西都知道了。这话,可不能乱说。”
    苏亦反应过来了,连忙改口,“好吧,我瞎说的,就是以前在老家听过的童谣,然后跟大家唱着玩的。你们也感兴趣的话,我可以给你们讲一讲白蛇传的故事。”
    “好啊。”
    黎新叶第一个鼓掌,难怪她一直推方灵,这丫头,小心思还挺多的呢。
    于是,苏亦就再一次跟她们讲白蛇传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从白蛇的独白开始的!”
    “我是蛇妖白素贞,五百年来我苦苦修炼,可是每每到紧要关头的时候,又几乎走火入魔了,眼看就要修成正果得道飞仙,但每一次都不能突破,我心里有处空洞,是我缺了什么,为何每次将要突破,就三华全乱,周天动摇,我到底缺少了什么……”
    “于是,小青不愿我终日陷入这种痛苦之中,她把那枚从来不允许我碰的那枚簪子,亲手交给了我,她说,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让我紧紧得握住它,只要握住它,就什么都明白了。”
    “当握紧手中的簪子时,回忆如潮水一般涌来……”
    他讲完。
    众人都愣住了。
    “这是啥?”
    “这是白蛇传的故事吗?”
    “应该是吧,毕竟是有白素贞跟小青,就是有点不一样。”
    “对啊,许仙啊。”
    “小师兄,这是采用倒叙的方式,讲故事,你们不要打岔。”
    这个时候,李志虹突然说道。
    大家逐渐安静下来。
    黎新叶望着苏亦,“还有呢?”
    苏亦笑着说,“别急,慢慢来嘛。五百年前……”
    “这也太快了吧,一下子回到五百年前了。”王讯赶快。
    “闭嘴!”
    众人怒目相对。
    王讯噤声。
    故事继续。
    “时间倒回到了晚唐年间,自安史之乱以后,大唐藩镇割据,宦官当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间无道,妖魔猖狂,当朝国师修炼邪功,国师下令全国捕蛇,通过吸取别的武功来提升自己的功力。”
    “白蛇奉蛇妖女王之命夜里行刺国师,乔装潜入国师船队,用头上的簪子从后方刺杀国师,不幸遭到国师贴身侍卫阻拦,双方交手,我被打落水中失忆,被一个叫做阿宣的小伙子救起。”
    “阿宣是谁啊?”
    王讯又忍不住问。
    王晓萍帮忙解释,“阿宣应该叫许宣,国民以前,许仙也叫许宣,小师兄,是这样吗?”
    苏亦点了点头,“是的。”
    众人恍然。
    张新后知后觉,“原来是许仙前世啊。”
    “闭嘴,是让你剧透了。”
    “这也算剧透?”
    张新一脸懵逼。
    啥剧透啊?
    他啥都不知道剧透啥啊?
    他一个考古专业的学生都反应过来,许宣是许仙,你们这一帮中文系才女能不知道吗?
    苏亦笑了。
    原来张新教授年轻时候,这么耿直啊。
    “苏亦,你继续嘛!”
    黎新叶继续催促。
    于是,苏亦继续讲。
    讲到捕蛇少年把白蛇救回捕蛇村生活,讲到许宣发现白蛇会飞的故事,讲述她带着许宣飞入云端俯瞰大地美景之色,众人一脸羡慕。
    讲到了小狗肚兜的时候,黎新叶都几乎可爱。
    讲到白蛇被污蔑背叛蛇族的时候,这丫头还一脸义愤填膺,直骂蛇妖王是蠢货。
    然而,等到苏亦讲到许宣跟小白坐船逃难的时候,阿宣唱起了歌谣。
    这帮姑娘就开始起哄,苏亦现场演唱。
    于是,苏亦就唱了。
    “君不见东流水,来时无踪迹,一去无穷已,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山去,明朝复更出……”
    “好听。”
    又是黎新叶第一个鼓掌。
    苏亦望着她,“想学吗?”
    瞬间,黎新叶一时害羞不知如何回答。
    苏亦学着阿宣解围说,“不妨不妨,来日方长!”
    众人又一阵哄笑。
    “小师兄,我们叶子可不是小白,她唱歌可好听了。”方灵打趣。
    苏亦笑,“那我再唱一遍,你们跟着学。”
    于是,等他唱完第二遍,黎新叶就直接学会了。
    不仅如此,旁边的王晓萍也学会了。
    苏亦也懒得谱曲了。
    这个时候,王讯适时递过他背着的吉他,还邀功似的望向苏亦,“小师兄,我就说,今天一定用得上吉他吧。”
    “嗯,王讯同学辛苦了。”
    “不幸苦,为人民服务。”
    这家伙还贫上了。
    苏亦直接拿起吉他弹唱。
    “君不见东流水,来时无踪迹,一去无穷已,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山去,明朝复更出……”
    他先唱一遍,然后一句一句教大家过。
    一遍过去。
    其他人也都学得有模有样的。
    反正就是歌谣,瞎唱就可以。
    唱完歌,故事继续。
    “后来小白为救阿宣现了原形,用尾巴劈死了自己的同族,受伤倒地,肚兜看小白是妖,让阿宣快逃,可阿宣没有逃,在一个佛塔,整个屋子都结成冰,阿宣抱住小白用身体给她取暖。”
    “小白醒来后,问阿宣为什么没有离开,他说:人间多的是两条腿的恶人,长了条尾巴又怎么样。”
    “在佛塔里小白中了机关,是阿宣又一次的救了她,原来这个佛塔竟然是一个炼化妖魔的地方,地底下的碑文上写着的‘天诛地灭”,就在小白绝望的时候,阿宣抱紧了她,不离不弃,此处省略一万字……”
    这个时候,一个非常不合时宜的声音想起来。
    “这个佛塔,不会是咱们北大的博雅塔吧。”
    “不能吧,顶多算是通州燃灯塔,不然,就是雷峰塔。”
    王讯跟张新就一本正经讨论起来。
    “滚!”
    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气氛,都被这两货给破坏殆尽。
    不过故事还得继续讲。
    “小白恢复记忆了。往事浮现心头,人妖殊途,小白不想连累阿宣,狠心离去,就在小跟小青离开的时候,阿宣却大声对小白喊道,一定会去找她的,要小白等他……”
    “好,这才是男人。”
    这一次,拍手的不是别人,竟然是李志虹。
    苏亦没想到社长同志,也上头了。
    李志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小师兄,你继续。”
    苏亦继续讲。
    “分别以后,小白被国师的弟子算计,在天罗地网里,她用簪子吸走了国师弟子的法力,化身成为一条巨蟒,听闻国师的船队已经向蛇族隐藏地出发,她要赶回去拯救族人。”
    “阿宣呢?”黎新叶问。
    苏亦说,“阿宣去了宝青坊,把自己变成了狗妖。”
    “为啥是狗妖啊?”
    “因为肚兜是狗啊。”
    “跟肚兜有什么关系。”
    苏亦笑了,望着王讯,“你猜的没错,用的是肚兜的尾巴,所以阿宣就变成狗妖了。不过只是一个实力最肉的小妖精。”
    “我的天阿,许仙都变成狗妖了,小师兄,你这个故事,距离西湖断桥残雪,距离雷峰塔可越来越远了,难不成,后来他跑去了青城山了?”
    一直话不多的,查英华忍不住问道。
    苏亦笑道,“不要着急,却听我慢慢道来。”
    于是,苏亦讲述着捕蛇村的大战。
    当他讲述着村民因为阿宣变成狗妖,不愿意放他进村的时候,众人咒骂不已。
    以黎新叶为最。
    “这些村民跟鲁迅先生笔下那些民众何其相像,就是愚昧。”
    叶子同学义愤填膺。
    最后苏亦都忍不住停下来,安抚她的情绪,“嗯,不激动,不激动。”
    黎新叶连忙摆手,示意苏亦继续。
    估计还在继续。
    蛇妖大战。
    阿宣加入战斗。
    国师被战败,最大反派竟然是小白她们的师傅蛇妖王。
    瞬间,众女又一阵咒骂。
    叶子同学直接给蛇妖王取了一个外号,“老妖婆。”
    还别说,挺合适的。
    故事还在继续战斗还在继续。
    小白跟她师傅继续战斗。
    “阿宣把国师的阵法重新打开,小白被师傅咬死的前一秒再次获救,他们俩人叶被困在了阵法当中。小白没有了法力,阿宣再一次紧抱着她朝生门走去,大雪冻僵了阿宣的身体,成了冰雕。”
    “啥?许宣死了?”
    听到这里,众女不乐意了。
    “小师兄,你这个故事,也太悲伤了吧。”
    “就是啊,许宣跟小白,一直历经劫难,却最终没能在一起,这故事不好。”
    “我们不答应。”
    “我们要改写故事。”
    这帮中文系的姑奶奶,每人都有一杆笔,要是任由她们发挥,估计许宣跟小白的故事,都成为革命战友情了。
    苏亦哭笑不得,“别着急,故事还没完呢?”
    “啥玩意,许宣都死了,故事还没完?”王讯抱怨。
    “闭嘴!”
    脾气暴躁的黄佩嘉再次瞪他。
    这姑娘如此模样,你很难想象,她未来会成为国内着名的儿童文学家。
    岁月的伟力确实惊人,让一个脾气如此火爆的姑娘,都能成为内心最为柔软的知心奶奶。
    王讯再次噤声。
    “不知过了多久,肚兜终于带着村民救人了,可是阿宣马上就要形神俱灭,永世不得超生,这一次,小白拔下头上的簪子,耗尽了毕生的法力,保住阿宣的魂魄,让他得以轮回转世……”
    “啊,我的天啊。”
    “太意外了,原来许仙就是这么转世的啊。”
    “那小白呢,小白死了没有?”
    张新忍不住问道。
    这一刻,几个姑娘都忍不住笑起来了。
    张新一脸懵逼。
    啥情况?
    王讯解释,“小师兄,一开始就告诉你,小白没死了。”
    “啥?”张新还没反应过来。
    王讯没好气说,“小师兄,是不是用倒叙的方式来讲故事啊。”
    “对啊,我都忘了这茬了。”
    张新忍不住拍着自己的脑袋。
    苏亦无奈。
    这位仁兄,也不知道未来是怎么一步一步成长为着名的北大教授的,也不容易。
    这个时候,黎新叶又望向苏亦,“还有呢?”
    苏亦笑,“还要?”
    这姑娘点了点头。
    苏亦也点头,“好,那就继续。”
    “五百年以后,雷峰塔下,西湖断桥之中,一艘小船靠岸,两个撑着油纸伞的妙龄女子走上了桥头,缓缓而去。”
    “这个时候,一个身穿白色长衫的书生,跟她们擦肩而过,然后捡起地上掉落的簪子,问,喊住白女裙子,小姐,这是你掉的钗子吗?”
    “我的天啊,终于相遇了。”
    “而且还是簪子。”
    “也太首尾呼应了。”
    “原来簪子贯穿始终啊。”
    王讯带头起哄。
    “小师兄,《青城山下白素贞》,走起。”
    “小师兄,来一首。”
    “来一首,小师兄!”
    “苏亦,唱嘛!”
    苏亦笑,“不唱这首了,换另外一首吧。”
    “哇!”
    众人鼓掌。
    这一次更加热烈了。
    因为每一天跟苏亦在一起,都有新花样。
    这一刻,她们都在期待,苏亦会唱什么。
    于是,伴随着手指拨弄琴弦的声音,苏亦的声音响起来。
    “莫非前世那一眼
    只为今生见一面
    匆匆美梦奈何天
    爱到深处了无怨
    千山阻隔万里远
    来世再续今生缘
    宁愿相守在人间
    不愿飞作天上仙
    ……”
    苏亦唱完,放下吉他,抬头望去,是黎新叶的秋水剪眸,还有乌泱泱的人。
    哎妈呀,好可怕。
    又被围住。
    瞬间,苏亦就想起身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