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98章朕为大明皇帝,当护神州
朱由校看出众人的心思,仰头看了看殿顶,目光深邃,似乎看透了历史。
朱家子孙可以不再为皇帝,但华夏神州不能再发生历史上那样的百年耻辱。
朱氏宗室可以衰败,但华夏民族不能沉沦。
这是他对自己,对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做的承诺。
会场寂静得就像朝阳准备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众臣聚精会神地看向朱由校,等待他的回答。
等了几十息,朱由校平视众人,语气坚定有力地说道。
「太祖皇帝的《讨中原》中有云,『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朕读到此文时,明白太祖皇帝为何能建立大明朝,因为那时的他,是这片土地的保护神。
他率众驱除凶元,废除暴政,救神州万民于水火之间。
他拯救和保护着神州土地和万民,所以成为了大明皇帝。
这是重逾万钧的责任,才有这至尊无上的权柄,只有承担责任,才能收获权利,这才是真正的天理。」
朱由校的话在左殿上空回响,震撼着每一个人的耳朵。
「时代在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体会到。
朕看到被土人称之为茹毛饮血丶披毛戴角的西夷蛮人,扬帆泛海,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大明,就知道时代到了千年大变之际。
以后的变局不是改朝换代那麽简单,而是一个文明战胜和奴役另一个文明。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
如果大明还继续沉溺在过往的辉煌和历史中,纠葛徘徊,时代大潮终将淹没这片土地,届时不仅朱氏皇室会遭遇靖康之辱,崖山之恨,我们祖先开创遗留下来的千年文明,也会被沉沦在历史之中。
百年后,我们的子孙不再用汉字,不再说汉语,慕强鄙弱,背弃祖先文化,倾慕西夷文化,甚至以讲汉语为耻,以肤色黄为辱...
到那时,不再是改朝换代如此简单,而是我们的民族能不能续嗣,我们的文明能不能延存.
朕身为大明皇帝,愿意在时代的风尖浪口挑起这个重担,承担起这份责任。
如果朕能带着诸位创造新大明,带着神州万民在这千年大变局中重铸辉煌,朕上无愧于太祖皇帝,下不负社稷万民..:」
对于朱由校话里的意思,众人听得很清楚。
太祖皇帝保护神州,驱除暴元,因此万民拥戴才即位大宝。
大明历代皇帝,此前的皇帝,朱由校不好评价,但是从他开始,必须责任与权柄相结合。
再结合此前对官绅世家们怒斥,只想享受权利,不想承担责任,朱由校要以身作则。
不能骂别人痛快淋漓,轮到自己就网开一面。
「朕为大明皇帝,当护神州!
:..朕也希望大明皇帝作为大明四方六合丶官庶军民统一团结的象徵,进可统率万民,退可垂拱而治..:」
朱由校说得更明白了,他后续会制定新国制,大明皇帝首先作为国家统一和团结的象徵。
其次在这种国制下,他的子孙后代如果英明,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如果平庸,就垂拱而治,让新明会和制置司在治理国事上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设想,也是一个承诺,众人面面相,心中震撼,但都默默接受和承认。
看到众人默然无语,都是坦然接受的神情,朱由校不由暗暗长舒了一口气。
在这次会议上发布如此激进的宣言,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收拾江南士绅集团,只是牛刀小试。
江南士绅集团,尤其是东林党,这些年牛笔轰轰,好处他要全拿,肩膀却担不起半点担子,得罪太多人了。
朱由校这次出手,对江南士绅雷霆暴击,最先是天启五年下半年的两淮盐政案,接着是冬天的弑君谋逆和卖国通敌两案,再接着是天启六年夏天的南闹案,和深秋的佃户奴仆案。
步步为营,最重要一点就是一步步试探其它各方势力的反应。
庆幸的是,各方势力还把这一系列大案当成是党争的一部分,很高兴东林党和江南士林遭到毁灭性打击。
有些人甚至还想着,东林党下来了,他们不就上去了。
朱由校打赢了对东林党和江南士绅集团这一仗,并没有欣喜若狂。
他知道,自己虽然啃下了最坚硬的骨头,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后面的道路会更艰难。
路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石头,虽然没有江南士林那麽硬,但都不软啊,而且数量够多,分布在各省。
不用力铲除,这条路根本走不顺畅。
更重要的是,此后的改革道路,创造新大明,本质就是需要推翻旧的根基,重新再建立起一整套政治丶经济丶文化和社会体系..:
虽然这些体系也是在华夏文明的基础上建立,却是对儒理统治地位的颠覆性推倒重建,这会引起无数儒理门徒们的奋起反击.:
朱由校能预料到未来遇到的巨大阻力,他需要团结更多的力量。
建立更多的工厂和农场,扶植更多的新兴工人和农民阶级。
培养出更多学习天启显学丶靠着显学步步高升的官员。
而新明会是凝聚这些力量的核心部分。
为了团结这些人,朱由校必须提出一个高远的政治目标,制定一个宏伟的政治纲领,并许下未来的承诺..:
志向高远者提供理想,现实主义者提供荣禄.::
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明会的一众精英们,跟着自己冲锋陷阵,去砸烂腐朽顽固的旧势力。
孙承宗丶袁可立等「老奸巨猾」之辈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他们在心里,对朱由校刚才这番慷慨陈词,有自己的看法。
皇上今天会议上的这番话,本质上来说,跟太祖皇帝的《讨中原》是一样的。
它对今后的大明做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定义。
今后他会大力兴建工厂和农牧场,大力扶植工人和农民,利用科技新生产力,分配大量的财富和利益给他们,进而来制衡主导华夏上千年历史和政治的士绅集团...
皇上说的很明白,大家都是一体的..:
至于我们的敌人,是那些占据土地资源丶只知道残酷盘剥贫苦百姓的家伙。
大家齐心协力,击垮负隅顽抗的那些家伙!
朱由校接下来的讲话,让众人心里更加通透。
我们依靠的力量是谁,我们的朋友是谁,我们的敌人是谁,我们如何打败敌人..:
平直浅白的言辞里说得清清楚楚。
众人无不叹服,皇上,你这是给我们安排得明明白白。
到了第五天,与会者一致通过了孙承宗的《天启五年和六年平辽总结和展望报告》丶
萧如薰的《天启六年新式陆海军编练总结报告》丶毕自严的《天启五年和六年财政度支报告》丶堵胤锡的《天启六年工商建设总结报告》等多个报告。
更是全体热烈鼓掌,一致通过了根据朱由校讲话修改编写的《天启六年开创新大明宣言》,以及兴明会正式改为新明会的决议。
同时推选了新明会国策审议中央平章局十五位平章。
为孙承宗丶袁可立丶王家桢丶朱燮元丶毕自严丶萧如薰丶冯梦龙丶黄尊素丶卢象升丶
孙传庭丶刘国华丶堵胤锡丶杨嗣昌丶朱大典丶梁廷栋。
二十三位同平章,为凌蒙初丶孙元化丶熊明遇丶方孔绍丶李邦华丶麻承贵丶王之菜丶
洪承畴丶何腾蛟等人。
三十八位平章和同平章中,朱由校点了五位枢密,全名叫参预军国枢密事,为孙承宗丶毕自严丶黄尊素丶冯梦龙丶杨嗣昌。
宣布废除制置司军机处和参预军机,以枢密代之。
以前经常召开的制置司要务会议,以平章会议取代。
同时宣布了一系列人事调动。
迁孙承宗为制军院总制军使,萧如薰为制军副使兼陆军部都督..
卢象升为平辽局制置使,兼开平丶关宁都司制置使;孙传庭为平辽局制置副使,兼乐都司制置使。
袁可立为平辽局制置副使兼山东巡抚,洪承畴为西北局制置副使兼宣大总督兼山西巡抚..:
至此明确,新明会是皇上一手扶植的「天启帝党」,它以天启显学为基础,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制置司来治理军国事。
散会后,众人陆续离开,刘若愚叫住了同平章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之案。
「王总宪,皇上有事召你。」
王之案心中一喜,跟左右同僚拱拱手,歉意地笑了笑,跟着刘若愚沿着林荫路,转到紫光阁。
朱由校换了一身朱色圆领翼善冠服。
「王总宪,陕西按察副使丶分巡关内道阮大城报上来的杨之易案,都察院结了吗?」
「回禀皇上,都察院接到阮大城禀文后,立即与刑部丶礼部组成专案组日夜兼程赶去西安,核查此案。
臣前日收到六百里加急送来的专案组票上的结案陈词,首犯杨之易等十五人,判弃市;其馀从犯四十七人,判绞刑;再从犯一百一十九人,判杖二十到六十不等,流配千里到三千里不等。」
科试舞弊案,在大明朝属于高压线之一,只要查实,基本上是严惩不贷。
杨之易是天下有名的直臣杨涟长子,那又如何?
直臣更好办,你不得以身作则!
「嗯,都察院的奏章朕看了,已经批红,依法办理就是。
杨涟呢?他是你们都察院的人,如何处置?」
「回禀皇上,杨之易为首的舞弊案,就是打着杨涟的旗号,四处招摇,这才使得西安府县官吏生惧,愿意听从作弊;童生们相信,愿意献纳银两,贿买功名。
杨涟虽没有被查实与舞弊案有关联,但教子无方,又有纵子滥用其名望之嫌,都察院合议,行文吏部,罢其按察事丶监察御史一职。」
王之案又补充了一句,「此案都察院通过本院兴办喉舌报纸《正气报》,以及《新闻报》和《新明报》,将此案和处理结果,公布于世。」
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杨涟,自翊天启海瑞,可叹,连海瑞的皮毛都不及。」
王之菜低着头,心里感叹。
天下闻名的天启六君子,才一年多,命运各异。
名声最盛的杨涟,被人利用他长子的品行不端,做了一局,身败名裂。
袁化中在诏狱被查证,其为内黄知县时,受同科好友所托,私放两位罪犯。
当时为了掩人耳目,袁化中借着天旱求雨,私放了一批囚犯,使两名杀人疑犯丶四名盗贼逃之他地,再次犯案行凶。
判贪赃枉法丶营私舞弊,判杖四十,发配甘肃军前效用。
魏大中先是在诏狱被查实以行人出使江西时,以弹劾逼迫乡试会考官罢与楚党有关联的学子,后又牵涉天启四年南闱舞弊案,是一百六十七位次犯之一,被判绞刑。
周朝瑞在诏狱被查出,其涉及长芦盐政舞弊案,其堂兄在原籍临清城,利用运河要津的便利,贩卖「私盐」,被抄家籍没。
又被房可壮供出,为五位山东和辽东籍秀才参加乡试时,给担任主考官的同科打招呼徇私,其中就有卖国通敌首犯的辽东锦州常田闻。
判杖四十,发配宁夏军前效用。
顾大章查无罪行,官复原职,他愤然辞职回乡。
后来与凌蒙初有旧,组建民众印书局时,被延请去做了编修。
六君子四人羽,只有他和左光斗安然无恙,尤其是左光斗,然步步高升,现在已经是延绥巡抚兼延安知府。
王之案出西苑时,想起这六位,不由长叹一声,还是皇上手段高明。
此时,韩府上,李瑾也在感叹,皇上手段高明。
不过他的感叹,酸味直冲韩的鼻子,跟山西老家带来的老醋,被人砸了一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