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百零一章 是否有化腐朽为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百零一章 是否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吴老。”
    “这个时间,我们大概也就只能去逛一逛夜市了。”
    叶开看了一眼腕表上的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于是就对吴老笑言道。
    “夜游南长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吴老点点头,表示赞同。
    孙副秘书长虽然没有出来,但是吴老对于夜游这件事情,似乎非常感兴趣,而且兴致还比较高,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他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的老年人。
    从身体素质这方面来讲,吴老大概要比很多五十多岁的普通人更好一些。
    这一点,倒是让叶开有些刮目相看,心说成功的人果然都是自律到了极致,能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管理好,确实值得钦佩。
    五溪北倚长江,南临太湖,历史悠久,不仅有秀美的江南园林,还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运河。
    这颗镶嵌在太湖之滨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文化的瑰宝与吴文化的发源地,富饶繁荣的水乡就如同一幅流动的江南画卷。
    走进这里,既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柔情与温婉,也能感受到八百里太湖的壮阔与豪迈。
    如今的五溪,不仅可以找到现代都市的繁华,还能找到鱼米之乡的灵秀,是一座兼具松弛感与时尚感的城市。
    “江南的山水,好是好,但是也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丧失了斗志。”
    吴老坐在画舫之中,顺流而下,他看着窗外的风景和岸上走动的行人,忽然这么对叶开说了一句。
    “因人而异吧。”
    “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边儿的气候,总是会觉得身上黏黏糊糊的,而且到了这里之后,整个人的气场都会受到一种若有若无的压制。”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北方那种干爽的气候。”
    “不过,单纯从看风景这方面来说,江南确实不错。”
    叶开不知道吴老这句话,到底是有感而发,还是另有所指,于是便直抒胸臆地评价了一下自己对江南风景的直观感受。
    “这座桥就是清名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它虽然算不上江南最宏伟的桥,却是最符合水乡节奏的桥,这里曾经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当年南来北往的商船在这里装卸货物,船夫的号子、商贩的吆喝,或许都曾在这桥洞间回荡过,如今只剩下桨声轻摇,却依
    旧能让人想起那段热闹的过往。”
    吴老指着他们经过的一座石拱桥,对叶开说道。
    “是啊。”
    叶开点点头,目光随着河岸移动。
    两侧的建筑立面,藏着不少惊喜,不像有些古镇满是千篇一律的商铺,南长街的老房子大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格局,白墙黛瓦上爬着藤蔓,木格窗里透出暖黄色的灯光。
    画舫行经之处,路过一家挂着‘丝业公所’牌匾的老宅。
    “五溪一直都是纺织业重镇。”
    “这里曾是江南丝商的聚集地,清末民初时,五溪的蚕丝远销海外,被称为丝都。”
    “南长街就是当年丝商们洽谈生意、交流技艺的地方。”
    “现在老宅改成了小型展馆,透过玻璃能看到当年的蚕茧筐、缫丝工具......”
    “不过,现在五溪的纺织业也是举步维艰,日子很不好过。”
    吴老提到丝商这个话题的时候,难免会想到如今的五溪纺织业,神情之间就有一些忧虑的模样儿。
    对于他来说,研究经济大模型之下的各行各业现状,进而为下一步的政策提供合理建议,也是分内之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一个行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就不可能一成不变,五溪的纺织业虽然现状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想想办法,动动脑筋,未尝就没有再创辉煌的机会。”
    “海外市场发展不好,国内市场还是可以做的嘛,老百姓也需要消费升级,如果做好的话,解决生存问题并不困难,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多下功夫了。”
    叶开对于五溪纺织业的困境,倒是并不觉得就无药可救。
    事实上,开拓海外市场和拓展内需同样重要,而拓展内需相对来说更加重要一些,是很多行业的基本盘。
    毕竟海外市场受到国际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未必就能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正如同尚德集团一样,完全依赖于海外市场的生意,一旦出现大的变局,立刻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扩大内需?”
    “情况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了吗?”
    吴老听叶开这么一说,却是皱起了眉头,觉得他的判断有一些过于悲观。
    如今的经济发展,虽然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向型经济都有一些萎靡,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向好发展的,尤其是出口额每年都创新高,很多行业的海外发展都如火如荼。
    当然了,像纺织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遭遇了霜冻现象,国内的一些纺织业企业举步维艰,甚至也不乏经营不下去的情况。
    “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民众的生活条件得到益改善提高之后,薪酬待遇都在提升,这也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
    “从周边一些国家的情况来看,用工成本可能连我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考虑把生产设备转移出去,以获得更加低廉的生产成本。”
    “这才是国内纺织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困局的最重要原因。”
    “对于大家来说,纺织业的投入大,成本高,利润却比较微薄,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加持的前提下,想要获得比较好的盈利,简直是难如登天一般。”
    “再加上五溪这边儿的很多纺织企业,以前都是给国外一些知名品牌做代工的,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品牌优势,此时人家把代工合同向周边国家转移,我们这边儿的损失确实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从发掘内需方面动脑筋,无法培育出国民喜爱的产品,市场早晚要被更为低廉的国外品牌所垄断。”
    叶开随便讲了几句,就戛然而止。
    毕竟他对于纺织业的兴趣不大,也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仅仅是根据目前的一些情况略作分析而已。
    “有道理。”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培育属于自己的国民品牌了?”
    “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如何,决定了我们的纺织业是否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但是知易行难,想要培育自有品牌,却是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吴老听叶开这么一说,倒是仔细琢磨起来。
    虽然说他主要是从宏观上研究国民经济现象,在理论上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对于具体到某个行业的经济现象,也非常关心,此时和叶开这么一聊,倒是有了更多的想法。
    游船继续向前行去,沿街的明清建筑群马头墙鳞次栉比,砖雕门楼里藏着茶肆飘出的评弹声,依稀能够让人体会到商贾云集的繁华旧影。
    “叶你对这些古建比较感兴趣?”
    吴老见叶开似乎在注视着岸边的那些建筑群落出神,于是就有些好奇地问了一句。
    “吴老叫我小叶就可以了,喊我叶童什么的岂不是打我脸?”
    “我对古建筑确实比较感兴趣,以前看过梁思成著的《中国建筑史》,就对里面提到的很多建筑样式非常好奇,所以每到一处地方,总是喜欢看看当地的古建风格。”
    “当然了,我对于地方上留下来的传统艺术,同样非常感兴趣,就像是这评弹,虽然听不懂,但是其中的韵味也值得好好欣赏。
    “所谓的吴侬软语,如果不亲自体验一番,确实遗憾。”
    叶开先是纠正了一下吴老对自己的称呼,然后才谈起了对于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些感触。
    “确实如此。”
    吴老听叶开这么一说,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南长街以古运河为中轴,清名桥为中心,北起跨塘桥,南至南水仙庙,全长在5500米左右。
    若是在岸上行走的话,怕是没有两、三个小时是逛不完的,但是他们乘舟而行就快多了,而且比较省力气,也能比较惬意地观赏两岸的风光。
    在灯光的映衬下,运河水缓缓流淌,仿佛星辉落入其中。
    正是有这些河流的滋养,才使得江南的城市拥有了清澈、通透的灵魂。
    河流两旁,徽派建筑黑白分明,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游人在岸上行走,为这幅画卷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对于尚德集团的事情,小叶你有什么初步打算?”
    “如今国际光伏产业的形势不是太好,国内九成以上的光伏企业都陷入停工潮,尚德集团不是唯一陷入困境的企业。”
    “想要扭转乾坤,把它从泥潭中拯救出来,难度很大啊。”
    两人看了一阵子岸上风光之后,吴老终于向叶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毕竟作为这一次前往尚德集团进行调研的专家组成员,吴老对于如何解决光伏产业危局,也非常感兴趣,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他并没有看到任何有效的解决方式。
    却不知道叶开这位年轻的超级富豪,除了用钱开道之外,是否真的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