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82章 马周!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82章 马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东宫。
    李佑看了一出好戏,却又被迫揽了一件苦差事。
    心中滋味,自然不美。
    他匆匆赶回太子府,猛灌了几口茶水,问道:“怎么不见母妃?”
    老管家奉上点心,躬身道:“启禀殿下,贵妃娘娘已经回宫了!”
    “娘娘还让奴才带话给您,说陛下对您今天的表现很满意。”
    “她这几日暂且不来了,希望殿下再接再厉,辅佐陛下,整理朝纲!”
    李佑一听这话,心中浮起烦躁郁闷之气。
    他很不耐烦地挥挥手,“行了,本宫知道了!”
    待老管家躬身退去,左右无人,李佑无奈哀叹一声,咬牙切齿道:
    “这该死的李老二!”
    “如此利用母妃!”
    “简直是唐僧的紧箍咒,却是一点办法也无!”
    李佑摇摇头,懒得烦躁这事。
    不多时,几个美婢端来果盘。
    李佑一边吃着时令水果,一边享受着素手按摩,好不快活!
    正当昏昏欲睡之时,老管家步履匆匆进来了。
    “殿下,京兆尹卢印之求见!”
    “卢印之?”
    李佑权衡片刻,还是决定接见一下。
    “嗯,你带他进来吧!”
    卢印之鼻青脸肿,蹒跚着步伐,走了进来。
    见几个美貌婢女环伺太子左右,又是喂食,又是按摩。
    丝毫不避讳。
    卢印之愣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羡慕。
    又很快低下头,不敢再看一眼。
    卢印之躬身行礼,“臣拜见太子殿下!”
    李佑有些不耐烦,淡淡道:“卢大人,你这是轻伤不下火线啊!”
    “不回去找个医馆疗伤,到我这来有何贵干,本殿下可不通岐黄之术!”
    卢印之挤出一丝笑容,尴尬道:“下官叨扰殿下了。”
    “只是……这扶桑遣唐使一案,事关重大,下官不敢怠慢,还请太子殿下定夺!”
    李佑面露惊奇,睁大眼打量着卢印之,把个卢印之看得浑身不自在。
    忽然,李佑哈哈大笑,“卢印之,你真行!”
    “从来只有本殿下把皮球踢给别人!”
    “还没人敢把公务推给我的!”
    “好!”
    “好!”
    卢印之尴尬道:”殿下明鉴啊,臣人微言轻,哪里敢把此事推给您!”
    “臣这张老脸,肿胀如猪头,若是出去办案,实在是有失体统啊!”
    按卢印之的小心眼,这事最好推给太子。
    这种事很容易事后爆雷,他这小身板,可顶不住秋后算账。
    若是太子亲自办案,哪怕是协同办案也是好的。
    至少天塌了有高个顶着!
    李佑瞥了卢印之可怜兮兮的惨样一眼,嗤之以鼻。
    “行了,卢印之,你是不是觉得本宫好糊弄?”
    “长安府那么多衙门捕快,三个倭国畜生还搞不定?”
    “你可别告诉我,你连这点事都办不好!”
    卢印之支支吾吾,“殿下,臣……”
    李佑摆摆手,“这事本宫知道了!”
    “抓到了通知本宫一声,本宫自会呈上奏折。”
    卢印之闻言大喜。
    要的就是太子这句话!
    只要奏折上有太子殿下的印玺,以后出了变故就不怕了。
    “多谢太子殿下,微臣自当竭尽全力,火速将几个贼子缉拿归案!”
    李佑打了哈欠,不耐烦道:“赶紧滚,本宫乏了,别在本宫面前晃了!”
    卢印之小心翼翼,恭敬道:
    “殿下,这三个贼子按大唐律要处死,还需您亲自主持,不知太子殿下……”
    李佑打断道:“嗯,本宫知道了,到时候你通知本宫一声!”
    李佑又沉思片刻,又道:“这样吧,你每日派人到太子府通知本宫案件进展!”
    卢印之道:“太子殿下圣明!”
    “微臣手下有名主簿,名叫马周,办事妥帖。”
    “微臣就让他联络您吧,您看如何?”
    李佑微眯的双眼瞬间睁开,目光炯炯。
    他提高音量,“马周?”
    李佑似是疑问,又像自语。
    卢印之吓了一跳。
    处死遣唐使这样的大事太子殿下都不在意,怎么会对手底下小小一主簿这么惊讶?
    莫非太子殿下与马周有仇?
    卢印之见李佑半晌无语,心中更加惴惴不安。
    李佑终于想起马周是何人等了。
    回过神来,问道:“
    此人是否在博州任过职?”
    卢印之不明所以,只得老老实实道:“太子殿下洞察万里,马周之前确实在博州任职。”
    “其后游学长安,得常何举荐,才进入长安府任职。”
    说罢,卢印之偷眼一瞥太子。
    见李佑一副兴趣盎然的姿态,这才长舒一口气。
    他心中更是暗暗羡慕,马周这算走了狗屎运了。
    太子心中挂了号,这是发迹的前兆啊!
    卢印之可是素有耳闻,太子殿下虽然性子惫懒,不喜政务。
    但知人善用,兼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太子手下任职,可是一桩美差!
    李佑也有些兴奋,这位现今名不见经传的马周,可是未来帝国宰相!
    马周,清河茌平(今山东)人,唐初宰相。
    其多次向太宗谏言,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马周孤儿出身,家境贫寒,求学刻苦。
    但其人贫困失意,不为当地州府重用。
    武德年间,马周授任博州助教。
    后愤而离职,西游长安,以门客身份寄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常何是玄武门的守将,更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
    当初就是他提着脑袋,帮助李世民发动政变,一举奠定基业!
    后来太平盛世,常何是个武将大老粗,只知舞刀弄强,不通经世济民。
    常何也就被动边缘化了。
    但马周一来,就帮助常何扭转局势。
    在他的帮助下,常何屡次谏言,皆有成效。
    常何也扭转了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刻板印象。
    当然,李世民自然也看得出,这些见地不凡的奏折绝不是常何写出来。
    常何背后有高人幕僚!
    贞观五年,常何上书时务策论,罗列二十点帝国弊政,皆言之有物。
    不仅如此,还另附对策。
    李世民阅后大喜,遂星夜召见常何。
    常何自然不敢隐瞒,和盘托出此事原委。
    李世民闻之更是大喜,次日召见马周。
    马周对答如流,经政文史,天文地理,无所不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