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不知过了多久,卧榻上着紫绡千瓣莲纱衣的少女,终于缓缓地睁开了薄薄的眼皮。
她是被口干给渴醒的,与此同时,她还觉得身子渐渐地在发热。
当她睁开眼,便看见榻边坐着个一动不动的男人。
他看着自己的目光,很是奇怪。
像透过她,在看着另一个人。
阮凝玉撑着身体,上半身坐了起来,随着她的动作,浅紫色披帛也缓缓垂落在她纤细的胳膊上。
喝了酒酿后,她醉了,眼神含着丝丝的雾,眸子纯真无邪,迷离缥缈,动作也软绵绵的没有力......
夜色沉沉,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赵昭端坐案前,目光落在手中一封密信之上。信中所言,乃魏衡从京郊传回的消息??兵部尚书旧宅中,有一间密室尚未开启,屋内机关重重,恐有重大隐情。
赵昭缓缓合上密信,神色沉静,心中却已翻涌不止。兵部尚书虽已伏诛,但其府邸中仍藏有未解之谜,若不尽快查明,恐怕将成为皇帝反扑的伏笔。
林修远站在一旁,低声问道:“殿下是否打算亲自前往?”
赵昭微微一笑,目光深沉:“自然要去。兵部尚书藏匿的密室,若真有皇帝与北疆残部往来的证据,那便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林修远皱眉:“可若皇帝已设下陷阱,殿下亲临,恐怕危险。”
赵昭淡淡道:“我早已安排妥当。魏衡已率人先行探路,若无异常,我便即刻启程。”
林修远拱手:“属下愿随殿下同行。”
赵昭点头:“好。”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赵昭便已换上便装,带着林修远及数名亲信侍卫,悄然出宫,直奔京郊兵部尚书旧宅。
旧宅已荒废多日,门扉半掩,院中落叶纷飞,寒风穿堂而过,透出几分阴森之感。魏衡早已在此等候,见赵昭到来,立即上前禀报:“殿下,属下已命人勘察密室入口,机关虽多,但已被破除大半,唯有一道锁尚未解开。”
赵昭点头:“带我去看看。”
魏衡领着赵昭等人穿过前院,绕至后堂,只见一堵墙面上刻着繁复的纹路,隐约可见一道门缝。赵昭伸手轻抚墙面,指尖划过一道暗纹,眼神微凝:“此门以九宫八卦为基,若无正确口诀,强行开启,恐怕会触发机关。”
魏衡点头:“属下已请来几位擅长机关之术的匠人,但皆无法破解。”
赵昭沉吟片刻,随即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轻轻贴在墙面上。片刻后,只听“咔哒”一声轻响,墙面缓缓开启,露出一道幽深的通道。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竟识得此门机关?”
赵昭淡淡一笑:“当年兵部尚书曾随父皇征战,此门机关,是父皇亲自设计,用以藏匿重要情报。”
魏衡恍然:“难怪殿下能轻易破解。”
赵昭迈步走入密道,众人紧随其后。通道内昏暗潮湿,脚步声在石壁间回响。走了约莫百步,前方豁然开朗,乃是一间宽敞的密室。室内摆设整齐,中央摆放着一具木箱,箱上贴有封条,封条上盖着兵部尚书的私印。
赵昭上前,轻轻揭开封条,打开木箱,只见其中整齐排列着数十封密信,皆以密文书写,落款皆为“皇帝”。
赵昭目光微冷,缓缓取出一封密信,展开一看,果然正是皇帝与北疆残部往来的书信,内容涉及密谋颠覆朝政、暗杀朝中重臣等阴谋。
林修远脸色微变:“殿下,这些信若公之于众,皇帝恐怕再也无法翻身。”
赵昭缓缓点头,目光深远:“不错。这些信,便是皇帝最后的罪证。”
魏衡低声问道:“殿下是否打算将此事公之于众?”
赵昭嘴角微扬:“当然。皇帝若想与北疆勾结,意图颠覆朝政,那我便让他在朝堂之上自食其果。”
林修远迟疑片刻,低声道:“殿下,此事若公之于众,恐怕会引发朝野震动,甚至波及太后。”
赵昭神色微敛,随即淡淡道:“太后若真无辜,自不会受牵连。若她知情不报,甚至默许皇帝所为,那便也难逃其责。”
林修远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属下明白。”
赵昭将密信小心收起,随即命人将密室中的所有书信尽数封存,准备带回东宫。
正当众人准备离开密室之际,忽听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侍卫匆匆闯入:“殿下,不好了!宫中传来消息,太后突然病重,皇帝已召集群臣,命太医署全力救治!”
赵昭闻言,神色微变,随即迅速冷静下来:“太后病重?此事来得太巧了。”
林修远皱眉:“殿下,属下怀疑,此事恐怕是皇帝设下的圈套。”
赵昭缓缓点头:“不错。太后若在此时病重,皇帝便可在朝堂之上以‘孝道’为由,拖延对他的惩处。”
魏衡低声道:“殿下,是否需要立刻入宫?”
赵昭沉吟片刻,缓缓道:“不必。太后病重,我身为太子,自然要入宫探望。但在此之前,我需先将这些密信送至御史台,并命御史中丞在朝会上弹劾皇帝。”
林修远拱手道:“属下即刻安排。”
赵昭点头:“好。你速去。”
林修远离去后,赵昭命人将密信小心封存,随即带人返回东宫。
夜色渐深,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赵昭独自坐在案前,翻阅着一份密报。密报中提及,皇帝近日频繁召见几位心腹大臣,似在密谋什么。
“皇帝果然不肯罢休。”赵昭低声呢喃,随即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魏衡即刻行动,务必在皇帝与心腹大臣正式联络前,将其一网打尽。”
密令送出后,赵昭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却已布下杀局。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翌日清晨,赵昭如常入宫,前往慈宁宫探望太后。
太后卧于榻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见赵昭到来,勉强睁开双眼,声音虚弱:“昭儿……你来了。”
赵昭上前,握住太后手,柔声道:“母后,孩儿来了。御医已为母后诊治,母后只需静心休养,很快便会康复。”
太后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一丝复杂:“昭儿……你父皇……他……”
赵昭心头微紧,低声道:“母后,您先安心养病,其余之事,孩儿自会处理。”
太后轻轻点头,缓缓闭上双眼。
赵昭起身,走出寝殿,林修远已在殿外等候。
“殿下,属下已将密信送至御史台,并命御史中丞在朝会上弹劾皇帝。”林修远低声禀报。
赵昭微微颔首:“很好。今日朝会,便是皇帝的末日。”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属下还有一事不明。”
赵昭抬眸:“说。”
林修远迟疑片刻,终是开口:“属下怀疑,太后此次病重,恐怕并非偶然。”
赵昭神色微敛,缓缓道:“我也怀疑此事。太后若真被皇帝所害,那便是他最后的罪证。”
林修远沉声道:“属下已命人彻查御医署,若有异动,便可一举拿下。”
赵昭微微一笑:“很好。你去安排吧。”
林修远离去后,赵昭缓步走向朝堂,心中却已布下杀局。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赵昭站在慈宁宫外,望着宫墙内那片沉寂的庭院,心中却已翻涌不止。太后病重的消息来得太巧,恰逢她刚刚掌握皇帝与北疆勾结的证据之时。若说此事与皇帝无关,她断然不信。
林修远低声禀报:“殿下,属下已命人彻查太后病前服用的汤药,发现其中有一味药材异常,似是被人为替换。”
赵昭神色微冷:“可查出是何人所为?”
林修远点头:“属下已命人封锁御医署,并拘押了几名负责太后日常调理的太医。其中一人在审讯中供认,曾受皇帝身边近侍指使,暗中对太后用药。”
赵昭嘴角微扬,目光却愈发冷冽:“皇帝果然狠毒。连生母都不放过,只为拖延朝堂对他的清算。”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此事若公之于众,恐怕会引发朝野震动。”
赵昭淡淡道:“若不公之于众,如何让百官信服?太后若真被皇帝所害,那便是他最后的罪证。”
林修远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属下即刻命人将证据呈交御史台。”
赵昭微微颔首:“去吧。”
林修远离去后,赵昭缓步走入慈宁宫,再次来到太后榻前。太后气息依旧微弱,但眼神却比先前清明了几分。她望着赵昭,嘴唇微动,声音几不可闻:“昭儿……你父皇……他……”
赵昭俯身,握住太后手,柔声道:“母后,孩儿已查明真相。父皇所作所为,孩儿不会让他逍遥法外。”
太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缓缓闭上双眼。
赵昭起身,转身离去,心中却已布下杀局。
朝会如期而至,赵昭步入朝堂,神色平静,仿佛昨日之事从未发生。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神色依旧沉稳,目光却透出几分凝重。
赵昭缓步上前,拱手行礼:“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皇帝微微抬眸:“太子有何事?”
赵昭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缓缓展开:“臣昨日查出,太后病重,乃因御医署有人受陛下指使,暗中对太后用药。”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御史中丞随即出列,拱手道:“陛下,臣已命人彻查此事,证据确凿。太后所服汤药中,确实混入了可致人昏迷的毒物,且来源可追溯至陛下身边的近侍。”
皇帝神色微变,却依旧镇定:“此事尚未查明,御史中丞怎可妄下定论?”
赵昭微微一笑:“陛下,证据确凿,臣已命人将相关御医及太监押入大理寺,严加审讯。若陛下仍欲包庇幕后之人,恐怕难服众臣。”
皇帝目光阴沉,沉默片刻,终是开口:“既如此,便交由大理寺彻查。”
赵昭微微一笑:“陛下圣明。”
退朝后,皇帝召见心腹大臣,却发现其已被大理寺带走。皇帝怒不可遏,却已无计可施。
当夜,乾清宫内,皇帝独自立于窗前,神色阴沉至极。
“赵昭……你果然老谋深算。”
与此同时,东宫书房内,赵昭亦立于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神色沉稳。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夜色渐深,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赵昭独自坐在案前,翻阅着一份密报。密报中提及,皇帝近日频繁召见几位心腹大臣,似在密谋什么。
“皇帝果然不肯罢休。”赵昭低声呢喃,随即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魏衡即刻行动,务必在皇帝与心腹大臣正式联络前,将其一网打尽。”
密令送出后,赵昭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却已布下杀局。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三日后,魏衡传来密报,皇帝与心腹大臣的密使已被擒获,并在其府中搜出大量与皇帝往来的密信。
赵昭看完密报,嘴角微微扬起:“皇帝,你终于露出破绽了。”
林修远入殿,神色凝重:“殿下,属下已命人将密信送往御史台,并命御史中丞在朝会上弹劾皇帝。”
赵昭点头:“很好。明日朝会,便是皇帝的末日。”
林修远低声问道:“殿下是否打算将此事公之于众?”
赵昭目光深远:“当然。皇帝若想与心腹大臣勾结,意图颠覆朝政,那我便让他在朝堂之上自食其果。”
翌日朝会,御史中丞果然上奏,弹劾皇帝勾结心腹大臣,意图颠覆朝政。皇帝闻言,脸色骤变,却强作镇定:“此事尚未查明,御史中丞怎可妄下定论?”
赵昭缓缓起身,拱手道:“陛下,皇帝与心腹大臣勾结的证据确凿,若陛下仍欲包庇此人,恐怕难服众臣。”
皇帝目光阴沉,沉默片刻,终是开口:“既如此,便交由大理寺彻查。”
赵昭微微一笑:“陛下圣明。”
退朝后,皇帝召见心腹大臣,却发现其已被大理寺带走。皇帝怒不可遏,却已无计可施。
当夜,乾清宫内,皇帝独自立于窗前,神色阴沉至极。
“赵昭……你果然老谋深算。”
与此同时,东宫书房内,赵昭亦立于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神色沉稳。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