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三贯,五贯?
一听这个数字,四人脸色大变,张疾丶金万成丶王老五满脸焦急。
“大人,三贯,甚至五贯太高啦,哪怕这纱的品质乃上上等,也绝无可能卖出此等价格。”
“不是小人说,就连您身上的锦衣,恐怕都卖不上五贯钱啊。”
王老五苦着脸道。
陈衍一愣,低头看了眼身上的衣服,顿时乐了,“那你说错了,我身上的锦衣,五贯钱可买不到。”
他这身衣服是高阳从自己嫁妆中挑选最好的绢锦,然後请皇宫里最好的綉娘做出来的,五贯钱估计只能买个袖子。
“啊?”
王老五语塞,闷闷道:“那您这些绢帛也卖不上那麽高的价格啊。”
“为什麽卖不上?”陈衍反问一句。
然後目光转移到先前脸色变了一下,而後却一副若有所思模样的郭顶。
“老郭,你觉得这些绢帛能卖到三贯钱以上吗?”
郭顶沉吟道:“属下认为,大人的绢帛的确卖不到三贯钱以上,但如果走得远的话,应该可以卖三钱银子,即三匹多王老五手中的绢帛,能卖一两银子。”
郭顶进㣉角色很快,现在就自称属下了。
陈衍对他所说很满意,“倒是我疏忽了,忘记外面不用大唐的钱币结算,而是用黄金与白银,乃至物品结算。”
“老郭,你是说......”
王老五面露精光,总算明白了陈衍的意思。
金万成插话道:“大人的意思,是将这些绢帛卖到大唐之外,也只有在大唐之外,一匹纱才能卖出超过锦的价格。”
“而且,越走得远,价格越高。”
四人之中,只有郭顶跟大唐之外的人做珠宝买卖,故此陈衍一说那麽高的价格,他缓了一会儿就想到了。
在明白了陈衍的打算后,四人皆面露振奋。
走出大唐做买卖啊。
这已经不是用几成利润来计算的,是完完全全按照倍率来计算。
哪怕不去很远,跟郭顶一样,去西域边境做买卖,一匹纱仍然能翻上一倍,但翻一倍只是开胃菜罢了。
倘若继续行走,从西域到波斯,罗马那边,一匹纱完全能卖上陈衍说的价格。
一匹价值几百文的绢纱,到那边能卖三贯,甚至五贯,这得是多大的暴利?
光是想想就足够令所有商人疯狂!
激动过後,郭顶这个专门做西域买卖的珠宝商率先冷静下来,苦笑道:“大人,将绢帛卖出大唐尽管存在巨大的利益,可其中的风险同样是相对的。”
“暴利的背後,是密密麻麻写满‘死亡’二字的地狱路。”
“要去到那麽远的话,首先便要穿过被商人们称作‘死亡之海’的无边沙漠,穿过高原的冰封隘口,以及无数戈壁荒滩。”
“沿途,酷热丶严寒丶乾旱丶沙暴丶雪崩丶迷路,若是遇上一个就能轻而易举摧毁商队。”
“更何况,想走那麽远,必将经过无数绿洲城邦和国家,每个地方的王公都要抽取重税,路上的马匪丶土匪更是多如牛毛。”
“风险,实在太大了啊!”
郭顶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瞬间让他们激动的心情冷却下来。
是啊!
谁不知道走出大唐赚钱?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可敢去的,又有几个能回来?
利益永远伴随着风险,利益有多大,风险同样有多大。
“如果你们联合起来呢?”陈衍提出一个问题。
“你们一个是粮商,其馀三个分别是布商丶船商和西域珠宝商。”
“如果你们联合起来,张疾提供粮食,郭顶提供路线,王老五负责做绢帛买卖,用金万成的船从渭河走水路出发,同时,我下令让折冲府派出五百士兵护送你们。”
“你们有没有把握安全回来?”
闻言,张疾丶金万成丶王老五纷纷看向郭顶。
在这方面,郭顶当然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郭顶沉思了许久,缓缓开口:“回大人,这得看您到底要走多远了,倘若只是在西域边境出手货物,那麽危险性很小,顺利的话约莫半年能回来。”
“如果要继续走,危险依然相当大,属下并不建议您走太远,这里面的不确定性实在太高,就在西域边境脱手货物是最好的选择。”
“况且,走得太远,往返一趟至少要一年,太久了。”
陈衍并不满足,继续问道:“那我要是出海呢?”
“上次皇后寿辰,越王曾拿出一颗宝珠,说是花大价钱从林邑买来的。”
“这证明大唐已经跟林邑有了交流,出海售卖怎麽样?”
“这......”郭顶犹豫了。
还是王老五见他磨磨唧唧,直言道:“大人,出海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毕竟,谁也不知道海外诸国对我们的丝绸是什麽态度,到底喜不喜欢。”
“这些我们都无法确定,跟西域那边不一样,那些人对我们的丝绸堪称狂热。”
“这样吗?”陈衍喃喃自语: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将基本盘做大,以量变引起质变了。”
“等以後训练出好的人马,才能考虑走那麽远。”
事实上,比起走丝绸之路,陈衍更偏向於出海,因为出海太关键了,现在的海外简直就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
而他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将在海上。
但出海不是说说而已,其中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现在他就是要为此做打算。
这时,王老五试探性提议道:“大人,所以我们到底是去西域,还是就在大唐之内售卖呢?”
陈衍淡淡瞥了他一眼,“这从来都不是一道选择题。”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啊?”王老五惊愕道:“大人,冒昧问一下,这些绢帛是从您的工坊之中做出来的吗?”
“如果两个都要,对於产量的要求就太高啦。”
“我全力售卖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售出的绢帛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是个小数目又能如何?”陈衍坚定道:“产量不够,那就扩大产量!”
“原材料不够,那就加钱收购!”
“一天百匹不够?”
“那就千匹!”
“五千匹!”
“一万匹!!!”
“.......”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