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章 日记系统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章 日记系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看完了这最后一段,朱瞻基忽然想起。
    好像在自己离开军营之前,淇国公丘福的确是打算以胪朐河作为主攻点。
    他想要一举拿下鞑靼,一劳永逸。
    可是此举无异于拿着三军性命去冒险。
    胪朐河的地理位置已经深入草原了,算得上是鞑靼的腹地。
    极其容易被设伏。
    而且大明军队和鞑靼、瓦剌的军队也在作战方式上有所不同。
    鞑靼瓦剌是出了名的以战养战,没有了粮草就去洗劫大明的百姓。
    毕竟大明百姓的田地不会跑,有田地在,大明百姓也离不开。
    可是换到明军这不行。
    以战养战的策略倒是能用,但十万人的补给不能全靠着以战养战。
    而且草原牧民居住的地点不是固定的,哪里的牧草长得肥美,他们就迁到哪里。
    若是运气不好的话,没准这一路行军一个牧民都看不见。
    最重要的是,汉人面对游牧民族有一个天然的劣势。
    那就是补给。
    所有的补给都要靠关内来支援。
    如果孤军深入的话,那补给线就会拉得很长。
    补给线长了,意外就会多,再加上敌人虎视眈眈,也知道汉人军队的这个弱点,只需派一支两百人的轻骑兵就可截断补给路线。
    若是没有了粮草,那军队就没有了战斗力,没有了战斗力,就只有失败一个下场。
    但是大军孤入,风险大,回报也大。
    虽然成功了,可以一次性解决边关问题,至少五年之内边关不会再有战事。
    可是这招实在太险了,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当时在军营的时候,朱瞻基听到了丘福接下来的战略安排,就觉得十分的冒进。
    可是自己又不好去进言。
    一来,自己是秘密从应天跑出来的,要是被淇国公发现,肯定把自己送回去。
    至于这二来自己虽然是皇太孙,可淇国公在之前可是支持立汉王为储的。
    他做太子太师,那是被爷爷硬逼着去的。
    最后,丘福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都说人老奸马老滑。
    丘福服爷爷,服二叔,可不服父亲,更不服自己。
    自己说话怕是不会管用。
    不过朱瞻基当时想的是,这齐国公是靖难的第一功臣,他的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
    或许是艺高人胆大吧,万一要是赢了,那回报也就大了。
    到时候淇国公可就是我大明的霍去病了。
    所以出于种种原因考虑,朱瞻基并没有进言。
    现在在看到这日志上的内容,和自己所思所想不谋而合。
    若是换旁人说出这番话来,朱瞻基也不会多去寻思,可是这本日志实在太过神奇。
    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砸到了自己的头上。
    本来是空白,可后来渐渐的浮现出了文字。
    也许这本日志并不是草原萨满的妖术,没准是老天爷庇佑朱家,庇佑大明,也没准是太爷爷泉下有知。
    朱瞻基将这本日志收进怀中,贴身保管。
    想起这日志上的内容,他现在是越想越害怕。
    自己要不要回去通知丘福?
    朱瞻基立马摇了摇头。
    且不说这草原广阔,难以寻找大军。
    就算是找到了,人家凭什么听自己的?
    皇太孙的身份,虽然尊贵,在皇宫在应天,人家见到了自己都得主动抱着笑脸打个招呼。
    那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可是三军阵前和皇宫京师能一样吗?
    别说是个太孙,就算是太子到了人家军前也不管用。
    为什么呀?因为人家是皇上钦点的征虏大将军。
    人家有虎符军印在手,只有自己听人家的份,哪有人家听自己的份。
    朱瞻基思考半天,认为现在回去报信肯定是不行。
    可是作为大明皇太孙,未来大明江山的正统继承人。
    要是就这么装不知道,那也不成。
    且不说自己良心这一块能不能过得去,只怕以后到了地下见到了太爷爷,肯定少不了一顿收拾。
    本来自己家这只就是造反上位的。
    爷爷因为得位不正的事,一天没敢歇过,努力的发展国力,改善民情。
    甚至在爷爷不擅长的文治方面,都是亲自督促,希望着永乐这一朝,能编撰出一部汇集古尽天下的奇书。
    爷爷做这些不就是想向太爷爷证明靖难之役,他虽然有罪,但他要比建文更适合做大明的继承人。
    大明只有在爷爷的手中才能一直强大繁盛下去。
    如果爷爷上位以来对外第一次大战就以惨败告终的话,那爷爷接下来要怎么办?
    所以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不能装着不知道。
    当下最优的解决办法就是将此事上报给爷爷,由爷爷来定夺。
    朱瞻基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他的爷爷永乐大帝,是华夏历史上武德最为充沛的一位皇帝之一。
    五征漠北打的瓦剌和鞑靼抱头鼠窜,看到大明的军旗就望风而逃。
    当然现在的朱瞻基年仅十岁,根本就不可能预见到后面的事情。
    朱瞻基对李达说道。
    “李千户,咱们最快什么时候能出发?”
    李达听了之后一愣,皇太孙难不成是被那本书迷了眼,这是着急回家挨揍?
    “人倒是好说,休息个两三个时辰就能继续赶路。”
    “若是太孙实在着急的话,我们也可以短暂休整一下,然后立马出发,沿途经过卫所再换马。”
    “不过荣标下多问一句,皇太孙着急回京,这是要干嘛?”
    “还有这书里究竟写了什么,让您如此激动?”
    朱瞻基看了看李达。
    他知道李达是淇国公的人,这个时候如果自己把这日志上的内容告诉他的话,只怕淇国公日后定会向二叔透露这本日志。
    到时候二叔要是惦记上的这本日志可如何是好?
    想到这,朱瞻基当即扯谎。
    “我着急回去和这本书没关系,是有别的事。”
    “李千户难道连皇家的家事也要过问吗?”
    李达吓了一跳,急忙单膝跪地。
    “标下不敢!”
    朱瞻基想了想,将李达扶了起来。
    “不用这么严肃,事不宜迟,咱们快点出发吧。”
    ……
    滦州。
    知州府衙。
    滦州知州方明写完了今天的日记,美美的将日记本合上。
    就在这时,方明的脑海之中传来了系统提示音。
    【恭喜宿主完成今日日记。】
    【获得奖励,七探蛇盘枪。】
    【下次奖励解锁0/20。】
    【请宿主再接再厉,写满二十天日记之后,即可获得下一次奖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