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百一十九章 《赤壁》!开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百一十九章 《赤壁》!开场就关羽斩颜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陈荭导演,据说这部《赤壁》的投资十分巨大?”
    “没错,确实是如传闻中那样,前后8000万美元的投资,我们的压力也非常大。”
    “8000万美元!我的天!”
    “我们只能是尽最大的努力,...
    论坛的余波还未散尽,东方电影制作中心的会议室里,已经聚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电影人。马寻坐在会议桌的一端,看着眼前这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各位,欢迎来到东方。”他开口,声音温和但有力,“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已经对东方的电影产业有所了解。但今天,我想说的不是东方电影的过去,而是我们的未来。”
    他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导演身上,“你们可能听说过我们正在做的平台,它不仅是一个电影发行渠道,更是一个创作者的联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你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地创作,而不用担心资本的干预、市场的压力。”
    一位来自巴西的独立导演皱了皱眉,“但电影终究是商业的,你们怎么保证我们作品的票房?”
    马寻笑了笑,“票房当然重要,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作品本身的价值。我们会为你们提供资金支持,提供技术资源,甚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你们要做的,只是讲好你们的故事。”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那你们怎么盈利?”一位来自印度的制片人问道。
    “我们不靠票房分成。”马寻缓缓说道,“我们靠的是全球观众的订阅、广告合作,以及我们自己制作的电影内容。我们不会干预你们的创作,但我们会为你们提供最优质的资源。”
    一位来自南非的纪录片导演轻声道:“你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吗?”
    “我们已经在做了。”马寻点头,“园园的《她》、林振东的《战火中的和声》,这些作品都是在我们平台首发,并且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这不是偶然,而是因为我们相信,真正的好电影,是能打动人心的。”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所以,”马寻站起身,目光坚定,“如果你们愿意加入我们,我们欢迎。如果你们还在观望,我们也理解。但请记住,这是一次机会,一次让你们真正掌控自己作品命运的机会。”
    会议结束后,梁莎走到马寻身边,低声说道:“已经有六位导演确认签约,其中包括那位法国女导演。”
    马寻点头,“很好。我们得尽快安排他们的项目启动。”
    梁莎看着他,“马哥,你觉得好莱坞会坐视不管吗?”
    “他们不会坐视不管。”马寻淡淡一笑,“但他们也不会轻易出手。因为他们在观望,也在评估我们的价值。”
    “那我们要怎么应对?”梁莎问。
    “继续拍电影。”马寻目光坚定,“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不是在喊口号,而是真正在做事情。”
    ---
    与此同时,在巴黎的一家高级会所里,一场关于“东方电影平台”的会议正在进行。
    “他们已经签约了超过三十位国际导演。”一位好莱坞的高管皱眉说道,“其中包括三位奥斯卡提名导演。”
    “他们的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超过八千万。”另一位投资人语气凝重,“而且他们的内容正在影响全球观众的观影习惯。”
    “他们不是在对抗我们。”一位来自欧洲的电影投资人缓缓说道,“他们是在建立一个新的体系。”
    房间里陷入沉默。
    “我们该怎么办?”有人问。
    “先看看他们的下一步动作。”一位年长的好莱坞制片人沉声道,“如果他们继续扩张,我们可能需要考虑合作,而不是对抗。”
    “合作?”一位年轻的投资人惊讶地看着他,“你是说,我们要和他们谈?”
    “是的。”那位制片人点头,“因为如果我们不谈,他们就会继续挖走我们的导演、编剧,甚至演员。而如果我们能合作,或许还能分一杯羹。”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
    最终,一位来自华纳兄弟的高管低声说道:“也许,是时候和他们谈谈了。”
    ---
    马寻并不知道好莱坞那边的讨论,他正站在东京会议中心的门口,迎接一位特殊的客人。
    “欢迎来到东方。”他微笑着伸出手。
    对方是来自法国的著名导演??让?杜邦,曾获得戛纳金棕榈奖,也是欧洲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马先生。”让?杜邦握住了他的手,“我听说过你们的平台,也看过你们的作品。我想亲自来看看,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我很高兴您能来。”马寻微笑道,“今晚,我们有一场内部放映会,您可以先看看我们的新作品。”
    “我很期待。”让?杜邦点头。
    ---
    放映会结束后,让?杜邦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你们的电影,很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马寻问。
    “你们的电影没有好莱坞那种刻意的煽情,也没有那种程式化的结构。”让?杜邦缓缓说道,“你们更注重人物的内心,更注重故事的真实感。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洲电影。”
    马寻笑了笑,“我们不是在模仿谁,我们只是想做真正属于创作者的电影。”
    让?杜邦看着他,“你们真的打算一直这样走下去?”
    “是的。”马寻点头,“我们不会改变初衷。”
    让?杜邦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那我愿意加入你们。”
    马寻一愣,随即露出笑容,“欢迎你,让先生。”
    ---
    与此同时,在威尼斯电影节的后台,园园正接受一家意大利媒体的采访。
    “有人说你是新一代女性电影人的代表。”记者问,“你怎么看?”
    园园笑了笑,“我不是代表,我只是个导演。我只希望,我的电影能让更多女性导演被看见。”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记者继续问。
    “我正在筹备一部新的电影。”园园回答,“这次我想尝试一种新的叙事方式,用非线性结构来讲述一个关于家庭与成长的故事。”
    “听起来很有挑战性。”记者说。
    “是的。”园园点头,“但我觉得,电影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尝试。”
    采访结束后,园园走出会场,东京的夜色已经降临。
    她拿出手机,给马寻发了一条信息:“我准备开拍新电影了。”
    很快,马寻回了消息:“很好,我等你。”
    ---
    林振东则在柏林,参加一场关于战争题材电影的研讨会。
    “你的电影让我想起了二战时期的地下音乐家们。”一位德国影评人激动地说,“他们用艺术对抗暴政,用音乐唤醒良知。这是一部属于所有时代的电影。”
    林振东坐在台上,听着这些评价,心中却异常平静。
    “我并不是想拍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他缓缓说道,“我想拍的,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在战争中,最珍贵的不是胜利,而是人性。”
    这句话被各大媒体广泛引用,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位来自东方的导演。
    会后,一位来自好莱坞的制片人找到了他。
    “林先生,”那人微笑道,“我们很欣赏你的作品。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好莱坞拍一部电影?”
    林振东看着他,淡淡一笑,“我只拍我想拍的电影。”
    “那我们可以提供你想要的自由。”那人说。
    “我不需要自由。”林振东摇头,“我需要的是尊重。”
    那人一愣,随即点头,“我们尊重你。”
    林振东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我会考虑。”
    ---
    马寻站在东京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城市,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场电影革命,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未来还有无数挑战等着他们,但他也知道,只要他们坚持初心,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我们不是在对抗谁。”他低声自语,“我们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电影的真正意义。”
    梁莎站在他身后,轻声说道:“马哥,我们做到了。”
    马寻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我们只是刚刚开始。”
    他转身走向会议桌,打开电脑,屏幕上是一份新的企划案??“东方电影全球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我们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马寻语气坚定,“他们才是电影的未来。”
    梁莎看着他,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我们就继续走下去。”
    马寻点头,“是的,继续走下去。”
    ---
    与此同时,在洛杉矶,一位好莱坞制片人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我想和东方的马寻谈谈。”他说,“关于合作的事情。”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传来一个声音:“好的,我帮他安排。”
    这场电影革命,才刚刚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