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80章 大材小用嘛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80章 大材小用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580章大材小用嘛(第1/2页)
    新婚燕尔的江向阳,可没敢想什么风花雪月。
    第一天早上一早起来。
    就去了军区参谋部。
    找了一个角落,详细的看起了冀东破袭战的资料。
    战斗虽然是卢副司令指挥的。
    但是打法,有着浓烈的十殿阎罗的风格。
    在九二步兵炮,M35速射炮组成的远近不同的支援火力协同下。
    八路军接连摧毁了日军在北宁铁路沿线的据点,同时进行打援的战斗。
    仿佛在冀东强势宣告我军存在战斗700多次,歼灭日军约万余人。
    破坏日军大小桥梁9座,攻占车站10处,甚至还打下了遵化,滦州两个县城。
    这样密度极高的战斗,让陈三右和卢副司令都很诧异的是日军在平津,平绥铁路沿线的四个师团,都没有动。
    任由八路军破坏铁路。
    他们只是派出守备队和满铁的维修力量,不停的修复铁路。
    哪怕八路军继续袭击,他们也不为所动,既没有派出关外的关东军入关清剿,也没有从平津派兵,齐头并进。
    而是依靠铁路沿线庞大的守备队,不停的跟我军鏖战。
    十殿阎罗最大的战果,不是完全瘫痪了通古铁路和北宁铁路。
    而是在铁路沿线原本空无人烟的村庄里,开始修筑地道,做好了把冀东,变成我八路军出关的桥头堡。
    比较欣喜是宋帝大队在通古铁路的一份战报。
    歼灭了一支人数约两百日军防疫给水部队以及护送他们的一个大队日军。
    缴获了日军用于投放水源,屠杀中国百姓的霍乱病毒。
    “江司令,如何,我这个代司令,还是干了一些实事的,没有白代?”
    吴政委到了军区参谋部,一眼就看着在一边安静的查看电报,战报的江向阳。
    顿时回想起这几个月,天天不停琢磨江向阳这份工作的苦逼,生怕一些决策,干扰了半岛军区的战略决策。
    忍不住调侃起来。
    “领导做我的工作,不是大材小用嘛。”
    这混账,一点都不吃亏啊。
    吴政委听见江向阳的反讽,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
    “我听说,段三小姐第二批带来的专家,有些复杂?”
    “这些人能来,不完全是段宏巽做的工作,华西华兴机械厂的胡子昂,新华机械厂的胡厥文,都是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常客,他们两人都是隐姓埋名出发的,还带了两百多技术骨干,要不是塔新社记者闹那么一场,我会留在陕北跟他们一路回来。”
    这份名单,绝密的方式发到了半岛军区。
    吴政委还真不知道这些人代表什么意义。
    江向阳索性拿着名单,开始给吴政委解释。
    四川著名实业家胡子昂是最引人注目的,不单是因为抗战前,他和几个族兄开设的华兴机械城生产了六千多挺拉启利轻机枪,提供给刘湘所部。
    他们家族的经营,涵盖了电力厂、机器制造厂、炼油厂、钢铁厂、水泥厂、自来水厂、电灯厂、电话局等,形成一个以从事工矿和工程技术为主的联合企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80章大材小用嘛(第2/2页)
    而抗战爆发以后,胡子昂等人被迫接受了官方投资,商定中兴公司由官商合办,孔祥熙占了董事长的交椅,翁文灏等人任常务董事。
    真正做事的胡子昂,被挤成了副总经理,他起初没有在意,在这山河破碎的日子,他第一个想法,就是炼钢,制造装备,早日帮助中国军队,把日本人赶出去。
    正当他创办的中兴钢铁厂顺利兴建之际,孔祥熙系统的总经理傅沐波却大搞结党营私,在各部门安插心腹,把他架空了。
    一边是鬼子对着华西华兴众多的厂房狂轰乱炸,设备,人才,接连遭受重大损失,一边是公司内部的人,玩起了政治倾轧,背后下手。
    郁闷的胡子昂,想死的心都有了。
    亏得这时候,见识了周公的风采,于是就成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常客。
    “我们党的统战工作,在大后方,搞的那叫一个有声有色..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山东的战略反攻肯定还会上一个台阶。”
    光听见江向阳介绍胡子昂,吴政委就激动起来了。
    江向阳一点都不激动,继续给他介绍这批人到了陕北,大致会放在什么位置。
    按照江向阳计算,他们肯定会发挥一些作用,让莱芜钢厂,庆丰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产能翻番可能会提前让庆丰厂的工业能力外溢其他根据地。
    这只是解决了战斗所需的一小部分枪支弹药问题。
    整个八路军这点生产能力对于偌大的根据地,满足根据地军民日常生活所需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在江向阳看来,抗战时候的我党根据地,真的太穷了。
    有了华北大片的粮仓,只是解决了吃饭问题。
    在肉都吃不上的时候,还得从嘴里抠出一些粮食出来,预防着天灾人祸。
    半岛军区下属的军分区地方主力团战士,也混不上一身完整的八路军军装。
    这次去路过晋冀鲁豫,去陕北。
    三大主力师和后方的同志,生活更加艰苦。
    他哥哥江向北,好歹是陕甘宁边区主力团的团长,身上的军装还是抗战前,江向阳从天津弄去陕北那批布料做的,两年的训练军事各种任务,补丁叠补丁,一套军装明面上至少能数的出30个补丁。
    这还是必需品,工业品就更不用说了。
    从苏俄搞回来一套二手广播电台的设备,运回路上运输损坏了几个零件,半年都没有从收音机里面听见一个响,其实即便是能播音,陕北的收音机,连首长想听,都得去塔新社记者那里看别人眼色。
    于是江向阳一生气。
    让奚东曙运了整整两船的布匹回来,还有很多橡胶鞋底,争取让整个山东,包括湖西,聊城,半岛军区的部队,都跟新媳妇一样,穿上新军装。
    至于播音设备,也在美国买了两套,收音机买了三百台,跟段宏业要的电影播放,录影,冲印的设备一起,跟着庆丰厂要的设备,原料,器械,整整装了一船。
    八船物资,除了还有一船的牛杂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铁疙瘩,运回来,就是宝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