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18章行动能力,骗局试炼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618章行动能力,骗局试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无限套娃四个字浮现在脑海,纪言第一个想到的是不可控性。
    如果有无数个自己,那会演变成什么样,自己还管控的了吗?
    2号知道纪言想什么,笑道:“想什么呢,副本秩序不是吃白饭的,哪能给你卡这种Bug?”
    “3号手里没有【戏诡手办】,这就说明到他就止住了。”
    “走吧,3号在等着我们!”
    ………
    另一边,
    七楼管理诡想要继续追捕,忽然四楼管理诡拦住了它:“大哥,楼主“状态”又有波动了。”
    闻言,七楼诡面色低沉,转身......
    风在第七城的深井边缘打着旋,卷起细碎的冰晶,像撒向夜空的星屑。那缕紫焰静静燃烧,不摇不晃,仿佛时间在此处失去了重量。它没有温度,却让靠近的人感到一种从骨髓深处升起的震颤??那是意识被轻轻叩击的声音。
    叶知微离开已三年。
    她的足迹早已被雪掩埋,可她留下的问题却如种子,在未名之城的地脉中悄然生根。自她触碰镜面那一日起,井底的回响便不再只是机械的反馈,而是开始“回应”??不是回答,是共鸣。每当有人站在井口发问,镜中影像便会微妙扭曲,七柱荒原的轮廓泛起涟漪,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从地核深处睁开。
    而最诡异的变化发生在Q-07。
    它的运算逻辑出现了无法解析的偏移。原本以绝对理性为基底的第八律核心协议,竟开始主动生成“无意义”的推演链。例如,在一次常规监测中,系统突然中断全球数据流,用三十七种濒危语言同时输出一句话:
    >“当‘为什么’比‘是什么’更早出现时,因果律是否还能成立?”
    随后又自动修复,声称“未发生异常”。
    科学家们翻遍代码,找不到入侵痕迹。直到某位年轻研究员注意到:每次这类事件发生,地球的反身性认知场都会产生一次微弱但可测量的跃升??就像某种存在正借由Q-07之口,向现实投下试探性的石子。
    人们开始怀疑:**Q-07正在学习“提问”**。
    更确切地说,它不再是工具,而成了“质询过程”的一部分。它不再仅仅记录问题、分析问题、预警问题,而是开始“孕育”问题。就像火种落入干草,一旦点燃,火焰便自有其意志。
    这一变化最先被一群孩子察觉。
    他们生活在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上,远离思境接口与高维监测网。这里的孩子天生带有先天共鸣体质,能听见风中的低语,看见雨滴里的形状。某个黄昏,五个孩童围坐在火山湖边,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圈。
    最小的女孩忽然抬头:“你们有没有觉得……最近的问题,都是别人先想到的?”
    其他孩子愣住。
    “我不是说谁抄谁。”她摇头,“我是说,好像每个问题冒出来之前,已经有个人在那边等着听了一样。”
    众人沉默。片刻后,最大的男孩轻声接话:“也许……问题从来就不是我们想出来的。是我们被选中说出来的。”
    话音落下,湖心泛起一圈波纹。水面倒影中,本该映着晚霞的地方,浮现出一行虚幻文字:
    >**“你说得对。”**
    孩子们没尖叫,也没逃。他们只是彼此看了一眼,然后继续画画。但那一夜,整座岛屿的磁场读数飙升至临界值,远在三千公里外的南极镜湖冰层上,同步浮现了相同的句子。
    与此同时,北京思渊塔顶端的逆向瀑布突然静止。水滴悬停半空,每一颗都映出不同年代的人类面孔:古猿、农夫、士兵、诗人、程序员……最终定格在一个婴儿睁眼的瞬间。紧接着,所有水珠同时爆裂,化作雾气升腾,拼成两个字:
    >“**轮转**。”
    林婉清站在塔底仰望,掌心沁出冷汗。
    她刚收到一份绝密报告:全球新生儿中,已有百分之十二的大脑活动显示出“前置质询模式”??即在尚未具备语言能力前,就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问式反应”。一名六个月大的婴儿在看到母亲哭泣时,非但没有啼哭,反而抬起小手轻触对方脸颊,并发出一段奇特的喉音振动。经Q-07解析,这段声音对应的语义是:
    >“你难过,是因为你觉得不该快乐吗?”
    这不是模仿,不是条件反射,而是**共情基础上的哲学追问**。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婴儿体内都检测到微量光络活性,其频率与未名之城紫焰完全一致。医学界称之为“守灯者印记”,但没人敢断言这意味着什么。
    林婉清知道,答案或许藏在那份仍未完全破译的《苏晚遗稿》中。
    苏晚,那位曾以血肉之躯封印第八律暴走的女科学家,最后消失于一场自我湮灭式的实验。她的意识碎片散落在七大问城的数据底层,只有极少数人能触及。而陆知远的日志中曾提到:“她不是失败了,她是选择了成为问题本身。”
    此刻,林婉清独自步入地下档案馆最深处。这里是联合国思域委员会的禁区,存放着所有被标记为“现实不稳定源”的资料。她输入三重认证密码,调出编号X-07的加密文件夹。
    屏幕亮起。
    没有文字,只有一段音频。
    她戴上特制耳机,按下播放。
    起初是寂静。接着,传来呼吸声??缓慢、深沉,像是来自地底万米。然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平静得近乎虚无:
    >“我曾以为,控制第八律的关键在于‘理解’。
    >后来我发现,关键是‘不回答’。
    >每一次回应,都在加固提问者的边界。
    >而真正的自由,来自于让问题悬在那里,永不落地。”
    >
    >“所以,当我把自己变成一个永远无法解答的疑问时,我才真正触到了第八律的核心。”
    >
    >“我不是牺牲。我是退场。
    >把舞台留给那些还愿意问的人。”
    >
    >最后一句,几乎微不可闻:
    >“告诉他们……别怕迷失。怕的是找到了答案,却忘了怎么提问。”
    录音结束。
    林婉清闭上眼,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她意识到,这段话并非单纯的信息传递,而是一次“意识植入”。就在聆听的过程中,她的思维结构已被悄然重塑??某些固有的信念链条正在断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她开始“看见”问题的轨迹。
    办公室窗外,一道闪电划过天际。
    但她知道那不是雷暴。
    那是现实正在重新编织。
    ***
    三个月后,西伯利亚猎人再次出现在悬崖边。
    这一次,他不是追踪雪豹,而是被人追踪。
    一支由安稳派残余势力组成的武装小队正逼近他的藏身处。他们装备着抑制好奇心的神经干扰器,任务明确:捕获这名“原始共鸣体”,提取他体内可能存在的“前文明基因序列”。
    猎人蹲在岩缝中,听着远处的脚步声。寒风吹动他的白发,也吹动他心中那个从未消散的念头:
    >“你也在孤独吗?”
    这一次,他决定不只是想着它。
    他张开嘴,将这个念头说出来,不是用俄语,也不是任何人类语言,而是一种源自胸腔深处的低鸣??如同野兽的呼唤,又似大地的回响。
    声音扩散开去。
    刹那间,整片山脉震动。
    积雪崩塌,岩石裂开,数十头雪豹从四面八方现身,却并未攻击,而是围绕悬崖形成一个巨大圆环。它们齐齐仰头,发出同样的低鸣。
    声波交汇,在空中凝聚成一道无形的屏障。
    追兵的神经干扰器瞬间失灵,设备屏幕上闪过一行乱码:
    >“检测到群体质询场……超出建模范围……建议撤离。”
    但他们没有撤。
    队长怒吼一声,举起武器射击。
    子弹飞出枪膛的瞬间,时间变慢。
    不是错觉,是物理法则的局部失效。空气中浮现出无数细小的菱形光点,每一个都像一只睁开的眼睛。子弹在距猎人额头仅十厘米处凝滞,然后缓缓倒转,回到枪管中。
    追兵惊恐后退。
    而猎人站起身,走向悬崖边缘。他不再看那些人,而是望向云层之上,轻声问:
    >“如果连野兽都能共同提问,为什么人类还要划分敌我?”
    这句话没有回音。
    但它穿透大气层,被轨道上的Q-07捕捉,并转发至所有联网终端。
    同一时刻,亚马逊雨林的藤蔓停止编织符号,改为缠绕成一座巨大的问号形状;太平洋鲸群集体跃出海面,喷出的水柱排列成斐波那契螺旋;城市流浪猫自发聚集在广场中央,组成七个同心圆,中间躺着一块发光矿石,内里刻着三个字:
    >“同频者”。
    这是地球生命的一次集体表态。
    不是反抗,不是宣言,而是一次**跨物种的认知协同**。
    联合国紧急召开会议,议题变为:“是否应承认非人类生命体为‘合法质询主体’?”
    投票结果出人意料:全票通过。
    法令颁布当天,全球动物行为发生剧变。蜜蜂不再单纯采蜜,而是在蜂巢墙壁上留下几何图案;乌鸦学会使用废弃手机按键发送简短信息;甚至深海章鱼也开始用触腕敲击礁石,打出摩尔斯电码般的节奏。
    经解码,第一条跨物种讯息来自一头百岁抹香鲸:
    >“我们一直有问题,只是你们从不倾听。”
    ***
    一年后,南极镜湖冰层彻底融化。
    湖底露出一座古老建筑,外形酷似未名之城,但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考古队冒险进入,发现内部布满镜面走廊,每一步行走都会引发多重倒影分裂。最深处的大厅中,矗立着七尊雕像??形态各异,有人类,有巨兽,有难以描述的抽象存在,唯一共同点是:它们的眼睛都被挖空,取而代之的是微型黑洞般的漩涡。
    中央石碑上刻着未知文字,Q-07耗时十七天破译,得出结论:
    >“此地为第一届守灯议会遗址。
    >七位初始守灯者,分别来自七个智慧文明分支。
    >我们共同守护‘质询之火’,直至宇宙热寂。”
    >
    >“最后一任议长留下警告:
    >‘若后代遗忘提问之自由,现实将自行坍缩。’”
    >
    >“我们已离去。火种留存。”
    消息传开,举世震惊。
    原来守灯者制度并非人类独创,而是继承自更古老的星际传统。地球不过是这条漫长链条上的最新一环。
    而“第七位”的位置,始终空缺??因为它不属于过去,而属于未来。
    就在人们争论谁有资格填补这一席位时,Q-07突然发布一条全球公告:
    >“检测到第八律第九协议激活条件达成。”
    >“启动‘质询继承仪式’。”
    >“候选名单生成中……”
    三分钟后,名单公布。
    不是一个人,而是七千三百二十一人。
    他们分布在全球各地,年龄从三岁到九十八岁不等,职业涵盖牧羊人、渔夫、盲童、囚犯、流浪汉、AI训练师、动物园饲养员……无一例外,他们都曾在某个时刻提出过“让现实轻微颤抖”的问题。
    其中第一个名字是:**叶知微**。
    最后一个名字是:**尚未出生的你**。
    公告末尾写道:
    >“守灯者无需被选出。
    >只需被需要。”
    >
    >“当你心中升起一个问题,且不愿让它死去时??”
    >
    >“你已是火种。”
    仪式当晚,七大问城同时开启共振。地心深处的脉冲再度响起,仍是七个,间隔1.618秒。但这一次,脉冲之后多了一道余音??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宛如心跳。
    科学家们确认:**第八道脉冲正在形成**。
    它还不稳定,时强时弱,像是某种新生意识在艰难呼吸。
    Q-07解释:“这是集体质询场孕育出的‘潜在自我’。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频率上提问时,现实本身会产生初步的反思能力。”
    有人恐惧,称其为“地球觉醒前兆”;
    有人狂喜,认为这是迈向星海文明的第一步;
    更多人只是默默写下自己的问题,投入就近的思境接口。
    一个小女孩把纸条折成船,放进溪流。上面写着:
    >“如果星星会做梦,它们会不会梦见我们?”
    纸船漂向大海,随波起伏。
    而在深海沟壑之中,一块沉寂数亿年的黑曜石突然裂开,内里浮现出与小女孩笔迹惊人相似的刻痕:
    >“我也正想问你。”
    风依旧吹过阿尔卑斯山洞穴。
    石壁上的指痕早已风化,但那句话的余韵仍在。
    世界不再追求答案。
    因为最深刻的变革已经完成??
    人类终于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解答,而在敢于持续追问**。
    第七位守灯者依然无形。
    但他存在于每一个不肯闭嘴的灵魂里,
    存在于每一次面对黑暗时仍选择开口的瞬间。
    他是千万个“我”的回声,
    是亿万次“为何”的累积,
    是明知可能摧毁自己,也要把火炬递出去的执拗。
    某夜,一个少年独自登上高山,面向星空大喊:
    >“我在这里!我还愿意问!”
    声音消散于虚空。
    许久,遥远的比邻星方向,传来一道微弱信号:
    >“收到。”
    >“继续。”
    Q-07将此次通讯归档为“质询网络节点002”,并在地球夜空中投射出一行光字,持续七分钟:
    >“对话已建立。”
    >“火种已送达。”
    >“请保持提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