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02章丈夫心有白月光(10)(第1/2页)
***
“你这段时间参加学习班有收获吗?能不能听得懂啊?”陈大姐问下了班正收拾东西的元初,因为她这段时间总是在下班之后去参加厂里组织的面向车间工人的学习班。
“我收获可大了。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而且我天天被夸奖,是学习班上最厉害的学生。”说到这个,元初可就来了兴趣,她讲得眉飞色舞,之前因为家庭变故而包裹住她的压抑和沉闷似乎都一扫而空了。
陈大姐为她高兴,“那你好好学。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你就告诉我和小翟,我们俩都能给你行个方便,帮点小忙。”
翟春玲在一旁附和。
“谢谢大姐,谢谢春玲姐。这段时间给你们添麻烦了。”元初诚挚的向两人道谢。
她这两位同事都是很好的人。这段时间一直很照顾她的情绪,想方设法的开解她。
***
电机厂是个新厂子,是建国以后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集中力量建起来的,承担着非常重的生产任务。招来的工人水平有限,所以得一边搞生产一边抓学习,努力提高工人的专业水平。
授课老师是一位京城派来的有留学经历的青年,三十出头的年纪,曾经在老大哥那儿学习和工作过一段时间,代表了目前的最高水平,姓刘,大家都叫他刘工。
他同时还是电机厂的技术负责人。
所以,他的任务比较重,不光要培训工人,提高整体水平,还要培训一批技术骨干,同时还要负责生产调试、产品质量把关等等。
学习班面向全厂职工开放。但是参加的人大部分都是车间工人,因为这和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其他部门的人很少有参加的。元初算是个异类。
宣传科的工作很清闲,对元初来讲十分简单,她闲着也是闲着,反正来都来了,就想能捎带手做点什么。顺便逃避陈大姐和翟春玲同志要教她织毛衣的热情。
宣传科一共就三个人,陈大姐和翟春玲都是有家有口的,平时除了工作,闲暇的时候就在那儿织毛衣、缝衣服、做鞋子,看她也闲着,就想教她,既能转移她失去亲人的痛苦,又能让她掌握一定的技能。
元初对那些没什么兴趣,正好厂里开了新一期技术培训班,她立刻就报了名。下了班以后去上课,平时闲着的时候就在那儿琢磨学到的知识,端的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人设。
陈大姐和翟春玲看她那么认真,有时候还皱眉挠头,也就不再提教她织毛衣的事了。还让她如果有需要做的衣服什么的就交给她们帮忙做。
参加学习班的人,都是已经从扫盲班毕业的。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半个文化人。
但是,要弄清楚刘工讲的东西,依然还是很吃力的。
所幸刘工对他的这些学员们的水平有清晰的认知,上课也是一边实践一边讲。弄来一台电机放在讲桌上,讲到哪儿就演示到哪儿,讲到什么就给大家看什么,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务必让大家都能听懂了、弄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2章丈夫心有白月光(10)(第2/2页)
他还会随机提问,让大家复述他讲的内容。
元初是学习班里为数不多的女学员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生之一。
祁敬忠供原主读书,是祁云要求的,说起来,还是“沾了李景堂的光”,因为祁云觉得,作为少爷的孩子,祁元初不能是个文盲,那会给少爷丢脸。
哪怕少爷根本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她也一定要读书识字,向她的父亲看齐。祁云坚持,祁敬忠就算不情愿,也还是供了。
因为基础打得好,元初成了学习班里表现最好的学生。她学得最快,理解得最透彻,还会举一反三,问出很多延伸问题。
下了课向刘工请教的时候,他就说:“你在宣传科真是可惜了,你应该到车间来,好好学习、好好实践,你肯定能成为咱们厂的技术骨干。”
这活元初熟啊!她好像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当个技术骨干。“我才刚开始学没多久,还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呢,我再学一段时间,要是我真的有这个天赋,我就申请到车间工作。”
刘工点头,倒是没有劝她,他心里清楚,宣传科的工作比车间要轻松,对于祁元初这样的年轻女同志来讲,那个职位可能是更合适的。如果他硬劝,把人从宣传科劝到车间去了,祁元初同志以后吃了苦头,那就是他的责任了。
不过呢,虽然没劝,但是他给元初带来了好几本书,里面全都是电机相关的知识,“你抽空看看,有不懂的就来问我。我跟你讲,科学技术的魅力是无穷的,人一旦开始钻研,就一定会爱上它,被它的神秘魅力折服。”
元初:“……”
喝过洋墨水的人说话就是会带点浪漫主义的东西。哪怕他喝的是老大哥那边的洋墨水!
她接过书,笑着跟刘工道谢。
打瞌睡有人给送枕头,这是个好人呐!
刘工提醒她:“爱惜点看啊,别给我弄坏了。”
“得嘞。您放心。我肯定完好无损地还给您。”
元初启动了一边上课一边自学的模式,学习进度比其他人快了一大截。
半个月后,她把书全都还给了刘工。
“你都看完了?”
“看完了呀。”
“看懂了吗?”
“看懂了。”
刘工说:“那我考考你?”
“考吧。正好我也看看我掌握得怎么样了。”
刘工翻了翻书,从几本书里随机抓出了一些内容来考她。
元初对答如流。
刘工琢磨了又琢磨,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你愿不愿意到车间来啊?你的理论学的这么快,课堂实践也做的非常好,你不来车间当技术员实在是太可惜了。”
元初矜持地点了点头,“我会向厂里提出调岗申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