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百六十一章南下还是迁回(第1/2页)
这一场朝会不欢而散。
严清希望迁都到南方,因为那边有他的女婿在,而且对方现在掌管五郡。
但是相比汪成元,就有些不够看了。
原本只是坐拥八郡,现在坐拥十郡了。
而且,一旦赵正收复京城,击败弥勒教,声望将达到一个史无前例饿的高度。
最重要的是,放着好好的京城不回去,跑去什么南方,天下人怎么想?
即便他说京城受灾严重,恐再有地龙翻身之害,可卞梁咋说的?
他就一句,地龙翻身,乃妖妃之祸,妖妃已死,老天自然不会再降下灾害。
直接把他的话都给堵死了。
而现在,支持他的人好多都开始犹豫,有一些直接反水,转头就去支持卞梁去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弄死卞梁。
但是弄死卞梁,汪成元就一定会弄死他。
他还是有些忌惮。
正想着呢。
宫里来人了,“左相,陛下召见。”
严清心神一凛,急忙道:“我这就入宫。”
当他进到宫内时,刘基依旧躺在床上,他似乎比几个月前更虚弱了,脸上的老人斑也多了不少。
但几个月前他就说自己不行了,几个月后他还活着,严清觉得皇帝在设局,所以即便他跟卞梁斗的再厉害,也不敢超过那个界限,更不敢欺负太子。
二人见礼后,刘基这才开口道:“来人,赐座。”
等二人落座,刘基又道:“太子已经将事情告诉朕了,朕呢,暂时不太想迁都,毕竟上上下下,好十几万人,走来走去的也挺麻烦。”
“朕又是九五至尊,岂能被贼寇撵着走?”
“陛下,可是现在咱们守不住陪都。”严清苦笑道:“眼下咱们手里只有两千重骑,三万骑兵,八万步卒,面对各路贼寇,的确心有余而立不足。”
原本他们是有二三十万大军的,但是地龙翻身的时候,驻扎在朝廷边上的军队,恰好在震中,几万人都死绝了。
这一路逃亡,一路败战,就剩下这么些人。
当然,陪都人多,还可以在征个十万八万的人。
可关键,他们粮草不足。
征来也没用。
别看他们现在兵强马壮的,可实际上都是草包。
真正的精锐,都在边关,而且那些人,能反的都反了。
西域那边倒是有一支十万人的精锐,此时却被西域反贼给拉扯住了,根本支援不了。
而陪都,此刻就像是落入猫群的鱼一样,格外的显眼。
谁都想咬上一口。
卞梁也说道:“现在咱们还能够从容退去,一旦被包围,到时候想要杀出重围,就太难了。”
“陛下,赵正已经着手收复京城,相信不日就有好消息传来,到时候回到京城,天子坐守国门,又有精锐拱卫,中兴大康只是时间问题。”
“还请陛下三思。”
严清道:“北地瘟疫严重,陛下身体不适,岂能继续奔波,就算要走,也是走水路南下,又快有安全,而且南方气候比较合适休养,所以不应该回京城,而是应该继续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百六十一章南下还是迁回(第2/2页)
“左相,京城是咱们的家,南方却不是咱们的家,而且南方多瘴气,多山地,你就没考虑过水土不服的事情?”
卞梁冷笑道:“只要赵正击败弥勒教,收复京城,那么朝廷就有了根据,不用再担心被人围剿,赵正拥有五六万大军,汪成元也有五六万大军,漠州那边可是有近十万大军,再加上咱们手里的大军,完全可以凑足三十万大军。”
“试问天下,又有那个反贼,拥有如此多的兵力?”
“且不说兵力,陛下回到京城,便是人心所向,是天下所向,若是陛下东奔西走,天下人知道了会如何想?”
“到时候别谈中兴,怕是万千黎民百姓会失望绝顶!”
刘基扭头看了一眼太子,“你是怎么想的?”
李肃很是紧张,“父皇,儿臣年幼,这件事,尚做不得主哩!”
刘基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旋即说道:“你是监国太子,要是有一天朕不在了,你问谁去?”
“父皇春秋鼎盛,肯定长命百岁的。”
“长命百岁那是人妖,有几个活过百岁的?”刘基恨铁不成钢的说道:“现在两个爱卿都把局面分析给你听了,你觉得是回京城好,还是去南方好?”
“这,这......”刘肃有些纠结,瞥了一眼严清,又看了看卞梁,不由想到了卞梁此前跟他说的话,许诺过的事情,“儿臣以为,以为右相言之有理,天子不可南下,而是应该回京城,这是万民所期盼的,而且,北方有忠臣。”
“我们现在应该把所有能用的力量都攥在一起,一致对外,才能够中兴大康,光复山河!”
听到这话,严清心都凉了半截,“太子殿下,京城已经毁坏大半了,再回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得不偿失啊。”
“这是人心所向,又岂是一些钱财能够比拟的?”卞梁心中一喜,不由冷笑道:“左相,虽然你女婿在南方颇有战功,但是孤立无援也,而且此地距离你女婿那边,有一千多里地,艰难险阻,千难万难,这一路上,不知道要遭受多少危险。”
“你岂能为了一己之私,就让陛下和太子身处危险之中?”
“行了,你们两个不要吵了,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朝廷,有什么好吵的?”
“臣有罪。”卞梁也是急忙认错。
严清:“请陛下赎罪!”
刘基虚弱的摆了摆手,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兹事体大,还是先缓一缓再说,等什么时候赵正击败弥勒教,收复京城,在谈迁回去。”
“是,陛下!”卞梁有些不甘心。
严清则是松了口气,现在没答应,也就是说,他还有机会来行动。
一旦皇帝去了京城,那就真的万事皆休。
到时候,朝廷就真的成了卞家的一言堂了。
离开之后,他召集自己的心腹谈论起来。
一人说道:“倒不如先下手为强,弄死卞梁,卞梁一死,这迁回京城的事情,自然就没人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