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百八十章 一日看尽明州花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五百八十章 一日看尽明州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百八十章一日看尽明州花(第1/2页)
    “恭喜贺老爷高中举人!”
    “什么,你说我高中举人?”贺峎呆愣原地,“可是我看了看榜,前面没我的名字呀!”
    坊市街道办的主任过来说道:“贺举人,不可能出错的,我第一时间就收到消息了,我也没想到啊,咱们坊市居然出了个文曲星了!”
    “你看,这是礼部给我发来的名单。”
    贺峎接过名单,上面写着:贺峎,西城区,和平街道......术算科,第二十名!
    科举分六科,一科取二十人。
    他恰好就是最后一名。
    那一瞬间,喜悦上头,他跪在了地上,旋即疯狂的大笑起来。
    “中啦,我中举啦!”
    这一刻,他老泪纵横,双全捶地,“我中啦,终于中啦!”
    曾经对他冷嘲热讽的街坊邻居,都纷纷上来送礼道贺,一口一个老爷。
    曾经对他爱答不理的同窗,此刻更是一口一个‘贺兄’。
    儿子贺强快步出来,红着眼睛道:“爹啊,您现在是举人老爷了!”
    妻子抱住了丈夫,“老爷,成了,成了!”
    孙子孙女在他的身边环绕,不住的抚掌。
    可是压抑在心中多年的委屈爆发,竟让贺峎有些分不清楚,这究竟是现实还是睡梦了。
    他撇开家人,飞快的跑着,“我中举啦,我是举人老爷啦!”
    童生,秀才,举人,等殿试后才有进士或者同进士的身份。
    但中了举人之后,族谱从他这里重开一本。
    他贺峎,可以做官啦!
    “哈哈哈哈,我是举人老爷,我是举人老爷!”
    “爹,你回来!”
    “老爷,别跑了,鞋子跑掉了!”
    “快去把贺举人给拉回来!”
    类似贺峎这样的,不是个例。
    赵正微服私访,在明州看到了很多例。
    “科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何其艰难也,虽然为寒门开了晋升通道,可远远不够啊。”
    “主公,科举革新一事不能急于求成,今年改一点,明年变一点,三五年下来,自然而然就变了。”徐凤至提醒道。
    “还是基础教化太弱了,以后每一郡,每一州,每一县,每一乡,我都要建设学堂,让天下孩童有书可读,而且是强制性让他们读书。”
    “最多三代人,天下再无文盲。”
    徐凤至都被赵正所描述的前景给弄的心旌摇曳,“会有这一天的。”
    在明州转了一上午后,卞梁过来了,“主公,这殿试安排在何时?”
    赵正丢了一根烟过去,问,“你觉得安排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卞梁道:“殿试的题目由主公出可以,但是不能由主公来监考。”
    过了殿试,便是天子门生,赵正现在还不是天子,他还需要打着天子的旗号来行事,有些事情,便不能越俎代庖。
    否则心思就太明显了,不利于以后。
    “那就三天后吧。”赵正说道。
    “是。”
    九月底,天气越发的冷。
    但别院内,却是温暖如春。
    身体虚弱的刘肃,不得不裹着大氅,他现在身体每况愈下,已经玩不动女人了。
    这让他很惶恐。
    也意识到了自己被下了毒。
    下毒的人是谁,不言而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百八十章一日看尽明州花(第2/2页)
    他不想死,真的不想死。
    “陛下,这一次六科的中举的一百二十个考生已经过来了。”
    “宣他们进来。”刘肃干笑一声,旋即说道:“右相,朕尚年幼,很多事都不懂,这殿试,就由您来主持吧!”
    赵正淡淡一笑,“殿下明年就及冠了,到了及冠之年,就该执政了,现在正好提前适应一下。”
    刘肃吓得一激灵。
    他还能活到明年都是个问题。
    “右相,算朕求您了。”这一刻的刘肃,卑微至极,甚至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隔三差五的捷报,已经让他彻底失去了希望。
    此时的赵正已经坐拥三十郡,三分之一的天下已经入他手中。
    最多两年,他就能平定天下。
    而他,没有丝毫胜算。
    如果现在踏实一些,还能留条命,赵正为了安抚人心,也不会杀了自己,还会许诺自己荣华富贵。
    “陛下,这是你该做的事情,微臣可不敢越俎代庖。”赵正笑了笑,旋即让举人们入殿。
    一行人进入殿中,都很是紧张。
    特别是站在两边的大臣,以及站在最上方的赵正和卞梁二人。
    等众人行礼之后,刘肃说道:“朕身体不适,接下来的殿试全权交给右相和左相负责,尔等要好好考,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说着,便逃也似的下了龙椅。
    卞梁眼中满是笑意,旋即站出来主持殿试。
    赵正也在心中冷笑,现在知道怕了?
    晚了!
    殿试过程很顺利。
    最后由赵正选取出了状元,榜眼,探花。
    其他人则是被赐予同进士出身。
    有了这个身份,就是预备役的官员。
    能走到这一步的,最差都是七品县令。
    如状元,榜眼,探花,一般都进翰林院。
    怎么用这些人,赵正心里已经有数。
    接下来,便是游街。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恩赐之后,便由中书省拟诏书。
    内容很简单,考虑到很多外地学子没能赶上这一次的秋考,所以在右相的强烈要求下,明年开春再进行一次恩科。
    没有赶上趟的学子无不对赵正感恩戴德。
    而赵正的威望本来就很高,此刻更是响彻了北地,无论是民间还是士林,赞誉都是很高的。
    至于世家门阀。
    他们在赵正麾下的地盘上,是无法兴风作浪的。
    大量的书籍冲击,已经打破了他们的垄断。
    赵正先是在境内大量建设学校,聘请教师。
    其次便是从商城购买了大量的四书五经,直接填满了各个郡城,州府的书馆。
    然后便是廉价的毛笔钢笔,还有廉价的纸张,跟不要钱似的。
    明州麾下的读书人,读书成本降到了千百年来最低的程度。
    而且,赵正也有喉舌。
    大量发行报纸,还有专门的说书人,读报人,在市井宣传政策,无形中拔高了赵正的声威。
    而现在,明州境内,众人只知赵正,不知道汪成元和皇帝。
    虽然他现在还只是右相,还没有当摄政王,可在众人心里,他就是无冕之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