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卷 第20章 家和万事亲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卷 第20章 家和万事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20章家和万事亲(第1/2页)
    时间转眼来到正月二十一,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虽然太阳明晃晃地照着,但积雪消融会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反而觉得比前几日更加寒冷刺骨。
    屋檐下的冰溜子滴滴答答地淌着水,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冰坑。
    “长青!走啊,去月亮泡子碰碰运气!看看冰层咋样了!”
    赵大山裹着厚重的老羊皮袄,扛着冰镩和渔网,带着王铁柱和孙卫东站在院门口喊。
    李长青应了一声,拎起早就准备好的工具跟了出去。
    孙卫东还背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纸笔和个破旧的温度计,说要记录冰层厚度和水温,惹得王铁柱直笑他
    “卫东哥,你这架势,跟公社技术员似的!”
    月亮泡子是村外不远的一个小湖泊,因形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它静静地卧在山坳里,四周是落光了叶子的白桦林和柞树林,冬日里,湖面冻得像一大块完整的、凹凸不平的毛玻璃,靠近岸边的冰层里冻结着枯黄的水草和气泡,泛着幽幽的光。
    靠近向阳的湖岸边,积雪已经化开了,露出黑褐色的泥土和枯草。而背阴处,厚厚的白雪依然覆盖,与灰蓝色的冰面形成鲜明对比。
    冬天的湖水冻得很结实,村民们可以凿开冰层,下面往往藏着肥美的鲫鱼、草鱼,是改善伙食的好机会。
    他们到地方的时候,湖面上并非空无一人,远处已有几个模糊的人影,隐约传来叮叮当当的凿冰声和断断续续的交谈声,看来也有老把式趁着化雪前来碰运气。
    赵大山经验老到,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像个老猎手巡视领地一样,背着双手,在湖面上来回踱步,时而用脚跺跺冰面,侧耳倾听回声。
    时而蹲下身,仔细观察冰层里的气泡纹路和冰面的颜色深浅。
    “冰面颜色发青发黑的地方,往往冰层更厚实,下面的水也更深一些。”
    赵大山一边查看,一边给李长青他们讲解着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
    “瞅见没?那边冰层里有一串串的小气泡,像珍珠链子似的,那可能是水底有水草,或者有鱼群活动过的痕迹。”
    最终,他在一处离岸稍远、冰面颜色比较深,隐约可以看见密集气泡的地方停了下来,用力踩了踩,满意的点点头
    “就这儿了!你们听,脚下有空音,说明冰层下面不是实心的,水是活的!说明底下有货!”
    “都过来,咱们轮流着来,别使蛮力,稳着点!”
    赵大山挽起袖子,哈了口白气,率先抡起了冰镩。沉重的冰镩尖头砸在坚硬的冰面上,溅起细碎的冰屑,发出锵锵的脆响。他动作沉稳有力,每一镩都落在合适的位置,凿出的冰洞边缘整整齐齐。
    李长青接过冰镩,他年轻力壮,力气足,镩头落点的位置更准,效率也高了许多。
    他干着活,心里却有种异样的感觉,他的指尖紧握镩柄,每次震动传来的时候,似乎能隐约感受到冰层下水流微弱的涌动,甚至能模糊的感知到有生命的迹象在下方某个区域聚集。
    他不动声色地引导着凿冰的角度,使洞口更偏向那个让他感觉有货的方向。
    王铁柱力气最大,负责将凿开的大块冰块用冰钩子拖出来,扔到一边。
    孙卫东也没闲着,他拿出带来的木尺,认真地测量着冰层厚度,又拿出那个破旧的温度计,贴在冰面上和放入冰洞里测水温,一丝不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
    “正月二十一,午时,月亮泡子湖心偏东,冰厚一尺八寸,冰面温度零下五度,冰下水温近零度……”
    噗嗤一声
    冰层终于被凿穿了一个约一米大小的洞口!一股带着水腥气的冷雾猛地从洞口涌出,湖水幽深,泛着墨绿色的光。
    赵大山赶忙阻止了急着要下网的王铁柱
    “别急!先让水汽散散,也让下面的鱼适应一下亮光。”
    他蹲在洞口,眯着眼仔细观察着水下的动静。
    过了一会儿,他才拿起那张老旧的旋网,在手里掂了掂,身子微微后仰,手臂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渔网唰的一声张开,像个大伞一样准确地罩入冰洞中,他慢慢放着网绳,感受着水下的动静。
    等了差不多十来分钟,他开始收网。
    网绳渐渐绷紧,水里传来扑棱扑棱有力的挣扎声!
    “哈哈哈哈,有货!还是个大家伙!”
    赵大山脸上露出笑容,手上稳稳地收着网。王铁柱和李长青赶紧上前帮忙。
    渔网出水的那一刻,银光迸溅!几条巴掌大的鲫鱼在网底活蹦乱跳,最显眼的是那条两斤多重的草鱼,尾巴有力地拍打着,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嘿!真有货!还是长青娃子选的地方准,你这手寻鱼的感觉算是得老子的真传了!”
    赵大山高兴地拍了拍李长青的肩膀,话语里带着赞许和一点不易察觉的惊奇。
    王铁柱兴奋的直搓手,差点跳起来
    “太好了!这么大条草鱼!晚上有鲜鱼汤喝了!俺娘做的鱼汤可是一绝!”
    孙卫东脸上也露出笑容,赶紧在本子上又记下一笔
    “收获草鱼一尾,约二斤三两;鲫鱼五尾……”
    四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收获的喜悦,这不仅是一顿鱼肉,更是团队协作成功的证明,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
    期间他们遇到几个也在收拾工具准备回家的老把式,他们凑在一起,蹲在背风的山坡下,卷着烟叶,闲聊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20章家和万事亲(第2/2页)
    “今年开春是早啊,我看东大坡阳面的雪都快化没了,黑土都露出来了。”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把式嘬着烟袋说。
    “可不是嘛,比去年的这时候暖和多了。而且听说供销社今年收山野菜,品相要求提高了,但价钱好像也能比去年高个几分钱。”
    另一个接过话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长青立刻把这信息牢牢刻在了心里,供销社提高收购标准和价格?
    这可是个重要信号!
    这意味着,如果他们能拿出品相更好、更新鲜的山货,就能卖出更高的价钱,这直接关系到赶山小队的收益和发展。
    回去的路上,赵大山看了看渔获,他作为长辈和师傅,主动安排起了分配
    “这草鱼够大,晚上都别开火了!长青,跟你娘说一声,鱼拿到你家,让你娘掌勺,炖个鱼锅子!桂芬的手艺咱都知道,再添俩贴饼子,咱爷几个好好吃一顿,也算犒劳犒劳了!还有建军和他媳妇也叫上,一家人热闹热闹的!”
    他接着指着那五条鲫鱼:“这鲫鱼,咱们分分。卫东一条,拿回知青点添个菜。铁柱一条,给你爹娘尝尝鲜。我老头子拿一条下酒。剩下两条……”
    他看向李长青,眼神里带着意味深长的关切
    “长青啊,你拿着。一条给你家,另一条……瞅空给你哥嫂送去。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没啥过不去的坎儿,总得有人先递个台阶才行。”
    李长青心里一热,知道山叔这是在点拨他,也是给他创造机会。他用力点点头
    “哎,谢谢山叔!我听您的!”
    傍晚,李长青家灶房里飘出夹杂着酱香和葱姜的炖鱼香气,王桂芬忙活着,脸上带着久违的舒心笑容。
    李建军和刘彩凤也被叫了过来,起初还有些拘谨,但热气腾腾的锅子、喧闹的人声,渐渐让他们放松下来。
    赵大山、孙卫东、王铁柱都到了,屋里顿时热闹起来。
    李长青看着围坐在一起的众人,心里忽然觉得缺了点什么。他犹豫了一下,对母亲说
    “妈,我去去就回。”然后转身就出了门。
    他径直来到知青点,林晓梅正在门口收衣服。见到李长青,她有些意外
    “长青……同志?有事吗?”
    李长青看着她,语气自然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晓梅,今天打了条大鱼,山叔做主在我家聚一聚,大家都到了……热热闹闹的,要不你也一起来吃吧?”
    林晓梅愣了一下,脸颊微微泛红。她看了一眼屋里,张丽在门边正探头探脑的抿着嘴偷笑。
    林晓梅犹豫片刻,点了点头,轻声说
    “好……那我跟张丽说一声。”
    她转身进屋,很快又出来,跟着李长青往他家走。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院子,王铁柱眼尖,第一个看见,立刻起哄道
    “哟!长青哥把林知青也请来啦!这下更热闹了!”
    孙卫东推了推眼镜,嘴角也带着笑意。
    赵大山磕了磕烟袋锅,脸上是了然的神情。
    大嫂刘彩凤偷偷拽了拽李建军的衣角,交换了个眼神。
    李长青被大家看得有点不自在,但还是大方地招呼林晓梅坐下
    “晓梅,坐这儿吧,暖和。”
    林晓梅低着头,耳根烫得发红,在众人的目光中略显羞涩地坐下了。
    王桂芬把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炖草鱼端上桌,金黄的贴饼子贴在锅边,香气四溢。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鲜美的鱼肉,喝着热乎的鱼汤,聊着白天的趣事和开春的打算,屋里的欢声笑语就没断过。
    李长青和林晓梅虽然话不多,但偶尔的眼神交汇,却比平时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亲近。
    这顿简单的鱼宴,吃的不仅是鲜味,更是浓浓的人情味和团队逐渐凝聚的心气。
    饭后,众人帮着收拾了碗筷,便陆续散去。
    大哥大嫂也回了屋,赵大山提着他的那条鲫鱼,哼着小调回了家。王铁柱和孙卫东结伴一起往家走,路上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开春后的计划。
    李长青提了条鲫鱼,对林晓梅说
    “晓梅,天黑了,我送你一段吧。”
    月光洒在村间小路上,两人并肩走着,一路无话,却有种默契的安宁。送到知青点门口,林晓梅接过鱼,轻声道
    “谢谢你,长青哥,你回去路上小心一点。”
    李长青点点头,看着她进了屋,才转身回家。
    到家后,他对母亲说
    “妈,我再去哥那一趟。”王桂芬眼圈一红,连连点头。
    李长青提着另一条鲫鱼,敲开了大哥家的门,李建军和刘彩凤见到他手里的鱼,都愣了一下。
    “哥,嫂,”
    李长青把鱼放下,语气诚恳
    “这是今天打的鱼,给你们留着添个菜。年前分家,是我考虑不周。往后我进山时候多,爸妈还得靠你们照应。咱们兄弟齐心,才能把这个家撑起来。”
    屋里静了片刻。
    李建军闷头嗯了一声,刘彩凤捏着衣角,语气软和了下来
    “长青啊……你能这么想,大嫂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以前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你放心吧,家里有我和你哥呢。”
    从大哥家出来,夜风寒凉,但李长青的心里却踏实了许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