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50章 在这套制度下,皇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50章 在这套制度下,皇帝能一言堂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550章在这套制度下,皇帝能一言堂吗?(第1/2页)
    下朝之后,李承乾和李象,一前一后朝着立政殿走去,两人都没有骑马或者坐轿。
    李承乾可以趁着这点时间,尽快和李象讨论一下朝堂上今天的得失,免得有所遗忘。
    另一方面,也算是活动身体。
    因为李承乾现在确实越来越忙,一旦坐在立政殿,有时候半天都不带动的。
    系统虽然赋予了他霸王之力,身体素质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但是,并没有恒定的效果。
    如果一直这么下去,未来他只怕也跟曾经的李世民一样,会变成个中年油腻大肚男。
    “象儿,你可知道,朕改变这些部门的目的是什么?”
    在搞出这些计划的时候,李象可不在朝堂上。
    所以,这个需要他自己去想,也算是李承乾一个小小的考核。
    “父皇,儿臣认为。
    第一,让官员的名称变得更直接,只要一听名称就知道,是管理什么东西的。
    即便是平民百姓,只要有一定的学识,都能够明白。
    不像以前,什么侍中仆射,虽然一直生活在这种氛围里的人能知道,可是百姓是无法理解的。
    只是知道是大官,仅此而已。
    也就丞相这个称呼,由于自古流传下来,而且还有诸葛丞相在民间声名远播,才能让百姓理解。
    第二,父皇应该是在划分职责。
    往后,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该是谁负责就谁负责,无法推诿。
    不像之前,有些官职之间权力其实是交杂的。
    好像谁来处理都没错,但又好像谁来处理都是错。
    如果好处理,那就争夺功劳。
    如果不好处理,就都想推给对方。
    导致在暗地里,出现各方面的延迟,甚至是怠政。
    还有一部分官职,完全没有制约,掌管着很多东西,甚至类似自成循环。
    若是出了问题,他完全可以推给某个专门执行某方面事物的手下。
    反过来,他也可以抢夺手下的功劳。
    第三,父皇看似在放权,但又紧抓着最核心,生杀予夺的权利。
    以前,百官可以把任何事情,都推给皇帝来处理。
    而且,皇帝还不能说什么。
    反正不管对错,百官执行就可以了。
    除非,相应的事情侵犯到了百官的利益,他们才会主动行动起来。
    但是往后,遇到跟自己相关的事情,他们就必须要先处理,而且要处理妥当,因为上面有皇帝监督着。
    不只是有皇帝监督,还因为要拿到朝会上讨论得失,那就不能行差就错。
    一点小错也就罢了,若是遇到大的错误,皇帝对这样的官员,简直是生杀予夺。
    等于说事给他们做了,好处也给他们了,可他们的脑袋,却放在了皇帝的屠刀之下。
    皇帝随时想砍了谁,只要借助百官政敌的力量,就能轻而易举的实现。
    哪怕是往后的皇帝,没有父皇这么英明神武。
    可只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也可以轻松除掉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人。”
    “哈哈……不错不错,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皇权的制约!
    没有制约的权利,是非常可怕的。
    就拿秦始皇来说,虽然他那个年代,他是独断朝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50章在这套制度下,皇帝能一言堂吗?(第2/2页)
    可是,有扶苏在的时候,就算扶苏的想法很稚嫩,甚至很天真。
    可是他在,而且他是秦始皇心中最喜欢的儿子。
    他说的话,秦始皇再怎么不高兴,心中也得思虑一二。
    就算还是照着自己的想法办,那也等于多了一层思考。
    在他把扶苏发配到上郡之后,其他人,不管是既得利益者,还是被伤害了利益的,都不敢再说。
    从此,朝堂成了秦始皇的一言堂。
    可是,他也不是万能的,他也不是什么都懂的。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他也有很多政策上的失误。
    假如当时,有一个可以和他据理力争的人,又正好和他所思所想相反。
    或者说,更偏向于仁义的一面,而且真正能说得上话。
    他还会制定那么多,火上浇油的政策吗?”
    “是也!”李象点头。
    “朕这样划分之后,职责和分工明确了,效率就高了。
    但是同时,任何事情都不再是一言堂,你得找别的部门去配合你。
    唯一不需要配合的,都只是自己掌管这方面的一些小事。
    在这个过程之中,自然就会结怨。
    这是人性,也是人的自私心理。
    无形之中,就达成了一个彼此监督的效果。
    不像之前,某个人总揽全局,不是丞相,甚似丞相。
    当一个人总揽全局,他就没有了制约,心态就会急速膨胀。
    这就是为什么,皇权跟相权之间,往往呈现冲突的架势。
    皇帝需要防备丞相成为无冕之皇,遮蔽自己的耳目,让自己成为傀儡,甚至是改换江山。
    丞相需要防备着皇帝,随时拿自己开刀。
    这种针对性的态势,对谁都不好。
    被这样一改之后,他们之间互相会监督,互相也会结仇,任何人都无法一言堂。
    那么,在这套制度下,皇帝能够一言堂吗?”
    李象仔细的想了想,然后摇头道:“皇帝或许可以做出决策,但皇帝做的决策,必然是百官已经争论出的结果。
    就算是要更改其中一些东西,也无形中需要百官同意。
    因为,相应的政令已经实施下去,事情是之后拿到朝堂上来讨论的。
    讨论的时候,百官都有参与。
    那么,一旦需要改,那肯定是多数官员都认为需要改。
    反之,也是一样。
    所以,皇帝也受到了制约。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极具争论的东西,那么皇帝就拥有了绝对的决断权。
    这样一来,百官又需要依仗皇帝。
    除非,往后的皇帝极其信任某个人,让这个人渐渐做大。
    否则,只要皇帝保持高高在上的观望态度,基本无需担心任何事情。
    大致上,只要皇帝拥有基本的决断力,拥有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拥有基本的利益平衡能力,就基本谁都别想翻天。
    想要除掉谁,只要利用他的对手就够了。
    看似皇帝也没有了心腹,但却拥有了一群,被迫只能干实事的人。
    一旦做得不好,罢官免职都是轻的,只看皇帝想怎么处理而已。
    最后,就是可以减轻皇帝的政务,又不至于让朝廷停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