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百四十八章感染者不会再传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八百四十八章感染者不会再传染给其他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正好现在大家都有空,聚在一起,朱钰也就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学生们听后,纷纷低声议论起来,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答案。
    首先,于谦低头沉思片刻,抬头说道:“陛下,若论综合实力,微臣认为杨洪应当是当今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
    “若论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微臣只比杨洪稍逊一筹。”
    “在管理后勤、调配资源方面,微臣与杨洪不分伯仲。”
    “至于与百姓打交道,杨洪以诚待人,深知百姓疾苦,也与微臣不相上下。”
    于谦这番话在他看来,相当中肯。
    但在其他人看来,这分明是谦虚了。
    不过有一点,众人还是认同的。
    那就是在综合能力上,杨洪确实比于谦更胜一筹。
    石亨这时也点头说道:“在武将方面,杨总兵当之无愧是当今大明第一,毫无争议,无可挑剔!”
    旁边的杨俊神情略显尴尬,不管怎么说,杨洪都是他的亲生父亲。无论是夸他还是批评他,都难免有些偏袒的嫌疑。
    但经过一番思考后,杨俊还是决定说实话。
    “如今大明,我父亲在武将这条路上走得最远,研究得也最深。”
    听完几人的话,朱钰对杨洪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石亨、于谦,哪怕是杨俊,都是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人中豪杰。
    杨洪竟然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不如他,这到底有多厉害?
    可惜当初京城之战,没能亲眼看到杨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
    杨洪赶来支援的速度已经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但于谦击溃敌军的速度,却更快了一步。
    好在,再过两三个月,瓦剌必将大举南下,这可能会是大明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几次战役之一。
    到那时,杨洪的实力一定会展现得淋漓尽致!
    于谦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
    “陛下,微臣此次前来,是收到了前线的密信。”
    “有夜不收发现,阿噶多尔济正在召集大军,筹备军粮。”
    “草原多个部落出现异动,看来,阿噶多尔济是决定站在瓦剌这边了。”
    说到正事,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几百个学生,不到片刻之间,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朱钰面色严肃地问道:“脱脱不花、兀哈良那边有什么反应?”
    于谦迅速答道:“启禀陛下,脱脱不花向我们送来密信,表示不会跟随瓦剌大举南下,同时希望能扩大贸易规模,用他们饲养的牛羊、战马,换取资源。”
    “这件事交给你处理就行,朕放心。”朱钰又问:“那兀哈良又是怎样的态度?”
    于谦哈哈一笑,说道:“兀哈良也发来了密信,说自己一向是大明的忠臣。如果我方愿意给钱、提供军粮,他们在关键时刻能给瓦剌来个狠狠的打击!”
    众人听了,全都惊得目瞪口呆。
    数月之前,这些人还联合在一起,在大明境内烧杀抢掠。
    这才过去多久?竟然就反目成仇,甚至明码标价,愿意为了点金银财宝,朝自己的盟友背后捅刀子。
    就连朱钰,也被这些草原部落翻脸的速度吓到了。
    实际上,这种行为在草原上早已屡见不鲜,三大势力之间,历来如此。
    你一刀,我一刀,互相拖后腿,彼此看不顺眼。
    土木堡之战,他们能够联合起来,实在是朱祁镇给的压力太大,三大势力都觉得自己要被吞掉。于是只好咬着牙联合在一起,抵抗来自大明的压力。
    就这样一群乌合之众,他们自己都没想过能打赢,结果莫名其妙地取得了匪夷所思的大胜。
    之后自然是顺理成章,一路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吃得满嘴流油。
    最后在京城碰了壁,把自己吃进去的东西都吐了出来,这才在朱钰的允许下,灰溜溜地夹着尾巴逃走了。
    朱钰皱眉沉思,向于谦询问意见。
    于谦直言道:“这封密信,经过杨总兵,他肯定知道这事。”
    “如果杨总兵觉得这事可以做,陛下给予支持就可以,到时候谈条件,就交给微臣来谈。”
    “如果这事不行,那就算了。”
    于谦笑着说道:“有杨总兵坐镇宣府,这兀哈良爱来不来,来了只是锦上添花,不来也没损失。”
    朱钰点头道:“那就按于少保说的处理吧。”
    其他众人对此都没有异议。
    他们不认为自己比于谦和杨洪加在一起还更聪明。
    ……
    时间转眼来到了五月初。
    夜不收频繁传来军报,瓦剌、阿噶多尔济两股势力不断有大动作。
    其中,阿噶多尔济率领的军队行动最快,一路来到贾家营六十里外,安营扎寨。
    有夜不收冒险去刺探消息,七个人出去,只回来了四个,带回了重要情报:明确阿噶多尔济这次带来了四万五千名青壮,其中两万多人是精锐,剩下的大多是普通部落的人。
    粮食和饮水大概够支撑半年多,盔甲、皮甲等装备非常匮乏,尤其是战马,状态极差,个个瘦得皮包骨。
    杨洪如同泰山一般,早就调兵遣将,在宣府附近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瓦剌大军来钻!
    大战一触即发。
    大战好像一触即发。
    大战……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
    一天天过去。
    距离阿噶多尔济驻扎在贾家营外,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
    阿噶多尔济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就连最基本的试探性进攻,也没有发动。
    要不是有夜不收隔三差五前去试探,确认大军还在,并非是留了个空寨子,人早就跑了。
    杨洪都有些怀疑他们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正的主力部队可能已经转移到别处去了。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阿噶多尔济令人费解的行为,打乱了战争的节奏。
    宣府一众武将,一致认为这可能是某种计谋。
    最好的办法就是稳如泰山,以静制动。
    殊不知……
    不是阿噶多尔济不想动,而是他实在动不了!
    大军刚刚抵达贾家营外,眼看着离宣府越来越近。
    本来按道理来说,就算是再怎么不情愿,阿噶多尔济至少也得派遣先锋部队,和贾家营可能存在的驻军过过招,试探一下宣府方面的兵力布置。
    谁曾想,大军刚落下脚,就来了一场大雨。
    这一场大雨过去,几千人生病,整天都在咳嗽,其中体弱者,当天夜晚便病死了。
    还好现在是五月,一年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不然这一场雨下来,不知道死多少人。
    阿噶多尔济花了三天时间,才勉强缓过来,组织先锋部队,打算出发试探一下贾家营。
    就在这时!
    又一场大雨瞬息而至!
    集合在空地上的先锋部队,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反应很快,上头还没下令,就赶紧让部队找地方躲雨,但还是慢了些。
    几千人乱成一锅粥,搞得整个大营乌烟瘴气。
    这场暴雨,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气温不断下降,冻得人浑身发抖。
    更要命的是水汽,哪怕把帐篷封死,都堵不住,整座大营的环境极速恶化。
    一场暴雨过后,又是几千人生病,这回情况更糟,许多身体健康者,都有点顶不住了。
    短短七天,就有数百人病死,由于处理不当,大营内竟然爆发了瘟疫。
    阿噶多尔济反应还算及时,将出现症状的士兵隔离开来,安置在水源下游,以免瘟疫通过水源传播蔓延。
    同时,他还让接触过感染者的士兵,平日里尽量少出门,一日三餐吃喝拉撒,都在帐篷里解决。
    后来陆陆续续又出现了一些感染者,将这些人隔离后,瘟疫总算得到控制,没有继续在健康者之间蔓延。
    这一通折腾下来,就是半个月了!
    眼看着时间流逝,阿噶多尔济的想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刚开始他还有些着急,等到后来,不断有坏消息传来,自己派遣在外的斥候一队接一队地失踪,被夜不收消灭。
    阿噶多尔济毅然决然地决定,老子摆烂了!
    “目前感染瘟疫的青壮年,足足有两千五百二十七人!”
    “我们绝不能放弃他们,等他们自行康复吧,这次瘟疫,康复过后,感染者不会再传染给其他人。”
    随着几次惨痛损失,阿噶多尔济手里的青壮年越来越少,两千五百人,对他来说是很大的数字了。
    绝不能随随便便地放弃。
    有救就要尽量救,每日吃喝都给足,希望他们能自行康复。
    “等到感染者基本康复后,我们就撤了吧。”
    “我那个大哥,优柔寡断,却也是个宽容的人,大不了到时候我到他面前去认错道歉,赔礼认罪,总不至于把咱们赶走,都是一家人。”
    “至于国师那边?”
    阿噶多尔济犹豫许久,还是决定:“派遣十二匹快马,分别走十二条路,去通知国师,就说我们要撤了。”
    对此决定,阿噶多尔济手下的权贵们纷纷拍手称快,表示全力支持。
    他们原本就不愿意为也先卖命,更何况这次连一点好处都没有。
    草原上的部落,向来是捞好处的时候冲得比谁都快,要拼命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
    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遇到逆风局,一个个都特别擅长逃跑。
    十二名传信员在三天内,沿着不同的路线陆续出发。
    结果理所当然地,在路上全都被夜不收给截住了。
    经过数月的发展,在钱给够、粮食给够、装备给够、荣誉给够、待遇给够、要啥有啥的前提下!
    夜不收的规模从最初的几十上百人迅速扩张到了两千七百人。
    其中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的百战之兵,实力强悍,骁勇善战。
    在阿噶多尔济暴露行踪后,不知有多少想立功的夜不收,日夜不停地埋伏在他的大营周围。
    形成了一张看似松散,却密不透风的网络。
    这网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