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十六章 梦境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四十六章 梦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六章梦境(第1/2页)
    自大宋建立之初,就从未能拿回的地方,终于,回到了汉人的怀抱。
    大宋皇太女的声望,就此提高到了绝无仅有的程度。
    带着官家和辅政长公主那种。
    赵祯梦里都在笑。
    也时常会生出一种不真切的恍惚感。
    这真的是他赵祯在位时能做到的事吗?
    然后掐自己一把。
    嗯,很疼。
    是真的。
    嘿嘿,他有两个好女儿。
    嘿嘿……嘿嘿………嘿嘿嘿………
    内侍看着半夜醒来傻乐的官家,瑟瑟发抖。
    官家不会欢喜疯了吧?
    臣子们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起初听到消息后,老臣们互相搀扶着,热泪盈眶,许多人甚至不顾礼仪的当庭哽咽失声,老泪纵横。
    到现在,也仍然陷在洗刷百年国耻,完成列祖列宗未竟之业的畅快里,哪怕看到心烦的人,也不吝于乐呵呵的互相打个招呼,再一起讨论两句被收回的燕云之地。
    赵祯其实想过传位给殷灵毓。
    但还是不行,八九岁的孩子,再如何有威望,也还是不适合上位的。
    赵祯经过调养,身体尚可,远未到病入膏肓,必须立刻托付江山的地步。
    他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女儿再守护几年,直到她长大成人。
    就此,大宋的储君之位,再无质疑之音。
    还想着哪位宗室子?哪位能有殿下这么厉害?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子嗣了。
    比起赵徽柔,殷灵毓的身体要更弱一些,以至于也到了八九岁,可以开始定一些人的时候,无论是赵祯还是臣子们,都迟迟没有正视这个问题。
    他们不敢。
    狄咏因为需要培养,再加上在新军训练时表现也优异,跟着狄青上了前线,过程中陆陆续续被曹映锦教导出了点成果。
    虽然也直,但,比狄青好一些。
    赵徽柔对他还算满意,且看在他身强体壮又貌美的份儿上,属于只要不犯错误,就是第一选择。
    曹映锦对狄青和狄咏可谓是费尽心思。
    没办法,狄咏虽然比狄青好一些,可也仅限于,你给他解释清楚,他能很快听懂,比狄青反应快多了。
    但本质上仍旧是英武,骄傲,自信,但耿直的又一个狄青。
    对于狄青,曹映锦看得分明,狄青这辈子是学不会官场那套弯弯绕绕了,强行让他学,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可能因言行不当引来更多猜忌。
    于是,她给狄青的定位极其清晰。
    纯粹的军事统帅。
    扬长避短。
    只要所有人都知道,狄青只会打仗,官场上完全是张白纸,那么他的缺陷,就更能被容忍。
    至于必要的官场应酬,文书往来和人际斡旋,还有那些需要打机锋的场合……
    当她曹映锦是吃素的么?
    而狄咏,曹映锦除了努力多教他经史文书,礼仪分寸,其他方面,居然意外的省心。
    自从知道自己被温柔漂亮的长公主选中后,狄咏就开始自觉的上进,同时不自觉的关注赵徽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六章梦境(第2/2页)
    他想成为配得上辅政长公主殿下的人,也想得到长公主殿下更进一步的认可和青睐。
    这样也很好,至少对于赵徽柔来说,一个干净漂亮,努力上进,真诚直白,又带着近乎本能的忠诚和倾慕的傻小子,的确是个很合适的选择。
    而曹映锦本身,虽然累一些,辛苦一些,却只觉得远比当皇后时更自由,快乐。
    她不必再为了维持所谓的贤德形象而压抑自己的锋芒,可以尽情展现她的谋略,决断甚至偶尔的手段。
    就像现在教导狄家父子,虽然心累,但看着他们在自己的点拨下逐渐走上正轨,那种被作为有用的人去敬重,能真切去做事,在这个时代留下她的一笔痕迹的满足感,远胜于从前的许多日子。
    这才是她曹映锦想要追求的人生。
    曹映锦不太回宫了。
    赵祯倒也不是很在乎,甚至跃跃欲试,也想出去玩。
    殷灵毓正紧锣密鼓的经营北方新收回来的土地,正忙着呢,没答应。
    赵徽柔闻言也抬起头,对着赵祯露出一个甜甜的,毫无转圜余地的笑容。
    “爹爹,阿毓妹妹说的是正理。北边的事是眼下第一要紧的,再说了,女儿这里也走不开呀。”
    “与辽国……哦,现在该叫北辽残部了,与他们的后续谈判的事宜,还有各地慈幼局,福田院今年的用度核查,桩桩件件都等着呢,您要是想出去巡幸,等明年秋高气爽,北边诸事都理顺了,女儿陪您去,好不好?”
    赵祯看着两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理由充分,把自己堵得严严实实,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带着点委屈嘀咕道:“朕就是说说……又不是立刻就要去……朕这不是看你们太辛苦,想带你们松散松散……”
    看着赵祯重新拿起朱笔,殷灵毓难得反思了一下,分给赵祯的奏疏确实越来越多了。
    主要是,她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赵祯又心疼她和赵徽柔,不肯叫她们整天埋在书案前,就只能跟着她们一起卷。
    于是安抚道:“父皇若觉得闷,可召韩相公,文相公他们手谈一局。”
    赵徽柔也在拿下一本奏疏的间隙里笑道:“是呀爹爹,尚食局新来了个擅长做洛邑水席的厨子,晚膳咱们尝尝鲜?还有您爱吃的蟹黄毕罗,也让他们一并做了来?”
    赵祯被哄的心里熨贴,也就不觉得累了,只佯装不满的哼了一声,调侃道:“罢了罢了,朕就知道,如今朕说话是不管用喽!你们一个比一个主意大!”
    话是这么说,赵祯眼底却满是笑意,认命的重新埋首于奏疏之中,只是嘴角始终微微上扬着。
    殷灵毓与赵徽柔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唇角亦微微弯了弯,随即也再次专注于眼前的政务。
    战争的结束,是休养生息的开始。
    皇祐七年,大宋内部的各种好东西,大量的向北方流动,输送。
    随着燕云十六州再次热闹起来,大批宋人也随之开始流向北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