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书后期冲出地球的剧情安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关于本书后期冲出地球的剧情安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关于本书后期冲出地球的剧情安排(第1/2页)
    关于后面冲出地球的剧情线安排,作者菌又挨骂了(懵圈.jpg),说主角单飞行为自私利己。
    这里说明一下,作者菌不得不考虑过审这个前置条件,老书虫大概是秒懂的,这么安排为的是不踩线踩雷,关小嘿屋很难受,干脆彻底避开省心省事。
    所以选择安排主角冲出地球后,自己单开一桌,建立另一个人类文明分支来展开宇宙篇剧情。
    否则要么就踩线踩雷,要么就显得主角明明已经那么强却如此卑微,设定上是有大魄力的巨佬级人物重生,结果做事总是畏畏缩缩的,会有很强的撕裂感与拧巴感。
    作者菌写得很憋屈,大家看得也憋屈也不爽。
    主角单飞自己单开一桌,就好办多了。
    其一是避开雷区,这个无需多言了。
    重点说说第二点,在剧情上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主角单飞在剧情逻辑上也不会显得不合理,反而更合理,因为“鱼上了岸就不再是鱼”,文明进入宇宙尺度后,作者菌认为是会像树枝分叉一样出现多个同源的文明分支各自发展。
    各分支有的可能繁荣,有的可能中途惨遭大过滤器筛选灭绝了,过滤器的形式多样,可能内部自我毁灭,也可能惨遭超新星爆发,被伽马射线暴给精准冲击等等。
    当然多个同源分支文明并行发展扩展的模式,这是作者菌的一家之言,描述了人类文明走向宇宙后的畅想的一种可能性,当然也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况,都有可能,只是在本书作者菌选择了这种情况,并以此展开呈现给大家。
    作者菌的理由是基于宇宙广袤的空间尺度、超远的距离。
    古代的帝国扩张有极限,范围越大控制力就越弱,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通信效率与交通效率,古代边陲发生大事,半年甚至更久才会传到皇宫,再做出反应,黄花菜都凉透了。
    同样的道理,放在宇宙尺度下,现代人类文明也会面临古时候类似的情况。
    譬如说地球与火星,假定人类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一旦火星上的人类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能够自我造血循环,不再依赖地球的资源供养,地球对火星的控制力必然衰落。
    除非你能实现超光速航行与超光速通信,火星那边刚刚发生变故,地球这边就知道了,并且在几天之内就能派出舰队抵达火星展开平乱。
    做不到超光速,发生这种事情,地球只能乖乖接受失去对火星管控的客观事实,因为火星可以失败N次,但地球只要失败一次,就会失去对火星的控制。
    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尚且如此,更别说整个太阳系,乃至更广袤的银行宇宙了。
    因此,作者菌认为,当一个智慧文明具备离开母星球的能力后,必然会演化出多个同源的文明分支,各自找一块地盘发展。
    若遵循严谨的客观物理定律,就不可能出现“银河帝国”这种单一势力控制一个星系的存在发生。
    要知道光速传播从银河一端到另一端都要十几万年啊,等你知道消息,人家说不定已经在打过来的路上了,半数地盘说不定都已经被人家拿下来了。
    可见,能够控制一个恒星系统,再影响周边几个恒星系统就不得了了。
    除非加入超光速的设定。
    在不加入超光速设定的情况下,作者菌更倾向于未来的人类文明进入宇宙文明形态后,会是多个分支各自并行发展,扩张的方式是各玩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关于本书后期冲出地球的剧情安排(第2/2页)
    比如一个分支文明里,出了一个猛人,他选择“分家”,带着一批追随者踏上单程旅途,找到一个新的恒星系统,自己拓荒发展、壮大,逐渐的又多出了一个人类文明分支。
    以此循环往复,如同大树不断分叉一样,使得人类文明扩张到一个又一个的恒星系统。
    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文明形态,有点西周那味儿。
    不同的是,古代西周是天子分封给你一个名分,然后你自己去打地盘,打下来就是你的。
    而宇宙尺度下的这种文明形态,没人给你名分,你也不需要,你自个儿去开荒,开出来了就是你的,大家也都认。
    因为宇宙太广袤,地盘太多了,科技水平上去了,具备行星改造能力。
    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互相抢地盘的,因为抢地盘双方都有输的一无所有的风险,而自己开荒是稳稳的,无论是小到个体还是大到一个文明,都是会遵循更低风险策略,有更稳更安全的选择就不会去拼个你死我活。
    然后各个文明分支,同为人类文明可能会成立一个松散的名义上的人类共同体组织,以示大家同源同族,但实际上饭还是分锅吃的,日子还是各过各的。
    可能每一定的年份周期,譬如几百年或几万年一个周期,各文明分支约定,每隔这么多年,就各自派个代表团,一起去文明起源地太阳系的地球。
    接地气的说,就是大家定期约定在祖地聚一聚,明面上是联络感情,吹吹牛什么的,实际上是每N年一度的互相了解彼此的战略窗口期。
    因为各自相隔的距离太过于遥远,平常时期基本没有交流往来,都是各过各的日子。
    能来聚会的文明分支,说明你这条分支还在。
    要是上一次来过,这一次没来,则很可能说明这一分支出了变故,甚至出了大事,比如可能被“宇宙大过滤器”给筛选掉,这条分支文明可能已经惨遭灭绝了。
    这个时候可能大家伙商量要不要派人过去看看这一脉兄弟是挂了还是什么的,这一脉挂了大家可能不关心,但怎么挂的大家肯定关心,为的是避免自己别遭遇类似情况,所以不来的话,大概率会有人主动派人去串门。
    只要没灭亡的文明分支,肯定会派代表团去祖地参加聚会。
    这就是聚会的意义所在,共同体组织存在的价值所在,本质上还是减少交流沟通成本,单独对每个分支文明一个一个去串门,那么远的距离,时间成本太高了,大家共同约定一个时间地点,一次就能了解所有分支的情况,这样大大节省了文明分支之间的交流沟通成本。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人类文明不能超光速航行、无法超光速通信。
    不过在这本书里,肯定会加入超光速的设定,什么曲率引擎、人工虫洞、天然虫洞、亚空间之类的,但有一个科技树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一冲出地球,进入宇宙文明形态,立刻就点亮超光速这样的科技树。
    作者菌想给大家呈现一个人类文明在光速限制时期,会如何在宇宙中扩张的故事,把这一阶段的故事交代完毕了,再让人类文明点亮超光速科技,然后给大家呈现突破光速限制后,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场景。
    当然,本书的宇宙篇还为时尚早,现在还是地球篇阶段,地球篇之后是太阳系篇、宇宙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