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6章 天子登基,机不可失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6章 天子登基,机不可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洪武皇帝勤勤恳恳,一生都在为大明拼搏。
    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庶。
    奈何时运不济,上天没有再给他几十年时间。
    建文皇帝继位以后,朝廷本应该休养生息,没想到他脑袋发热坚持削藩,导致靖难之役的爆发。
    朱棣一脉,登上历史的舞台。
    身为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
    他知道父亲的决心,那就是打造新的大明。
    每走一步,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撑。
    没钱寸步难行,对于朝廷来说,也一样适用。
    朱高炽很欣赏王守敬,他甚至幻想过提拔王守敬为户部尚书。
    如此一来,大明必将迎来新的气象。
    王守敬想要人前显贵,仍需过朱棣这一关。
    此刻朱高炽十分忐忑。
    他刚刚收到消息,父亲曾去往句容一日。
    这一天时间里,朱棣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朱高炽左思右想,心痒难耐,最终向朱棣摊牌了。
    “儿臣想去句容一趟,筹备足够的经费。”
    他试探地望着朱棣,试图从朱棣的神态中,获得足够的情报。
    没想到朱棣瞥了他一眼,沉声道:
    “论富庶,南京城不比句容吗?”
    “你非要去那个地方,到底有什么图谋?”
    朱高炽听到这些置气的话,呼喊道:
    “爹!”
    “勋贵的钱好拿,可是人情不好还啊。”
    “这是我们朱家的大事,总不能失了面子吧?”
    朱棣冷哼一声,整个大殿都被威严笼罩。
    “王守敬心术不正,你能指望得上他?”
    “你若真有本事,就拿出真金白银来,替你爹分忧!”
    煌煌大明,朝廷怎么可能缺这点银两?
    只是一时半会,不好调配罢了。
    句容距离南京最近,朱棣想着考验王守敬一番。
    就算王守敬没有筹备上来,朱棣也有其他方面的准备,根本不会耽搁事。
    王守敬称得上奇才,只要用得好了,能够往朱棣的功绩上增添一笔。
    但仍需要磨砺。
    玉不琢不成器。
    朱棣智计在握,根本不急于一时。
    可是他这儿子,很显然更猴急。
    用人,是一门学问。
    朱棣钻营数载,颇有心得。
    “真金白银会有的。”
    “难道爹不好奇,王守敬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只剩最后一天时间了!”
    朱高炽露出笑脸,如阳光一般灿烂。
    “滚。”
    朱棣袖袍一挥,朱高炽就屁颠屁颠地跑开了。
    侍从已经准备好了马车,朱高炽悠哉悠哉地出发,一路上多了一份憧憬和期待。
    王守敬汇聚了句容全部的豪绅、地主,进行协商。
    足足上千人。
    这些人在句容,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或是大地主,家中田地数十顷。
    或是作坊主,经营着砖厂、料器、水泥等。
    或是店铺老板,铁匠铺、布庄等等,各大青楼的幕后掌柜也都在场。
    王守敬姿容俊逸、澹然洒脱,他开门见山道:
    “新皇即将登基,句容必须有所表示。”
    “我准备向朝廷捐赠一百万两银子,以表心意。”
    嗡隆!
    宛如九天神雷从云霄直降。
    在场所有豪绅、地主都被震撼到了。
    捐赠一百万两银子?
    好大的手笔。
    可是有必要吗?
    朝廷会领情吗?
    就算朝廷领情了,他们有什么好处?
    钱多。
    也不能白花。
    他们的视线,全部投向县丞江殷。
    江殷脸色铁青,不情不愿地出列道:
    “县令大人,咱们这是何苦呢?”
    王守敬神色淡定而从容。
    “敢问大家一句,这两年我带大家挣到钱了吗?”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肃然起敬。
    “王县令高风亮节,为我句容鞠躬尽瘁,我等都十分感激。”
    “不错,句容前几任县令,都不如王县令。”
    “我们能有今天,都是王县令所赐。”
    众人七嘴八舌,喊口号他们从来不会输。
    但到了掏钱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小心谨慎。
    王守敬对他们太了解了。
    商贾无利不起早。
    他要驱使商贾,必须以利益作为诱饵。
    光凭一张嘴,远远不够。
    甚至有些人,好处要喂到嘴里,他们才会挪动一下身躯,开始行动起来。
    王守敬从不指望他们感恩。
    有人情味,自然好。
    他也喜欢照顾有情有义之人。
    句容的发展,完全是利益共同体。
    倘若有一天,王守敬犯了法,下了天牢。
    恐怕所有人都会避之不及。
    这就是人性。
    只不过王守敬有足够的实力拿捏他们!
    画饼。
    谁不会?
    “天子登基,只此一回。”
    “错过了就没有了。”
    王守敬意味深长,紧接着语出惊人道:“句容向朝廷奉献得越多,回报就越丰厚。”
    听到“回报”二字,在场众人皆竖起耳朵。
    王守敬说过的话,都成了赚钱的定律。
    这几乎是句容豪绅、地主之间的共识。
    “大人,这钱怎么挣?”江殷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我和你们说过广告效益吧?”
    王守敬娓娓道来。
    句容有属于自己的“商学院”,专门邀请成功的商人讲解生意里的门道。
    这也是相互交流的平台,能够互相沟通讯息。
    毕竟在古代,利用信息差很容易赚到钱。
    商品在各地的价格,天差地别。
    哪怕是粮食,都能差出好几倍的价格。
    句容有了“商学院”这个平台,可谓是帮助同乡赚得盆满钵满。
    商学院甚至出高价购买过往商贾的情报,只要核实了,就用真金白银进行奖励。
    曾经有人一夜赚走一万两银子。
    王守敬作为“商学院”院长,曾讲解过“广告”的含义。
    “记得,我们都记得!”豪绅异口同声道。
    这些知识,都能转化为钱财,他们怎么可能忘记。
    王守敬背负双手,意气风发。
    “你们的商队,在途径各大关卡时,有没有遇到各式各样的盘剥?”
    王守敬一语击中要害,豪绅们都露出肉疼的神色。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你永远不知道小吏的胃口有多大,他们又是为谁敛财。
    有路引、盐引又能怎么样?
    这些牛鬼蛇神不想盖章,商贾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层层盘剥下来,商贾的利润一减再减。
    “现在能够花钱找靠山,为何不找最大的一座?”
    王守敬锋芒毕露,神采外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