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8章 王守敬与姚广孝的对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8章 王守敬与姚广孝的对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丈八高的佛像,巍然屹立。
    左手结“施愿印”,能满众生愿,对众生施予慈悲与慷慨。
    右手结“施无畏印”,能除众生苦,这是佛陀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
    朱棣坐在蒲团上,与姚广孝对视,他嘴角轻笑道:
    “王守敬能将大明往前推进三十年?”
    “朕承认他有点才干,可还不足以获得如此推崇吧?”
    “天上谪仙,更是无稽之谈。”
    姚广孝气息平稳、温和,他没有急着反驳,也没有擅自证明什么。
    仅凭王守敬治理句容的政绩,说明不了什么。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年轻俊杰,数不胜数,犹如过江之鲫。
    “陛下心目中的大明,是什么样的呢?”
    “陛下要建立丰功伟业,具体又是走到哪一步呢?”
    姚广孝的话,发人深省。
    朱棣从未仔细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他只是想变强,向父亲、大哥证明自己。
    皇位,理所当然归于他。
    燕王朱棣,当之无愧!
    可要走到哪一步,朱棣还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他心中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大明将在他的统治下,超越洪武一朝。
    “王守敬在少年时,就已经立下了志向。”
    “他能够回答陛下的问题。”
    “他需要一位明君,践行自己的理念。”
    “只有陛下,能够扶持,太祖不行,建文更不行。”
    姚广孝语破惊天。
    如果一般人说出“太祖不行”的话,早就掉脑袋了。
    但这个人是道衍和尚姚广孝!
    听这句话的人,是燕王朱棣。
    反而拔高了两个人的层次。
    “老和尚,你知道点什么?”
    “不如细说,朕很感兴趣。”
    朱棣坐定,面容沉静。
    “藩王作乱,自古有之。”
    “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动荡不堪。”
    “前秦的苻坚,刘宋的刘骏、刘彧,后唐李从珂,北齐的高演等等。”
    “贫僧问他,本朝藩王起兵,有没有可能成功?”
    姚广孝陷入悠远的记忆当中。
    朱棣浑身一震,他知道老和尚坐不住了,要说出一些秘辛。
    这可是他从未触碰过的领域。
    姚广孝的智慧、神秘,让朱棣敬仰的同时,也惴惴不安。
    他渴望了解姚广孝的过往,掌控姚广孝的一切。
    大明的藩王这么多,为何姚广孝偏偏选择他?
    宁王朱权的实力更加雄厚,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也在朱权的麾下。
    姚广孝却认为,非燕王朱棣不可。
    当年的朱棣,可从未想过靖难,完全是被建文帝逼迫,又遭姚广孝一阵忽悠。
    朱棣禁不住考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每次询问姚广孝,姚广孝都是回答“天命”。
    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如何让朱棣信服?
    此刻朱棣凝神盯着姚广孝,似乎要将他看穿一样。
    姚广孝与王守敬相遇时,还是太祖统治时期吧?
    朱棣越来越心惊,姚广孝的野心,真不是一般地大。
    大明在朱元璋努力下,实现了皇权的集中。
    他连宰相都废了。
    藩王谋逆,怎么可能成功?
    姚广孝偏偏反其道而行。
    一手“扶龙之术”,令天地风云变幻。
    “少年回答。”
    “藩王起兵谋逆,自取灭亡。”
    姚广孝悠悠一叹。
    这和朱棣的认知,不谋而合。
    “太祖训: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藩王清君侧、靖国难,才是王道。”
    “这是少年的原话。”
    姚广孝初闻时,惊为天人。
    这踏马真是造反的奇才啊!
    谁是正臣。
    谁是奸逆。
    一场舆论,就能够影响。
    朱棣心神震骇,这不正是他最初采取的策略吗?
    没想到这不是出自姚广孝,而是王守敬!
    “和尚,你真能藏啊。”朱棣稳定气息,期待地望着姚广孝,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谁能清君侧、靖国难?”
    “安国家必燕王也,清漠北者燕王也……”
    姚广孝心神沉重,他第一次谈起这一段往事。
    朱高炽已经震撼到目瞪口呆。
    不会吧?
    姚广孝选择燕王,莫非是得到了王守敬的提点?
    这怎么可能?
    “哈哈哈!”
    朱棣大笑起来,故作镇定、轻松道:“和尚,你是在开玩笑吧?”
    “出家人不打诳语。”
    “贫僧也很不服,跟他理论了数天。”
    “最终贫僧惨败……”
    姚广孝说出“不服”二字,很自然。
    完全不像是出家人与世无争的样子。
    “哦?”
    “王守敬有何实力,能够说服和尚你?”
    朱棣很好奇,彻底激起了兴致。
    “他说燕王朱棣能够乘风而起,是天命。”
    姚广孝又推出了“天命”。
    “和尚,你信命?”朱棣气势逼人地询问。
    “不怎么信。”
    “后来跟着他交流久了,也就信了。”
    姚广孝的语气中,充斥了一种甘拜下风的无奈。
    “为何?”
    朱棣目光如刀,好似要斩破时间、空间的阻碍,面对面地聆听和尚与少年的对话。
    “他说。”
    “大地是一个球体。”
    “我们只要一直、一直往西走,还会继续回到原来的位置。”
    “后来,我们聊了很多大地、天空、星辰、云雨,以及世间万物。”
    “他都能够回答、解释。”
    “贫僧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世。”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木一浮生。”
    “我们所见到的阳光,竟有七种色彩,他能够展示七彩的虹光。”
    “大地还有经度、纬度,他可以通过阳光,测算我们在人间的位置。”
    “地理诸书,世传充栋,求其术臻神妙者,而《葬书》为最。”
    “理极深悉者,而《发微》为优。”
    “欲知作法之详活,无如杨公之《倒杖》。”
    “欲识星形之异态,无如廖氏之《九变》……”
    “他都研究了个通透。”
    姚广孝不得不甘拜下风。
    王守敬年纪轻轻,就掌控了诸多学识。
    姚广孝逐渐相信了传说。
    王守敬生而知之!
    朱棣和朱高炽,完全听懵了。
    这是强者之间的对决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