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57章 永乐二年,朱棣的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57章 永乐二年,朱棣的愤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
    永乐二年(1404)。
    朱棣批阅着学子的考卷,惊为天人。
    永乐朝第一次科举,政治意义极为深远。
    第一名为曾棨,字子棨,号西墅。
    江西永丰人,是解缙的故交。
    曾棨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撰,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
    当然,他也很爱喝酒,被人称为“酒状元”。
    朱棣批语道:
    “贯通经史,识达天人。”
    “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
    “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资启沃,惟良显哉。”
    好歹是永乐朝第一位状元,朱棣当然很用心。
    可纵使如此,依旧有风言风语传出。
    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这二位都不简单。
    既是堂兄弟,又是曾棨的弟子,也是解缙的同乡吉水人。
    解缙主考会试,还担任了廷试的读卷官。
    有人怀疑解缙泄题!
    毕竟这一次科举,每三名新晋的进士,都有一位是江西人。
    不得不让人怀疑里面的猫腻!
    所幸朱棣亲自考校,认可了曾棨的才华,这件事才压了下去。
    周述、周孟简也都是才学卓越之辈,一时名动天下。
    饶是如此,朱棣还是趁机敲打了解缙几句:
    “若是陈济参与会试,你会给他安排几等?”
    解缙慷慨道:“二甲榜首。”
    “好。”
    “王守敬呢?他也是江西的才子。”
    朱棣目光锐利,不怒自威。
    “一甲赐进士及第。”
    解缙脱口而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朱棣点到即止,埋头处理政务。
    后来解缙遇到朱高炽,得到提点,这才恍然。
    进士学子多江西,已经引起了朱棣的注意。
    这意味着,很多人早就心生不满。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解大学士一定要谨言慎行。”朱高炽诚挚地提醒。
    朱棣什么脾气,他这个做儿子的最清楚。
    科举真要出了问题,解缙都会成为替罪羔羊。
    王守敬只参与了乡试,与会试、殿试失之交臂,反倒是轻松自在。
    元末丧乱,读书人稀缺,百业凋敝。
    老朱为了笼络人心,曾下诏令,诸州县不拘乡试额数。
    乡试举人的数量,到了永乐年间还是比较多的。
    至于进士……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加起来,也就两千多人。
    对照大明的人口基数,可谓是凤毛麟角。
    不久后,吕宋舰队浩浩荡荡地返回宁波府。
    尹庆没有停留,直奔京师。
    朱棣收到消息后,精神一振,派遣纪纲亲迎尹庆归来。
    尹庆一路颠簸,终于回到熟悉的皇城,感受到了大明的繁华、昌盛。
    难怪梁道明不愿当旧港宣慰司的宣慰使,也要回大明混一个富家翁。
    “老奴参见陛下!”
    尹庆恭恭敬敬地行礼,激动得胸膛起伏。
    宦官。
    就是皇帝的家仆。
    只有依托皇权,他们才会获得生存的价值。
    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可找到朕那侄儿?”朱棣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回陛下。”
    “郑公公率明军水师,攻破了陈祖义舰队,并且将陈祖义生擒。”
    “根据陈祖义的口供,明军探查了好几个可疑的岛屿,都没有找到建文皇帝的踪迹。”
    “倒是找到了好几位奸臣榜上的人物,包括刘国忠。”
    尹庆一五一十地汇报,将一些细节和盘托出。
    朱棣听得津津有味,最终发出一声长叹。
    “难道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
    这始终是朱棣的一块心病。
    “陛下。”
    “老奴漂泊南洋,数国都打听过了。”
    “建文皇帝,很可能不在南洋。”
    尹庆只能提出大概的看法,朱棣依旧不甘心。
    “传刘国忠,朕要亲自问他!”
    很快刘国忠被押解上来,白发苍苍的他立即跪了下来。
    “罪臣刘国忠,参见陛下!”
    朱棣目光冰冷,喝问道:
    “刘国忠,你可知道建文帝的下落?”
    “你如实告诉朕,朕可以让你官复原职。”
    朱棣一步步铁血杀戮,才走到如今的位置。
    所有人都是这个残酷世界的求生者,哪怕贵为燕王,也会成为阶下囚。
    唯有成为强者,才能够制定规则!
    朱棣踏着尸体前行,心早就变得冷漠。
    “陛下啊!”
    “老朽真的不知道哇!”
    “老朽愿一头撞死在这里,自证清白!”
    刘国忠一股血气激发,朱棣忙挥手示意锦衣卫将他带下去。
    现在已经是永乐新朝了!
    朱棣不想再见到这样的血!
    “这些腐儒,动不动就威胁朕。”
    “真以为朕不敢杀他们吗?”
    朱棣语气威严,带着皇者的霸道。
    尹庆正要说什么,被朱棣挥袖打断了。
    “说点好消息,朕不想继续了解没有结果的猜测。”
    尹庆松了一口气,畅谈道:
    “陛下,暹罗、满者伯夷、真腊、占城、安南、吕宋等国,都心向大明。”
    “等到使团返航,一定能够看到万邦来朝的盛景。”
    朱棣转怒为喜。
    万邦来朝啊!
    这是王朝的至高荣耀。
    曾经封禅泰山,足够证明一个皇帝的功绩。
    秦皇汉武的功绩,都得到了见证!
    镇服四海,夸示域外。
    直到后来,宋真宗封禅泰山,让传承千年的封禅大典,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只占了半壁江山的宋朝,没有什么功绩的宋真宗,封禅泰山了。
    这可把老朱恶心死了。
    以老朱的功绩,足够封禅泰山了。
    驱逐鞑虏,恢复神州。
    可有宋真宗封禅泰山在前,这已经不是什么荣耀了。
    拉低了封禅泰山的逼格。
    所以,万邦来朝成为了一种极其重要的标准。
    永乐一朝若是能够做到,朱棣的旷世功绩,将曜耀寰中。
    “好,很好。”朱棣振奋道。
    “郑正使负责邦交,王副使负责商贸。”
    “马六甲港汇聚了南洋诸国的商队,能够为大明提供千万两的赋税。”
    尹庆此言一出,朱棣不禁怀疑道:
    “马六甲港的赋税,不是免了吗?朕记得郑和、王守敬的奏书中,提过这一点。”
    尹庆微微一笑,解释道:
    “王副使开设了赌场等场所,第一天光是抽水,都有五十万两的收入。”
    朱棣脸色一黑,威声喝道:
    “胡闹!简直胡闹!”
    “泱泱神州的盛名,怎能被此等奸佞之臣败坏了!”
    “郑和就没有阻止他胡作非为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