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78章 舟山抢滩作战,闻名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78章 舟山抢滩作战,闻名遐迩的三段式射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海浪波涛,横涌而来。
    朱元璋制定了“海道险,勿出兵,但令诸卫严饬军士防御之”的海防政策。
    连日常出海巡逻,都被禁止了。
    “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这在朱元璋看来,这是低成本的替代性政策。
    迁徙东南沿海的百姓至内陆,以耕种为本,回归土地上来。
    “以昌国濒海民尝从倭为寇故,废宁波府昌国县(舟山)徙其民为宁波卫卒。”
    舟山群岛逐渐被孤立,卫所的防御一降再降。
    靖难之役后,海防进一步松懈,为海盗、倭寇所趁。
    舟山“易攻难守”,海岸线支离破碎。
    号称“贼舟无处不可登崖”。
    朝廷若是组织大规模的扫荡,贼寇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地形,四处逃窜,藏在地形复杂的岛屿上。
    一望海洋,浩淼无际。
    气势汹汹的明军,拿化整为零的贼寇也没有太大的办法。
    所以第一次的进攻,至关重要。
    张辅此次汇聚的力量,包括宁波府的明州卫、宁波卫,象山县的昌国卫、定海县的定海卫、慈溪县的观海卫,以及杭州府、绍兴府、台州府诸卫。
    共计一万五千人名将士。
    作为旗舰的宝船、福船十艘,战舰五十艘,其余从船过百。
    洪武铁炮超过五十门!
    实现力量的绝对碾压。
    只可惜洪武铁炮没有更新换代,制造工艺停留在洪武十年。
    王守敬获得一定的授权后,召集了足够的工匠,研制先进的铜炮。
    在没有发明炮用钢材的时代,铜炮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稳定性比铁更高,能够装填的火药量更多。
    “此次以包围作战为主,务求全歼贼寇。”
    “所以,初步登岸的部队,最多两千人。”
    “否则容易将贼寇吓得四散而逃。”
    张辅挥斥方遒,将行军图标记得密密麻麻。
    “这支部队需要示敌以弱,吸引贼寇采取总攻后,可自由作战,但最少坚持两个时辰。”
    “五千人直捣贼寇藏船湾,破坏他们的船只,将他们困在岛屿上。”
    “我怀疑,他们除了这一处船坞,还有隐蔽的藏船地点。”
    “这需要见机行事,所以我会留下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预备队,在海上游弋。”
    “最后剩下的五千人,将急攻他们的陆营。”
    张辅做出安排以后,环顾一周。
    “昌国卫愿为登岸先锋。”廖镛主动请缨,掷地有声。
    “好,那就麻烦志恒统帅预备队了,负责海上警戒,以及搜罗落网之鱼,也可增援昌国卫。”张辅一锤定音。
    他将亲袭敌营。
    “遵命。”王守敬抱拳道。
    夕阳如血,海风席卷。
    天地空寂,旷古决然。
    等抵达舟山海域,张辅向各船传递军令,告知将士们作战计划。
    一股豪迈从心底拔起,宛如巍峨的泰岳!
    头上是无边的苍穹。
    脚下是纵横的海疆。
    在这茫茫海面中,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绝望无助,又体验了一把从军的悲凉。
    这里没有大漠,也没有黄沙万里。
    但依旧是大明的疆域!
    法律、规则从他们踏上船只的那一刻开始,变得无比地薄弱。
    弱肉强食,成为了恒古不变的规则!
    海域苦寒,晨风透骨而来,让人瑟瑟发抖。
    对于充满血性的大明将士来说,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不割地,不和亲。
    不称臣,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就是铁血的大明!
    天地间一片宁静、祥和,只有海鸥在嘶吼!
    海盗、倭寇一直是大明的心腹之患,唯有将他们斩尽杀绝,才能保障航运的通畅。
    开海,才能够成功。
    王守敬一直坚信着!
    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凝望着舟山。
    昌国卫手握长枪、战刀,凶悍的目光眺望着远方。
    很快,无数的小船放下,源源不断地明军士卒蜂拥而上。
    所有人沉默不语,气氛诡异得可怕。
    这是战争来临的气息!
    他们肌肉紧绷,拼命划着抢险轻舟。
    廖镛脸庞刚毅,又透着一种读书人的儒雅。
    很快他便看到了海贼、倭寇岗哨的轮廓。
    一种骇然的气息,笼罩着舟山。
    冰冷的煞气弥漫。
    “呜呜呜!”
    示警的号角声,冲破了天幕,好似来自恒古的旋律。
    海贼、倭寇蓦地听到刺耳的号角声,沉寂彻底被打破。
    八智“嚯”地起身,浑身汗毛倒竖。
    “混蛋!”
    “发生了什么事?”
    号角在不安地咆哮,八智的血液几乎凝固了。
    “官兵来袭!官兵来袭!”
    倭语、汉语的呼喊,在营地里翻天覆地。
    他们慌张地穿上衣服,提起武器,惊恐地戒备四方。
    他们根本不知道官兵从何处而来。
    八智提起倭刀,狠狠地一斩,被窝里的女人停止了抽泣,头颅滚落床沿。
    他神态淡漠地离开,召集部下,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袭击。
    海盗、倭寇冷血而残忍,杀戮简直习以为常。
    每个人的身上,都沾染着残酷的血迹。
    他们渴望掠夺,掌控生死。
    在短暂的惊恐后,海盗、倭寇立即集结起来。
    “报!”
    “官兵来袭,大概有两千人。”
    “他们的船上,应该还有援军。”
    岗哨的汇报,让八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就这点兵力,他们丝毫不会畏惧。
    “出战!”
    “将明军赶下海去。”
    八智集结了上千名倭寇,浩浩荡荡地奔赴浅滩。
    恰巧碰到海盗头子方明凡,他们默契地合兵一处,集结了三千人势,浩浩荡荡地杀向岸边。
    昌国卫且战且退,及至海岸,他们的气息流转,竟衍生出破釜沉舟的气势。
    “火铳队准备!”
    廖镛的声调不断地拔高,身后的昌国卫将士透出一种兴奋、冰冷。
    他们没有因为战争而恐惧。
    “放!”
    砰砰砰!
    嘹亮的火铳声,在荒凉的岛屿上,是那么地震撼,与敌人的惨叫混杂到一起。
    火铳的爆裂声响,惊醒了所有海盗、倭寇。
    “继续冲!”
    “火铳填充很慢,只要冲到明军跟前,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
    方明凡很了解火铳的特性,果决地下达了军令。
    殊不知廖镛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他将火铳手和弓箭手进行混编,并分成前、中、后三队。
    前队射击,中队递补,以此类推。
    霎时间硝烟弥漫,声彻天地。
    贼寇还没有接近,就已折损三百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