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0章 朕把丞相一职,给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10章 朕把丞相一职,给他留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王守敬忙碌归家,左邻右舍皆有送盒酒、菜肴的。
    左伯执拗不过收了下来,又不好意思丢了。
    “大人……我……”
    王守敬看到左伯欲言又止,知道他素来端方正直、忠厚和平,没有责难他一句。
    左伯心性沉稳,没有太大的变化。
    奈何邻居越来越狡猾,他已经防不住了。
    “以后再有人送来,你也答些人情。”
    “送些巾帕、扇坠、书联之物。”
    王守敬一五一十地叮嘱,左伯一直点头。
    “要是觉得忙不过来,或者不喜欢处理这些人情世故,就雇佣一名管家,交给他处理。”
    “你跟了我这么久,我是信你的。”
    王守敬说完,打开了香喷喷的食盒。
    里面鸡、鸭、鱼齐备。
    王守敬吩咐左伯,将多余的食材,送予府内的仆役。
    他刚小酌一杯,恰逢廖镛登门造访。
    二人斟酒互敬,说了一些闲散话。
    “志恒,我要回京城一趟,祭奠先师。”廖镛说明了来意。
    酒逢知己,千杯不多。
    王守敬放下酒盏,从容道:
    “去吧。”
    “可惜不能与广钟同行了。”
    廖镛致歉一礼,正色道:
    “本想等志恒同去,只是宁波府政务繁忙,离不开志恒。”
    二人移步至书房,仆童送来一盏茶。
    王守敬呷了一口,茶水有些烫,品不出味道来。
    “无妨。”
    “等以后有空了,我再去不迟。”
    “广钟先把我的心意带到,想必先生不会责怪。”
    廖镛含笑道:“志恒麟角凤毛,有如此造福万民的功绩,先生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苛责呢。”
    他手捧热茶,觉得烫手,遂放在案上。
    “广钟。”
    “勘探船的人手,安排妥当了吗?”
    王守敬很在乎此次远航,可以称为先遣队了。
    “安排妥当了。”
    “是一位很有胆识的千户,叫马欢,绍兴人士。”
    “他精通番邦语,是不错的人才。”
    廖镛字里行间,很欣赏马欢。
    “如果有机会,倒是可以见一见。”王守敬道。
    “那可真巧了。”
    “马欢特别崇敬志恒,一直在学习《地理》一书。”
    “他懂星象,对六分仪也很感兴趣。”
    “军队里能够灵活运用六分仪的文官都不多,更别提武官了。”
    “马欢很出色。”
    廖镛盛情畅谈,没有怠慢远航之事。
    现在廖镛已经完全掌控了昌国卫,驻守在舟山,保护着市舶司的航行。
    宁波卫尚不在掌控中,指挥使陈忠只是保持对王守敬的尊重。
    真要调遣起来,恐怕会比较麻烦。
    王守敬志不在此。
    就算彻底掌控了昌国卫、宁波卫,一纸调令一场空。
    王守敬不可能执掌兵权。
    他真正筹划的是大明正规的海军。
    沿海卫所应该重组,建设一支强盛的舰队,横扫一切敌。
    这支军队交给廖镛,最合适不过了。
    王守敬与廖镛细谈此事,然而廖镛并不看好。
    “陛下不可能让宁波府脱离掌控,海军舰队很明显超出了陛下容忍的范围。”
    “志恒还是不要轻易开口才好。”
    廖镛生怕王守敬陷入风波之中。
    “放心,这只是一种初步的构想。”
    “最佳的时机,应该是朝廷派遣大规模舰队下西洋的时候。”
    王守敬目光深邃,什么事他都能拎清。
    “那就等下西洋。”
    “总之,我们最好不要插手。”
    “陛下的注意力,一直是在北方。”
    “等到大明休养生息几年,战争一定起于北方。”
    廖镛准备把握好时机,能否建功立业,恢复祖上的荣耀,还得看军功。
    没想到王守敬从容一笑,道:
    “这可未必。”
    “陛下要讨伐元蒙余孽不假,但短时间内不会爆发太大的冲突。”
    “反倒是南方,容易爆发纷争。”
    南方?
    廖镛思忖片刻,恍然道:“志恒是说安南?”
    “不错。”
    “安南使者乘坐船只抵达宁波府,准备向京师出发。”
    “我派人打听了一番,听说是安南陈朝皇室绝灭,胡汉苍以外甥的身份被安南群臣推戴为王,请求册封。”
    王守敬目光如炬,这也是他刚获得的情报。
    “安南恭顺,怎么会爆发战争呢?”廖镛疑惑道。
    “安南陈朝皇室如何能够灭绝?肯定有人在暗中下黑手。”
    “他们如此欺骗陛下,陛下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
    王守敬点到即止,廖镛心领神会。
    ……
    南京。
    奉天殿。
    朱棣收到了来自夏原吉的奏书,他对宁波府赞不绝口。
    宁波府政修人和,蒸蒸日上,是大明最璀璨的明珠。
    夏原吉顺道提了一句,请求将市舶司交给户部管理。
    朱棣咧嘴一笑,将奏折丢到龙案上。
    “这夏原吉把主意打到朕的内府来了,就算朕答应了,王守敬能答应?”
    “爹,您可别把话说太满。”
    朱高炽站了出来,淡然道:“以王守敬的性格,巴不得事少一些,反正功绩少不了他的。”
    朱棣怔住,缓缓醒悟过来。
    是啊。
    以王守敬的功绩,足够入内阁,或者担任六部长官了。
    最差也能混一个布政使。
    可王守敬才多少岁?
    “资历”这玩意,根本压不住有才华的人。
    “朕本打算让王守敬担任知府,历练三五年,再征召入内阁。”
    “可按照现在的进度,朕两年内不提拔他,脸上恐怕挂不住。”
    朱棣不禁有些为难了。
    王守敬的升迁速度,文武百官都要羡慕。
    “爹,您可别提拔他这么快。”
    “他在宁波府,就折腾出这么多事。”
    “等到入朝为官,可不得天翻地覆?”
    “到时候您老人家,别头疼就行。”
    朱高炽发自肺腑地提醒。
    “哈哈哈,言之有理!”
    朱棣爽朗地大笑着,灵机一动道:“朕再派他到穷一点的地方,任布政使就好了。”
    “这么年轻的布政使,除了爹您,谁敢任用?”
    朱高炽不动声色,给了朱棣一顶高帽子。
    朱棣龙颜大悦,心情舒畅了不少。
    “王守敬要是真有本事,朕把丞相一职,给他留着。”
    朱高炽浑身一震,确定朱棣没有开玩笑后,心中愈骇。
    老爹玩真的?
    忽然。
    解缙匆匆汇报道:“启禀陛下,安南使团入京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