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一百五十亿卢布。
当这个天文数字最终尘埃落定,转入指定的监管账户时,连秦远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对于任何一个苏联普通人而言,这无疑是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财富幻梦。
然而,对于...
一百万卢布!
秦远的指尖微微发颤,他死死盯着叶卡捷琳娜,仿佛要从她脸上看出一丝玩笑的痕迹。可那双灰蓝色的眼睛里没有半分戏谑,只有冷静、笃定,甚至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算计。
“你……不是在试探我?”他终于开口,声音低得几乎像是自言自语。
“试探你?”叶卡捷琳娜轻笑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秦远同志,我如果想试探你,根本不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我说出这个价格,是因为??我们已经决定了。”
“决定让我买?”
“决定让你,成为我们在经济改革初期最可靠的合作者之一。”她放下茶杯,目光如刀,“但前提是,你得有这个胆子接下。”
秦远沉默了。
他当然有胆子。任何一个穿越者,在知晓未来历史走向的前提下,面对这种几乎是明抢的机会,都不会退缩。可问题不在胆量,而在风险。
“一百万卢布买下价值千万的工厂……”他缓缓道,“这已经不是低价转让,而是政治交易。一旦泄露,你们这些推动此事的人,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我们才需要一个外人。”叶卡捷琳娜毫不避讳,“一个既不属于党内派系,又具备足够实力和背景的外人。你来自中国,背后有中方资本的支持,又有在美国的金融履历,最重要的是??你不是苏联人。”
“所以,就算事情败露,你们可以把责任推到‘外国投机者’身上?”秦远冷笑。
“不完全是。”她摇头,“我们不会推卸责任。但我们可以在风暴来临时,把你塑造成‘协助苏联渡过难关的国际友人’,而将内部反对派描绘成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舆论,永远掌握在胜利者手中。”
秦远心头一震。
这女人,不只是个情报局长,更是一个深谙权力游戏的政治操盘手。
她所说的,并非空谈。1991年的苏联,早已千疮百孔,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荡然无存,民众对体制的信任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况下,谁掌握了解决经济危机的实际方案,谁就能掌控话语权。
而他,秦远,恰好可以成为那个“方案”的执行者。
“除了啤酒厂,其他资产呢?”他问。
“医院作价三百万卢布,疗养院两百万,招待所打包五百万,亏损工厂视情况而定,最低可至原值百分之五。”叶卡捷琳娜报出一串数字,“全部加起来,在古比雪夫地区,你可以用不到两千万卢布,拿下总估值超过一亿五千万卢布的国有资产。”
秦远闭上眼,脑海中飞速计算。
两千万卢布,在当前汇率下,约合七十万美元。而这些资产一旦私有化,仅啤酒厂一年的产能就能带来至少五百万卢布的营收。未来卢布贬值,债务缩水,资产增值,这简直是印钞机!
但他睁开眼,语气依旧谨慎:“你们想要什么回报?”
“第一,你必须承诺,这些企业继续雇佣原有员工,不得大规模裁员,至少在三年内维持现有编制。”
秦远点头。这是政治正确,也是稳定社会的基本要求。
“第二,你需将每年利润的百分之十,以‘技术升级基金’名义上缴国家账户,用于支持本地工业现代化。”
“合理。”
“第三,”叶卡捷琳娜顿了顿,眼神变得幽深,“你需要为我们提供一笔秘密资金,用于……特殊用途。”
秦远眯起眼:“多大数额?”
“首年五百万美元。”
“美元?!”秦远猛地抬头。
“没错。”她坦然道,“不是卢布,不是马克,是美元。硬通货。”
秦远瞬间明白了。
这不是简单的利益分成,而是一场隐秘的政治投资。这笔钱,很可能是用来收买政敌、资助亲改革派、或者应对即将到来的公投博弈。
“如果我不答应呢?”
“那么,这些资产将另寻买家。”叶卡捷琳娜语气平静,“也许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商人,或者德国财团的代表。他们虽然不如你了解苏联,但他们手里有现成的美元。”
秦远笑了。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逼到了棋盘中央。
拒绝,意味着错失千载难逢的原始积累机会;接受,则等于正式踏入苏联最高层的政治漩涡,成为某些人暗中的金主。
可他别无选择。
“我可以答应。”他缓缓道,“但有两个条件。”
叶卡捷琳娜挑眉:“说。”
“第一,所有交易必须通过离岸公司操作,确保我的名字不会直接出现在任何文件上。”
“可以安排。”
“第二,”秦远直视她的眼睛,“我要知道,你们背后的真正推手是谁。是谁批准了这项计划?是谁决定让我成为第一个试点?”
房间陷入短暂的沉默。
叶卡捷琳娜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厚重的窗帘一角。外面是莫斯科冬日阴沉的天空,雪花无声飘落。
“你知道为什么选在古比雪夫吗?”她忽然问道。
秦远一怔。
“因为那里,是国防工业重镇,也是保守派的大本营。”她转过身,声音低沉,“我们之所以敢动医院、工厂,是因为这些资产不属于核心军工体系。但如果改革要推进,就必须有人先打破僵局。”
“而你,秦远,你是‘外来者’,没有根基,没有立场,最适合当这个突破口。”
“至于背后的推手……”她停顿片刻,“是‘跨共和国经济委员会’,由涅克拉索夫牵头,雅科夫列夫支持,部分地方领导人默许。我们不是戈尔巴乔夫的人,也不是叶利钦的走狗。我们是一群……想让苏联活下来的人。”
秦远心头一震。
涅克拉索夫!那个历史上试图通过经济联盟挽救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
原来,历史的车轮并未完全偏离轨道,只是在他这只蝴蝶的影响下,提前启动了某些进程。
“所以,你们打算用外资注入来激活经济,用地方分权来削弱中央僵化,用私有化试点来测试民意反应?”
“聪明。”叶卡捷琳娜赞许地点头,“你比大多数本土经济学家看得都透。”
秦远深吸一口气,终于做出决定。
“我接受合作。”
“很好。”她伸出手。
两人握手,没有任何合同,没有签字画押,只有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
“下一步,我会派人与你对接具体流程。”她说,“预计一个月内,第一批资产评估报告就会出炉。你需要准备好接收团队,包括法律、财务、运营人员。”
“我可以从中国调人。”秦远道。
“最好是你信任的人。”她提醒,“这种事,一旦泄密,不仅是生意失败,还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秦远点头。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身份已不再只是一个商人。
他是资本的化身,是变革的工具,是这场末日改革中,一枚被精心投放的棋子。
离开克格勃总部时,天已全黑。
寒风刺骨,雪花落在肩头,融化成冰凉的水渍。
秦远站在台阶上,仰望这座庞大而腐朽的帝国心脏,心中却燃起一团火。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越洋号码。
“老陈,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秦总?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
“帮我联系北京那边,我要见外经贸部的人,最好是分管独联体事务的司局领导。”
“这么急?”
“急?”秦远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不,我已经等得太久了。”
“另外,通知香港的律师团队,准备注册三家BVI公司,资金来源写‘私人投资’,实际控制人暂时空缺。”
“还有,查一下奥恰科夫啤酒厂的最新财报,我要知道它过去三年的真实盈利数据。”
“秦总,你是不是又要搞大事?”老陈小心翼翼地问。
秦远望着莫斯科红场方向隐约可见的克里姆林宫尖顶,低声说道:
“不是我要搞大事。”
“是历史,正在把我推向风口浪尖。”
挂断电话后,他叫了辆出租车,报出酒店地址。
车子驶入夜色,街道两旁的路灯昏黄,像极了这个即将崩塌的帝国最后的微光。
秦远靠在座椅上,闭目沉思。
他知道,接下来的几个月将至关重要。
公投结果尚未揭晓,但无论“保留苏联”还是“走向独立”,经济改革的步伐都不会停止。而他,必须在这场混乱中,牢牢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财富与权力。
突然,手机震动。
是一条加密短信:
【明日九点,卢比扬卡咖啡馆,穿灰色大衣的男人会给你一份文件。勿带随从。】
秦远盯着屏幕,久久未动。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他准时出现在卢比扬卡街角的咖啡馆。
推门而入时,铃铛轻响。店内暖气充足,弥漫着咖啡与烟草混合的气息。
角落里,一名穿着灰色呢子大衣的中年男子抬起头,冲他微微颔首。
秦远走过去坐下,对方递来一个牛皮纸袋。
“这是古比雪夫首批可转让资产的详细清单。”男人声音沙哑,“包括土地性质、产权归属、职工人数、历年亏损情况。”
秦远接过,迅速翻阅。
每一页都盖着红色的“绝密”印章,附有卫星地图坐标和内部评估价。
他的目光停留在“古比雪夫第三人民医院”一项上。
占地十二公顷,建筑面积四万平米,床位八百张,年财政补贴一千两百万卢布,职工一千三百人……
而转让底价,仅三百二十万卢布。
简直是白送。
“还有一个消息。”男人压低声音,“下周五,涅克拉索夫将秘密访问古比雪夫,视察经济改革试点筹备情况。如果你想去,我可以帮你安排一次‘偶然’的会面。”
秦远瞳孔微缩。
涅克拉索夫!那位传说中的“经济救星”,若能亲自接触,不仅能获得更高层面的信任,甚至可能影响后续改革政策的走向。
“我需要做什么?”
“只需要你在会上,提出一个建议??关于引入外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构想。”
“目的是?”
“制造舆论。”男人冷笑,“让保守派意识到,改革已不可逆。”
秦远明白了。
他是被当作一把刀,一把用来刺破旧体制防线的利刃。
“我可以去。”他说,“但我需要一份完整的发言提纲,以及涅克拉索夫最近三个月的公开讲话记录。”
男人点点头:“三天内给你。”
临走前,他留下一句话:
“记住,秦先生,你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在改变历史。”
秦远握紧纸袋,走出咖啡馆。
阳光破云而出,洒在积雪的地面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他拿出手机,再次拨通老陈的号码。
“立刻启动‘伏尔加计划’。”
“调动所有可用资金,优先收购卢布资产,特别是房地产和工业用地。”
“同时,联系深圳的电子厂,定制一批便携式发电机,功率五百瓦以上,月底前运往古比雪夫。”
“还有,查一下当地有没有闲置的军用仓库,我要租下来做临时仓储中心。”
“秦总,你到底想干什么?”老陈几乎惊呼。
秦远看着远处圣瓦西里大教堂的彩色穹顶,淡淡道:
“我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粮食。”
他知道,随着外资准入放开,大量廉价商品将涌入苏联市场,本土工业将进一步崩溃,民生将更加艰难。
而那些即将被他低价收购的医院、工厂、土地,不仅将成为未来财富的基石,更能在危机时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存资源。
银行、电力、医疗、食品??只要控制这四个命脉,哪怕苏联彻底解体,他也能在废墟之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国。
回到酒店后,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幅苏联地图。
红色标记逐一点亮:古比雪夫、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哈巴罗夫斯克……
这些都是叶卡捷琳娜暗示可以操作的城市。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最终停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一片广袤区域。
那里,藏着另一个秘密。
根据他在模拟游戏中反复推演的记忆,1992年初,叶利钦政府将在西伯利亚启动一轮疯狂的资源拍卖,石油、天然气、矿产……无数宝藏将以白菜价落入寡头之手。
而现在,他有机会提前布局。
他写下一行字:
【目标:在1991年底前,完成对至少三个重点城市的资产控股,并建立跨境资金通道。】
然后按下保存。
窗外,雪仍在下。
但秦远知道,春天已经不远了。
只不过,那将是一个由资本与权力共同主宰的春天。
而他,已悄然站在了新时代的门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