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19章 祸兮福之所伏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19章 祸兮福之所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19章祸兮福之所伏(第1/2页)
    “陛下对陈大人,真是爱护有加。”
    引陈砚出宫的,依旧是夏春。
    陈砚极感动,又面露迷茫:“往后没陛下相护,本官这路真不知该如何走。”
    夏春笑道:“以陈大人之才,必会平步青云,入阁拜相。”
    “本官便借夏公公吉言了。”
    陈砚笑容复杂道。
    夏春一直将陈砚送到宫门口,转身回去时,脚步便快上许多。
    回了暖阁,恭恭敬敬行叩首礼。
    永安帝边看奏折,边问道:“他说了什么?”
    夏春道:“陈大人说,往后没了陛下护着,不知路该如何走。奴婢瞧着,陈大人很迷茫。”
    永安帝不再开口,汪如海给夏春一个眼神,让其退下。
    “总算有个知恩图报的。”
    “陈砚是陛下您一手提拔,蒙受圣恩,自是对陛下忠心耿耿,只是他年纪尚小,往后没了陛下护着,又没其他靠山,路怕是不好走。”
    汪如海见永安帝放下奏疏,便赶忙上前为其揉捏肩颈。
    可见这侍候帝王的活儿也不是谁都能做得来。
    永安帝闭上双眼,缓解双眼的疲倦:“若他走得出一条路,往后就是我大梁的肱股之臣。”
    倘若走不出来,也就只能与其他臣子一样,或被贬,或丧命。
    后面的话永安帝不说,汪如海也能猜到。
    想到下午天子对陈砚的“推心置腹”,汪如海胆寒,愈发小心谨慎。
    陈砚回到槐林胡同时,已有不少士子正守在此处,见马车前来,立刻有人大呼:“陈三元回来了!”
    胡同内的士子们大喜,纷纷朝着马车涌来,将马车堵得前进不得。
    陈砚卷起帘子,站在车辕上,对众士子拱手致谢。
    见三元公虽依旧虚弱,却能行动自如,众士子高兴不已。
    有人高声问道:“敢问陈三元,此次朝考可会参加?”
    陈砚笑道:“开海乃是国策,我必要去考上一考。”
    “陈三元参加,必能夺得一个名额!”
    有士子高兴道。
    陈砚朝着那士子的方向一拱手,道:“朝考不止考文章,更要考治国之策,我万万不敢如此轻狂。”
    士子们却不以为然,还高声道:“陈三元与开海一道见解深刻,能与天下士子相辩,若陈三元都无法取中,我等必要看一看其他取中者的高见!”
    “朝会是要选出有能之士,我等必帮陈三元盯着,绝不让德不配位者占了名额!”
    士子们如被打了鸡血般,纷纷出声支持。
    陈砚瞧着这些个年纪不一的士子,脸上是与朝中官员们全然不同的书生气时,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这些士子虽极容易被煽动,然多数人都怀着报国之心。
    为感谢众士子的热情,陈砚干脆下了马车,一路步行。
    士子们虽崇敬三元公,却并不往他跟前挤,纷纷向两边推开,让陈砚前行无碍。
    陈老虎赶着马车跟在其身后,一直走到槐林胡同最后那套宅院,敲门而入。
    待门关上,士子们方才三三两两地议论着朝考,议论着陈三元离开。
    陈砚进屋时,众人早等着了。
    杨夫子端来一碗热汤,陈砚便觉饿了,接过就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9章祸兮福之所伏(第2/2页)
    待一碗汤下肚,陈砚便觉浑身上下都是劲儿,哪里还有进宫时的虚弱。
    “圣上愿意让你参加朝考吗?”
    周既白迫不及待问道。
    陈砚笑道:“我自是可以参加,不过陛下不会帮我。”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急忙问道:“这是为何?”
    “圣恩浩荡,往后我便只是松奉知府了。”
    陈砚说得极为轻松,却让胡德运大惊:“圣上不护着你了?你得罪了半个朝堂后,圣上把你给一脚踹开了?!”
    其他人也都双眼紧盯着陈砚,就连正喝汤的陈老虎都放下了碗筷,一双虎目紧紧盯着陈砚。
    陛下这是鸟尽弓藏啊!
    陈砚没有靠山,没有阵营,只是一个四品地方官,他得罪的朝中那些重臣想要对付他,简直易如反掌。
    想到陈砚往后的处境,屋内陷入沉静。
    众人或不忿,或担忧,还有对永安帝的不满。
    “处境虽艰难,却也不全是坏事。”
    一道粗重的声音打破屋内的沉闷。
    众人齐齐看向刘子吟,就见刘子吟直直盯着陈砚,道:“孤臣虽有天子照拂,然并无实际权势,伴生而存,因此均没好下场,与之相比,倒是普通臣子更能办实事。”
    于陈砚而言,此乃好事。
    陈砚颔首:“正是如此。”
    “此时你尚没权势,若无人照拂,岂不是任人鱼肉?”
    周既白担忧道。
    此次为了开海,陈砚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陈砚笑着应道。
    “东翁不妨先对首辅示好,以东翁如今在士林的威望,若能在此次朝考中拔得头筹,首辅定会接纳东翁。”
    刘子吟笑道。
    虽局势对陈砚不利,却也不是无路可走。
    此前陈砚是因连中三元和死谏徐鸿渐,在士林中颇有威望,如今因与天下士子辩开海,在当众呕血后,其声望达到了一个可怖的高度。
    焦志行得之,必定如虎添翼。
    陈砚与刘子吟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道:“明日我便去拜访首辅大人。”
    翌日傍晚,陈砚前往焦府递拜帖,得知焦志行并未在府中。
    焦志行自升任首辅,便长期宿在宫里值房内,进入腊月后本就忙碌,加之朝会在腊月十二举行,焦志行已半个月未归家。
    陈砚只得留下封信递给焦府的小厮,托其递上去。
    小厮收了银钱后,带着信去找焦府管事。
    二人商谈之际,焦志行的孙女婿柯同光经过,听到二人提起“陈三元”,当即便走了过去。
    二人赶忙恭敬地给柯同光行了礼,在柯同光问起来时,就将陈砚送信给焦志行的事一五一十说了。
    柯同光笑道:“信交给我吧,明日我要进宫当值掌记,正好帮怀远将信带过去。”
    管事想到柯同光与陈三元乃是同科,定然走得近,当即将信递给柯同光。
    柯同光回了自己屋子,拆开信细细看去,见陈砚虽未在信中明说,却已在向首辅大人示好,目光晦暗,便将信点燃。
    “有了你陈砚,这焦门又哪里有我的立锥之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