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29统收统支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29统收统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魏忠贤很是迷惑,曹化淳这是怎么了?
    “召郭允厚。”
    朱由检点头,虽然有些意外,却也符合情理。
    有自知之明是好的,如果没有这能力强出头,后果会很严重。
    再看看魏忠贤的表情,心道果然是无知者无畏,这位压根就没明白其中的难处。
    没有熟练的胥吏,户部尚书又是个不思进取的人,现在强行推进这事,委实有些勉强。
    可是看看时局,现在却又是最好的时机。
    胥吏被一网打尽——很快就会一网打尽,账簿被彻底清查,各部财权刚刚收归一处,此时若是不趁机重构财政,再等下次可就不知道要等到几时了。
    也不是没有后患。
    最起码,很考验户部官吏们的统筹能力,而这恰恰是朱由检最没有信心的一点。
    其次,这对大明的运输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最后,这真的会大幅增加运费。
    幸好,朱由检也很有自知之明。
    他的计划是先对朝廷经手的银子动手,然后由顺天府而直隶,再到山东、山西进而推广到整个大明。
    说起郭允厚的不思进取,他有些恼火。
    也就不到五十岁的样子,正在年富力强的年龄,却是圆滑的不像话。
    做个比喻,郭允厚就是一个陀螺,拨一拨转一转,不拨不动弹。
    放在太平盛世,这种大臣是极好的,尽职、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
    可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啊,他需要的是锐意进取的大臣。
    ----
    郭允厚到来时,皇帝正在与诸人商谈事务。
    照例叩见,皇帝也照例赐座。
    郭允厚站在那里,却有些尴尬了。
    皇帝端坐在御案后,左手边依次是魏忠贤、曹化淳、田尔耕,右手边依次是何廷枢、李正泉,李正泉旁边还有个位子。
    可是,这位子不对啊!
    他是二品部堂,何廷枢是三品府尹,李正泉只是区区从六品通判。
    可是,皇帝没有任何表示!
    二十多年的宦海沉浮,早已养成了他荣辱不惊的涵养,站在那里没有动。
    何廷枢与李正泉早已发现不对,忙站起身让座。
    郭允厚这才坐在上首。
    -----
    再将计划完整的给郭允厚讲解一遍。
    郭允厚听完之后,也是半响无语。
    这动作太大了。
    重新设立账簿倒是小事,收支统一管理却麻烦大了。
    如果实行,户部的整个架构都要改变。
    他却也没有劝阻。
    实际上,他从最开始吹风统一财权就明白,户部恐怕会有些大改变。
    “陛下,这么大的变动,臣也没有把握,只能试着做了。
    本朝没有先例,宋朝却是赋税统筹管理的,其中又分三司使与户部两种制度,不知道陛下属意哪一种。”
    “三司使,只有财权。”
    朱由检这几日查阅典籍,也知道两种区别。
    简单说,三司使总揽财权之外,兼有本属官吏升迁、考评、刑名等职责。
    户部模式非但没有财权之外的权力,连部分财权也被分给了各部。
    很明显,三司使模式职权过大,户部模式则无法统筹全局。
    将三司使权力限制在财赋,虽然仍然有些大,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你不能一方面要求统筹全局,一方面不给人权力。
    “按照陛下的计划,恐怕十三清吏司还是要暂时保留。
    而且朝廷度支缺口巨大,先给何处后给何处需要确定。”
    朱由检也有些预案:“度支缺口预计今年就能堵上,如果不能就由朕来想办法。
    万一还有缺口,完不成税赋的衙门排最后。
    十三清吏司等会再说。”
    缺口?
    审理完胥吏,他也不打算将官员胥吏贪墨的这部分再发下去。
    将这部分厘清,哪还有什么缺口。
    郭允厚再考虑了一会,慢慢的道:“如果要改,仿照宋制设盐铁司收取榷税与矿税,设户司负责田赋,设度支司负责支出。
    各司下再设局,局各负一项。
    宋代是二十余局,臣自然不能照搬,只能一点点调整。
    每年筹划收入、开支、监察执行等事务设筹划局。
    管理太仓等库房事务设仓局。
    各军镇、京营粮饷事务繁多,设兵局。
    宗室要有一个衙门。
    漕运干系太大,恐怕也要单独设一局。
    由朝廷支付俸禄的两京文武大臣、勋戚、胥吏也需要一个局。
    臣一时之间也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朱由检摇头,不太满意。
    又考虑了一会他自行琢磨的方案。
    制定预算与监督,管理钱粮,具体执行预算这三方必须互相制衡。
    具体说,做计划的不能执行却能监督,执行、管账的碰不到钱粮,管钱粮的又只负责按照别人的计划收支。
    还要审计,这个暂时就挂在都察院。
    宗室就不必了,顺天府之事后就轮到宗室了,到时候再说,暂时与文武官员一起管理。
    想着想着,朱由检苦笑起来。
    让一个小职员做这等决定,真的是强人所难了!
    没经验,一切只能边做边改。
    “暂时设立四个司。
    筹划清吏司,负责汇总各部各处度支计划,制定朝廷每年的度支计划、监督计划执行。
    赋税清吏司,负责收取所有赋税。
    下设田赋局,负责收取田赋。
    再设盐铁局,负责收取田赋之外的税赋。
    度支清吏司,负责执行支出计划。
    国库清吏司,具体管理户部下属所有库房,执行收进、拨付钱粮。
    各处军饷设军镇局,管理各处军饷。
    宗室、朝廷文武俸禄合为一处,设俸禄局。
    各司之下,还需要什么局由你们酌情处置。
    十三清吏司,暂时保留部分人员。
    各司逐步厘清收支详情,每厘清一笔赋税收支后就并入相关新设各司局。
    十三清吏司裁减的吏员分入新设各司。”
    “魏忠贤,在都察院下设立审计司,专责定时不定时核查户部的账簿、监察各种不法事,发现后移交刑部。
    司礼监下审计司也要不定时核查户部账簿。”
    “魏忠贤、曹化淳、郭允厚,你们三人尽快制定一个章程,划定各司局设置与职责,之后尽快给朕报上来。”
    “臣遵旨。”
    三人起身领命。
    “还有一事,何廷枢建议改变账簿银两计算单位,只保留两、钱、分,以下改以铜钱计算,不足一文铜钱的直接抹掉。”
    “臣遵旨。”
    这是好事,可以大幅减少户部的工作量。
    郭允厚也明白这一点。
    至于与各省账簿对接这点麻烦,对于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
    “何廷枢、李正泉,你们多向郭尚书请教一番,府、县财权也参照这个制度。”
    “臣遵旨。”
    “各自谨慎做事,郭尚书留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