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昌行之八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北昌行之八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20章
    江仁捎信来的那日, 何家人正准备吃晚饭了, 一见江仁来了, 晚饭也不急着吃了, 何老娘先问, “丫头片子跟阿念可还好?如何这会儿才回来?可是他们那里有事?”
    沈氏笑, “母亲别急, 先叫阿仁和余镖头喝口水。”
    何老娘见江仁面色形容尚好,心里大石也就落了地,笑道, “这也是,你们先喝水。”
    翠儿端上温茶,江仁接一盏, 余镖头喝过茶就下去歇着了。江仁与何老娘沈氏婆媳说阿念与何子衿的事, 笑道,“祖母跟姑姑只管放心, 子衿妹妹跟阿念都好呢, 就是这刚到任, 衙门里事务多, 一时腾不开手来。”
    何老娘非得听到这话, 方得放心哪。
    阿冽已是忍不住问,“阿仁哥, 那沙河县啥样啊?”
    江仁报喜不报忧,道, “可是个大地方, 比咱们碧水县大的多了,离榷场近,县里热闹的很,有一回我还见着了金发碧眼说外族话的人,他们说的话,咱们听不懂,穿的衣裳倒是咱们这里人的样式,不过,听说他们本国的衣裳并不如此。”
    阿冽惊讶道,“世上还有这样的人?”
    “可不是么。”江仁笑,“听说榷场繁华的了不得,对了,子衿妹妹买了几根红参,让我捎回来,给家里人补身子呢。”说着把红参取了出来,双手递给何老娘。何老娘一面眉开眼笑的接了,一面道,“如何买这样的贵重物儿,咱们可不是用这样东西的人家。”打开来,叫了沈氏一道看,何家人很少吃人参,好在,人参啥样还是见过的,何老娘一见红参就颇觉稀奇,与沈氏道,“有一年,你姑妈买了参给你姑丈补身子,我是见过那参的,白色发黄的模样,这参竟是红的,怪不得叫红参呢。”
    江仁笑道,“这参原也不是红的,是经过蒸晒炮制,就是红的了。这参补元气,要是服用,先请个大夫来,给家里诊一诊,再开几个食用方子的好。”
    沈氏点头,“是这样的好。”
    何老娘亦道,“可不是么,参这东西是大补的,不能乱吃,不然,吃多了能喷鼻血。”
    江仁又把何子衿做的面脂拿出来,说里头竟用了红参,何老娘直与沈氏抱怨,“看吧,丫头片子一离了我就这般大手大脚,这样的贵重物儿,如何能搽脸呢,可惜了的。”说着,很是心疼。
    沈氏笑道,“要是母亲觉着可惜,不如把你那盒给我使。”
    何老娘立刻把自己那盒面脂收起来,嘴里道,“你不是有了,怎么还要我的?”
    沈氏一笑,江仁道,“子衿妹妹说,这面脂一个月就得用完,别省着,出一个月就坏了。”
    何老娘咂舌,道,“丫头片子就是不会过日子呀。”心里觉着自家丫头片子还有做面脂的心,估计做县尊太太的日子很不错。只是,这做了县尊太太,怎么也不邀请她过去瞧瞧呢。何老娘心里嘀咕着。
    江仁就说了要去北靖关的事,沈氏笑道,“老太太前几天还念叨起阿涵呢,正好,你这要去,也帮我们捎带些东西。”
    江仁道,“子衿妹妹备的不少,祖母姑姑瞧瞧,看还要添补些什么。”说着把礼单给了何老娘。
    何老娘与沈氏一并瞧了一回,见衣料吃食都俱全,连给孩子的长命锁脚手镯都有,何老娘深觉省了一笔走礼开销,又很为自家丫头片子的大手大脚心焦,何老娘道,“竟不知要再添什么了?”
    沈氏也觉着自家闺女这礼备的周全,想着,果然是做县尊太太的人了,行事越发有章则,沈氏同婆婆商量,“还有咱们自帝都带来的酱菜酱肉,咱们自家腌的,阿涵以前也爱吃,不如再添上两小坛子,一并给阿涵送去,虽不值什么,到底是咱们家乡味儿。”
    何老娘也说好,道,“在家里时不觉什么,这一离了家,就爱吃家里这口儿。”
    沈氏又问起朝云道长来,知道朝云道长皆好,也就放心了。
    何老娘迫不及待的问,“咱们阿晔阿曦如何了?”
    江仁笑,“曦姐儿能扶着板凳走路了,晔哥儿比曦姐儿要慢一些。”
    何老娘直乐,道,“曦姐儿是个腿巧的。”
    沈氏笑,“曦姐儿早就是个爱动的,倒是晔哥儿,定是个嘴巧的。”
    江仁又说了些孩子们的趣事,何老娘沈氏皆喜悦非常。
    江仁是晚上吃过饭,何恭叫了他去书房说话,何恭就是性子好,也是刚过而立之年就中了进士的人,虽不比阿念这种少年天才,但他中进士的年纪其实还算年轻。何恭在帝都做了好几年的翰林,如何在北昌府任学差,虽都不是主印官,对官场之事也是知道的,与江仁道,“看你刚说的都是喜事,我却是知道,一县之长可不是好做的,何况,沙河县前任许县尊是被刺而死,你也别与我说那些巧话,他们在沙河县到底如何?”
    江仁笑道,“我是不敢跟祖母姑姑说,不然,倒叫她们挂心。姑丈你也不要太过担忧,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沙河县现在一个县丞一个典史,他们是郎舅亲,现下县里事务都是他们掌着,阿念一时插不进手去,但也说事,并没什么。”
    原来是被架空了。
    何恭微微颌首,“这倒没什么,这也难免,各县县令,做得时间长的自不必提,倘是做得短的,三年一任,便调离了。县丞典史这种虽然也勉强算在官员里面,却是官员里的末流。县丞还多是户部分派的,典史则多为当地吏员升任上去的,还有下头十房,这就完全是吏员了,多是当地人担任。阿念新来,自然有一番较量,别个我也没有多叮嘱他的,把前头许县尊的案子结了,自己留意安全,也就是了。”
    江仁都应了,何恭又问起朝云道长,江仁道,“朝云师傅都好,刚到时,朝云师傅是住在山上,这北地的山与咱们蜀中的山可不一样,我们去时,山上积雪未散,冷的很,后来,子衿妹妹就劝着朝云师傅下山来了。”
    何恭笑,“这是,这里山上冷不说,豺狼虎豹的也多。”
    江仁笑,“野猪尤其多。”
    晚间,何恭与妻子大略说了说闺女女婿在沙河县的事,沈氏听说只是县丞什么的有些心大,倒也想得通,道,“这就仿佛一个是新来东家,一个是铺子里的老掌柜,开始有些个不对付也正常。”
    何恭道,“可不是么。”
    沈氏又道,“你说,这县丞也是没眼力,他到底没这品阶,怎么倒与县太爷□□呢。”
    何恭笑道,“这管惯了事的,不叫他管他也难受。”
    “到底不是他的交差,他非要干,这叫什么,这就叫越俎代庖。”沈氏诅咒了马县丞一句,“落不了好下场。”
    沈氏与丈夫商量,“我看咱们子衿给江夫人也备了份礼,你说,咱们要不要也备一份?”
    “哪个江太太?”何恭一时没想起来。
    沈氏道,“就是纪将军夫人,咱们子衿成亲的时候,不是纪将军与江夫人还过来过么。”
    何恭想了想,仍是道,“咱家与纪将军其实无甚交情,倒是咱们闺女与江夫人早便认识,让她们只做妇道人家的来往就是。”
    沈氏也应了。
    江仁在北昌府停了两日,倒不是何家事多,而是马财主还要在北昌府走动一二,江仁等的是马财主。江仁最擅交际,这几天请马财主在北昌府的青楼喝了回花酒,把马财主哄的当场就认江仁做了兄弟。江仁一晚上没回家,把沈氏吓个够呛,第二天又问了江仁一回,江仁笑,“姑姑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你可得清明着些,宁可不挣这个钱,可不能走了歪道啊。”沈氏叹道,“阿琪那孩子不容易,还有你爹娘你祖父祖母,都在家里盼着你呢。”
    “我晓得。”江仁再三保证了。
    沈氏这才不多说了。
    马财主过去军前,不过是交军粮,他见的是管着仓库的官儿,官儿位不过从六品。倒是江仁,直接就见到了何涵,何涵现下是百户,当然不比六品官员,但,何涵是纪将军的亲卫长,就何涵这位置,巴结他的人真不少。不过,何涵在外这些年,经过事,行事亦越发有稳妥,如马财主这样的人,何涵都不会与他来往。江仁不一样,江仁是老家发小,小时候都认得的。
    何涵还特意留江仁多住几日,待他轮休时,在家置酒请江仁吃酒。尤其用家乡酸笋烧了一锅野猪肉,江仁道,“闻这味儿都要流口水的。”
    何涵家里是座三进宅子,起居只是寻常,岳父母都与他同住,娶妻李氏,还让李氏带着孩子出来与江仁相见,完全是通家之好的意思。江仁口称嫂子,见李氏大着肚子,江仁连忙道,“实在麻烦嫂子了。”
    李氏笑道,“这不算啥,何况家里还有丫环呢。”
    何涵道,“这酸笋来的正好,你嫂子现下吃啥都没味儿,就爱吃个酸的。”
    李氏笑道,“我刚炖肉时都没忍住,委实爽口。”
    江仁笑道,“别个不好说,酸笋有的是,待我回去再给嫂子送几坛子过来。”
    李氏忙道,“这可不是容易得的,咱们北昌府可没笋子吃。”
    何涵也说,“要是你千里迢迢弄这个过来,可就不值当了。”
    江仁道,“知道这里没有,我们弄了两车来,还有好些呢。”
    何涵便不与江仁客气了,李氏说几句话带孩子下去歇了,何涵打听起何子衿阿念的事来,听说他们有了一对龙凤胎,很是喜悦,举起酒碗,道,“还是阿念有福气。”
    江仁与何涵干了一碗酒,笑道,“可不是么,他与子衿妹妹成亲两年都没动静,大家都替他着急来着,谁晓得,他这一生就是俩,儿女双全。”
    大家叙些闲话,何涵就问起阿念在沙河县的事来,江仁并没有说沙河县衙的纷争,而是说阿念交待他的事,想寻个有学识的先生,请去给学里讲学。
    何涵道,“北靖关每年都流放来不少官员,要说有学问,只要是主印官,起码也得是个举人出身。只是,这些官儿们人品不好把握,贸然请去,不知合不合适。阿念刚到任,他把知县的位子坐稳了不?”
    江仁有些尴尬,把沙河县的事儿大致与何涵说了说,还有何子衿显摆皇后娘娘赏她那璎珞没显摆成的事儿,何涵听了都有些哭笑不得。
    江仁道,“眼下沙河县,文有马县丞,武有阎典史,阿念新去,除了与马阎二人有隙的庄巡检,现下谁会去站队?阿念想出头,故而选了一向没人理的县学,我看他是打算着先把声望养起来。”
    何涵寻思一回,想着阿念不见得只是想养声望,阿念心里,怕是也是想着借县学之事向马阎二人示弱,以示自己对于衙门俗务无心的。何涵与阿念何子衿自幼一道长大,情分不比寻常,尤其他与何子衿是同族,比亲兄妹也差不了多少。何涵想了想道,“犯官不大稳妥,不说别的,就是这身份,也容易招忌讳。待阿念坐稳了,他请些犯事儿的过去讲学无妨,眼下容易叫人抓住把柄。他要实在想请个有学问的,我们北靖关有位罗先生,极有学问的,我们将军都时常过去同罗先生请教,只是,罗先生立誓不出仕,亦不肯与人为幕,只是在这里开了所私塾,北靖关都是武人,武人家的孩子,倘哪个愿意学认个字啥的,只管送去。学问啥的事,我不大明白,可北靖关这么些年,我们将军,也只向罗先生请教过。”
    江仁知何涵是好心,他道,“那倘我们把罗先生请去沙河县,不知纪将军是否愿意?”
    何涵哈哈一笑,“将军并不是这样小器之人,也就是罗先生不肯再入仕,不然,我们将军也乐得为他安排。只是一样,罗先生怕不是太好请。”
    江仁信心十足,“怕啥?只要心虔,不怕请不到。”
    何涵笑,“那我就祝你马到功成了。”
    江仁又说了何子衿给江夫人备的礼的事,何涵道,“你把帖子递到门房,我替你说一声,看夫人的意思吧。”
    江仁应下。
    江夫人见了江仁,还问了江仁些何子衿的事,听闻何子衿生了龙凤胎,江夫人亦笑一句,“我早说何姑娘是个有福气的,如今一见,果然非比寻常。”还备了些给孩子的东西,叫江仁一并带回去。
    去将军府是顺利的,就是在罗先生那里,不要说三顾茅庐,江仁去了六趟,罗先生嫌他影响学生上课,干脆不再见他。
    马财主交了军粮,就要回沙河县了。
    江仁这里也不能把罗先生绑去,只得一道先回了沙河县,让阿念过来n顾茅庐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