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九十一章暗卫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九十一章暗卫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郭嘉想了想,觉得潘凤说的还挺有道理。
    史书上记载的成功者的踏脚石,九成以上都是失败者觉得成功者不会那么做。
    比如,赵高想不到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秦子婴,会有勇气和胆量杀掉自己。
    “君侯准备精心挑选一些密探,是为了方便荀文若与张燕接洽吗?”
    潘凤淡然道:“是,但不止是,本侯做事,向来不会只顾一时,只会恨不得让他利在千秋。”
    “本侯想让你主导此事。”
    郭嘉惫懒的脸色迅速变得正经起来:“不知君侯有何想法?”
    徐庶负责论功行赏,结果却要编制出完整军功制的事,他曾亲眼目睹,亲耳听闻。
    所以很容易推测出,潘凤这次要做的事,绝不会简单。
    “本侯打算从冀州军中抽调本地良家子,秘密训练一番,隐姓埋名分散到天下各州,替本侯打探军情消息。”
    “上至天子晚上临幸的哪位妃子,下至某个农夫在种田的时候,一共挥舞了几下锄头,只要本侯想,就一定能打探出来的。”
    “本侯将其称之为暗卫,隐藏于黑暗之中,护卫本侯登临高位。”
    郭嘉闻言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他早就知道潘凤的想法没这么简单。
    不过仔细一想,便能感受到潘凤令人赞叹的野心,和非比寻常的气魄。
    “按照君侯的想法,若做到这般程度,恐非一朝一夕之功。”
    潘凤笑了笑道:“只是一个设想罢了,冀州军当中有不少合格的人选,只不过要让他们变成合格的密探,还得奉孝多多费心。”
    郭嘉心念一动:“君侯指的是经常在军营里念叨为君侯而战的那些人?”
    这群人,虽悍不畏死,却给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寒意。
    他真不知道,潘凤到底用的什么方法,让将士如此崇敬他,信赖他,恨不得替他去死。
    如果郭嘉问的话,潘凤一定会告诉他,他没有体会到底层人真正的需求。
    如果郭嘉来的早的话,就知道那些人,曾领过二亩良田的封赏。
    也能看到潘凤走进每一顶营帐,告诉那些衣不蔽体的士兵,自己会让他们的家人和后人吃饱。
    代价是冀州的粮草消耗很快。
    但起码,这些士兵的心,他拿了。
    以后是通过发展科技水平,还是收集粪便做肥料,或者“发明”曲辕犁。
    总之,在普通老百姓的人心方面,这个时代没人比得过他。
    潘凤点头:“这些人,基本上值得信任,本侯还会尽量避免他们背叛。”
    郭嘉奇道:“君侯打算怎么做?”
    “每一县设立一个据点,有若干暗卫打探消息,一名旗手收集并向上传递消息,名单只有负责一州暗卫的大统领有。”
    “暗卫之间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传递消息的旗手,基本不和暗卫见面,以密信的方式交流。”
    “而暗卫送密信,不一定得亲自出面……”
    “一州统领底下会有若干人,负责不定期给暗卫发放俸禄。”
    潘凤将抗战时期的情报系统模式搬了过来。
    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会做到这个细。
    结果就是他的情报系统,能把其他诸侯秒成渣。
    郭嘉忽然问道:“暗卫折损,该如何补充?”
    潘凤想了想道:“本侯不介意父死子替,兄死弟及。”
    锦衣卫就是这种模式。
    其实比不上抗战时期的前辈,能有锦衣卫的水平,也足以笑傲一个时代。
    郭嘉抱着手里的酒坛,冲潘凤晃了晃:“君侯果真有大才,我本以为一生一世已是极限,未想到还有生生世世之说。”
    谷</span>“这暗卫,我必定帮君侯搭个草头班子出来。”
    潘凤微微点头:“奉孝不要太过心急,暗卫固然重要,却也没那么重要。”
    郭嘉闻言心中感动,这主公还挺体恤下属的。
    然而潘凤真实的想法是,相比搞这些,发展经济才是重点。
    争霸到最后,比拼的永远是国力。
    面对能横推过去的对手,小动作实属多余。
    郭嘉问道:“君侯打算要多少这种密探?”
    潘凤不假思索道:“先训练出百名密探,解决黑山贼一事,以解燃眉之急。”
    目前不适合养太多,不止是没必要,还因为养不起。
    总不能让人跟着喝西北风吧。
    他可是答应人家吃饱饭的。
    然后在潘凤的指示下,郭嘉挑了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不是最终人选。
    而是用来选拔的基数。
    这样可以保证,暗卫起码是十里挑一的存在。
    若没点能耐,凭什么打探到机密消息?
    给郭嘉安排了一件事后,潘凤又去找了荀谌。
    军功制度在编,情报系统在搭建。
    作为最主要的经济基础,更得走在前面。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思想政治课里,很重要的一个课程。
    ……
    “鼓励开垦田地?收集粪便作为肥料?打造先进的农具?”
    荀谌放下手上的文书,揉了揉脑袋,这位不寻常的武夫,又是怎么想出来的点子?
    其实潘凤想丈量冀州田地,再以此为依据分段收税。
    良田越多,收税越高。
    但他不能这么做。
    时代不同,太过超前,只会遭到反噬。
    王莽应该深有体会。
    他不是王莽,也不想做王莽,只能用相对温和的手段。
    比如开垦田地,经官府认证,可以划到名下,五年不用交税。
    五年后,如果田地收成不好,还可以减税。
    等民富了,产能上来,他就有足够的手段刺激经济增长。
    “民间早有收集禽兽粪便做肥料的做法,君侯若想推广,可以州牧府的名义去推行。”
    潘凤忽然眼神一亮,对啊,自己怎么忘了还有个州牧府?
    “粪便做肥料一事,本侯简单写个东西出来,交给州牧府做最合适不过。”
    “此外,本侯打算淘汰军中一批受了伤的战马,折算成封赏,赏给立有大功的将士。”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