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94章 姥娘的身世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94章 姥娘的身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苏灿路回家连一晚上都没有呆,然后就回了泰城市。
    因为,他怕夜长梦多,他怕自己老婆在泰城市一个人卖羊肉串太辛苦,他怕少赚一天二百块钱。
    现在苏灿路在泰城市那边基本上稳定在二百块钱的收入,让他已经非常的满足了。
    苏良也了解到了自己父亲在泰城市那边的情况,他自己觉得,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然后呢,苏良开始起了自己的计划。
    1992年3月28日,天气越来越暖和,中午的时候都可以穿秋衣了。
    小河里面溪水又开始哗哗哗得流淌起来,麦地里的杂草,河边的茅草,山上的青草,都疯狂得生长了起来。
    这可真是放羊的好季节。
    然而,苏良今天还有重要的计划要实施,放羊和喂牛的重要工作,这两天只能托付给陈四海和魏光强了。
    对于自己重生过来培养的两大跟班,苏良是很放心的。
    陈四海的忠诚,魏光强的聪明,能够解决放羊和喂牛当中的所有问题。
    今天是周六,下午不用上课,于是苏良便和小姨来到了姥姥家。
    为了缓解自己小姨的单相思之苦,苏良一周会带着小姨回两次姥姥家。
    当然了,姥姥那边呢,也隔三差五的打发姥爷过来送点吃的。
    苏良的姥爷是木匠,家里面天井南边摆放着一排木头,用来做家具用的。
    这年头木匠活非常多,比如说盖房子的做门窗口,出嫁做家具嫁妆,这会儿全是木匠的活。
    这年头农村里面还没有铝合金或者铁制门窗口,全部都是木工活。这年头交通不方便,运输也很不方便,打门窗口或者做家具的时候呢,一般就直接到主家去,一住就是好多天的功夫。
    木匠,在九十年代初之前,还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职业,因为大家都觉得,下一步自己翻盖房子的时候,得用得着人家。
    不过,后来有了铝合金门窗口之后,这木制的门窗口就开始慢慢被淘汰了。
    木匠,也慢慢不吃香了。
    韩木匠天不亮就出去干活,有时候三五天不回家,有时候回家也会很晚了。
    所以,经常是苏良的姥姥一个人在家里面,其实她也挺孤单的。
    见自己外甥和小女儿都来了,老太太非常高兴。
    苏良有个爱好,那就是喜欢听姥姥讲故事。
    而苏良的姥姥,李氏,也是个会讲故事和有故事的人。
    苏良的姥姥属猪,1935年生人,从小经过过很多生活的艰辛。
    她本不姓李,她的生父姓段。
    当年,生她的时候,她生父嫌弃是女孩,将她丢弃在了猪圈里面。
    她的母亲抱着她讨饭逃生到了颜庄镇南至村,被李家一户收留,后来她母亲便跟了李家。
    再后来,她母亲又在李家生了一女两子。
    然而李家丈夫是个懒汉,日子过得很是拮据,每年都有半年断粮。
    无可维计,她母亲便带着年幼的她四处讨饭。
    从出生不久,到十四岁之前这段日子,苏良的姥姥每年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在讨饭。
    不是讨饭,就是在讨饭的路上。
    终于在她十四岁的那年春天,一路从南至村向南,讨饭讨到了韩家沟村。
    这一路乞讨,李氏母子二人只讨得了半块地瓜。
    是苏良母亲的奶奶看着两个人可怜,叫到了家里面,给了口热水。
    李氏的母亲见这户人家墙脚上堆着好些地瓜干,便知道这家人饿不死。
    见这户人家有个跟自己女儿年纪相仿的少年,便问有没有媳妇。
    苏良母亲的奶奶明白意思,拉着李氏端详起来,很是高兴。
    然后苏良母亲的奶奶炒了一个白菜炖豆腐,吃了一顿饭,就算是把这婚事给定了。
    后来又过了三年,苏良的姥爷找人看好了日子,便将李氏迎娶到了韩家沟村。
    李氏是个苦命人,十四岁之前从没有吃过一次菜,一直在讨饭。
    她十七岁之前从没有盖过被子,头一次盖被子就是结婚的那一次。
    那个年代的穷人,太辛苦了。
    苏良从小就喜欢听姥姥讲过去的故事,听她将过去一路讨饭上的见闻。
    讨饭路上很是辛苦,不过见闻倒是也不少。
    “姥姥,你再给我讲讲和我老姥姥去讨饭的故事吧。”
    说实话,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不管是八岁的苏良还是三十七岁的苏良,都喜欢听姥姥讲故事。
    “好好好,那我就再给你讲讲那次我从山顶上滚下来,差点摔死的故事吧……”
    旁边苏良的小姨却特别讨厌自己母亲讲过去要饭的故事,气得进了自己的卧室。
    “哎呀,我说姥姥,你和我老老娘这个讨饭可是真受罪啊。现在咱们条件都好了,你可要多孝顺孝顺我的老姥娘啊。”
    “傻小子,你老姥娘,就是我的娘,早死了,哪里能孝顺得啊。”
    “但是,但是我跟你说姥姥,他家里面,你不是有弟弟吗,你也可以照顾你的弟弟,也就是我老姥娘的儿子。你的弟弟,我的舅爷爷,他们家有钱了,回头上坟的时候给老姥娘多烧点纸钱,我老姥娘在那边不就也富了?”
    鲁中一代有个风俗,那就是女儿不上坟。
    对于死去的父母,女儿连尽孝上坟的资格也没有。
    而如果说女儿偷偷地到父母的坟前去的话,那么他的弟媳或者嫂子就会跑到她家里面大闹一场。
    这个风俗直到后来不让生孩子,好多人没有儿子,慢慢得给破了。
    不让女儿上坟,然后女儿还想着孝敬老人,便只能将这项重要的工作托付给自己的哥哥弟弟了。
    “可是,我这老眼昏花老腿不灵的,怎么样能去的了南至村啊,可远了。”
    苏良心中暗自想笑,心说:一切,都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姥姥,我不是长大了么,我可以替你去啊,你只需要把想要送给舅老爷的东西准备好,我给你送过去。”
    “你一个小孩,怎么过去?我怎么放心?”
    苏良诡异的笑着,朝着自己小姨的房间看了一眼:“姥姥,不是还有小姨么,让小姨陪着我啊,我明天星期天又不上课,我可喜欢走亲戚了。”
    李氏想了想,笑着说道:“可不,我也好长时间不回娘家了,二妮子,咱们明天去你姥娘家一趟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