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51章 改稻为桑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51章 改稻为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朝堂上。
    高拱和严世蕃越骂越狠,得亏二人手中没刀,不然非得白的进红的出。
    严世蕃骂高拱奸臣。
    高拱冷哼一声,“奸字,女干为奸。小阁老昨天才娶了第九房姨太太,到底谁奸?”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这里哪个不是位高权重的权臣重臣!高拱你拿这事放台面上说,那干脆大家都撕破脸好了!
    眼见二人越骂越离谱,躲在幕后的嘉靖终于听不下去了。
    出了鸾帐,缓缓向堂前走来。
    一身青色道袍,端得是潇洒清逸。
    不似君王,更似散仙。
    嘴中念念有声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大明第一修道士,第一谜语人,飞元真君,开化伏魔忠孝皇帝,太上大罗天仙万寿帝君——嘉靖帝登场。
    只闻其声,大殿内十人面露惶恐之色,齐齐跪了一地。
    口称圣上。
    嘉靖一派仙风道骨,往龙椅上一坐,不怒而自威。
    还得是陈保国老师的演绎,有那种道君可,帝君亦可的味道。
    陈道名老师欠缺一缕风流,唐郭强则多一丝威严。
    张黎导演选角的眼光是真tmd的毒。
    嘉靖帝坐在龙椅上,难得为众臣讲解起诗句来。
    “云在青天水在瓶,你们有些是云,有些是水。无非是做的事情各不相同,都是忠臣。”
    轻飘飘一句话,揭过了高拱和严世蕃,清流与严党的剑拔弩张。
    谁忠谁奸,嘉靖这个大明聪慧能排的上前三的“昏君”能不清楚?
    无官不贪,无非就是贪多贪少。
    严嵩巨贪,可他也会挣钱啊!
    你们清流贪的少,可真轮到你们当权,收上来的税银可能还比不上严嵩一党呢。
    其中利弊,嘉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直响。
    为了避免严党专政,嘉靖肯定要培育另一方势力与严党水火不容。
    可这方势力也不能太过强势,不能让严党为自己搜刮民脂民膏进程受阻。
    其中火候,也就嘉靖帝能把握了。
    整部剧,就看着嘉靖把严党,清流,司礼监,连着自己儿子甩得团团转。
    最后却也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己修道修的爽,大明却被他折腾得千疮百孔。
    还处处说自己是百姓的君父,在百官面前处处为百姓着相。
    视为大明第一不要面皮之人。
    什么西南大旱,什么南方大水,嘉靖都不在乎,只要百姓不造反就行。
    因为平叛要钱,花的都是他嘉靖的钱。
    一整个财政会议,他只听到了张居正一句话。
    当下问道:“张居正,你说只要大明海路畅通,便可将大明的货物运到波斯,印度一带。每年可以开源一千万两白银以上?”
    自小有神童之称的张居正躬身回道:“倭寇骚乱,海面不净。臣认为可以给浙闽两地增加军饷,让戚继光,俞大猷招募军队,主动出击,扫清海域。到时即可恢复海上商路……”
    张居正作为兵部侍郎,想的自然是他兵部的事。
    大明亏空不亏空,又不是我张居正贪的,花的。只是想要军功,先要军饷。为了自己政绩,张居正挖空心思想在这场年度财政会议上要点预算。
    但他也知道按现在的国库亏空,想从嘉靖嘴里要银子,那是千难万难。
    便想了一招,先画一个比天还大的饼,有了这个天大的饼在前面吊着,要起钱来也是名正言顺。
    跟现在的ppt融资,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果不其然,嘉靖一听就来了兴趣。
    一千万两白银,能炼多少丹?能修多少宫殿?能让自己修几年的仙了!
    只是嘉靖不开口,他在等,作为一国之君,亲自去盛饭多掉面子,他在等人把这口饭送到自己嘴边,自己再勉为其难咽下去。
    果不其然,顺应圣意这件事还得看我们严阁老。
    严嵩上前一步,接过话道:“张居正所言之事,昨日内阁也商议过。”
    严嵩身后的张居正面露惊愕之色,这事他压了这么久,本就准备打个出其不备,什么时候跟你严阁老商议过了?
    只听严嵩直接跳过了扩充军队的提议,只是说道:“海路通畅之后,关键在于卖什么?比如江浙产的丝绸,卖内地是六两一匹,卖给西洋可以卖到十两一匹。江省织机一万张,浙省织机八千张。可否多增加织机,多生产丝绸。”
    “当然能……”嘉靖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关键是蚕丝。桑地就这么多,没有多的桑地,就没有多的蚕丝。”
    此时,坐在凳子上的严嵩站了起来,颤巍巍说道:“历来江省的丝绸,全靠浙省产的蚕丝。内阁的意思是,将浙省一般的农田改为桑田。每年能多的蚕丝能多生产丝绸二十万匹。一匹十两往上,光一年便可开源两百万白银。”
    开源节流,嘉靖这边是肯定不会节流的,只听到一年能开源两百万两白银,瞬间眼里便有了光。
    但仍是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如果农田改了桑田。百姓吃什么?”
    “从外省调。桑田收成好过农田,百姓多了钱,买贵点的外省粮食也心甘情愿。”
    作为嘉靖帝肚里的蛔虫,严嵩提出改稻为桑的方案,就已经想好了嘉靖所有忧虑的应对之策。
    着实是老谋深算。
    严嵩打消了嘉靖所有的忧虑,嘉靖立马拍手同意。
    定下了今年改稻为桑的国策。
    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紧锁眉头,不做声响。
    张居正万万没想到自己为兵部争的一笔预算竟然给严党做了嫁衣。
    改稻为桑,说的好听,无非就是从上贪到下,其中的油水触目惊心。
    清流有苦难言,却苦不过百姓。
    陈平则抬头看了眼导演张黎,张导,我怎么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了,借古讽今的事可干不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