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河西这边,等到赵匡胤带着后续兵马赶到,看到的只是那大河之上一排排的战船。
至于西苍朝廷之人,这个时候自然早就已经登上了战船了。
赵宋众将,这个时候恨的咬牙切齿。但是,却一个个都无可奈何。
就算他们一个个在马上骁勇善战,可是,到了水里之后,这一身武艺也发挥不出来。除了玄武,剩下的,进了水,连个张顺都打不过。
“陛下,大武水师现于大河,着急的可光不是咱们,也有大汉!”谢观应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道。
西苍小皇帝留了下来,不仅会成为大宋的一个隐患,同样也是大汉的一个隐患。
谢观应自然同样知道,西苍小皇帝被带走一事,对于他们赵宋来说,虽然有弊,但也未尝没有有利!
赵匡胤只怕,同样不想把皇甫家的人的路彻底绝了!
赵宋立朝那一日,确实对于赵宋上上下下都是不愿意提及的那一日,对于赵匡胤同样是如此。
甚至,当日的血债之中,其中一笔还包括赵匡胤的母亲。
不过,赵匡胤就算是同样仇恨,但是,有的时候,他也并非不可以往后放一放。
君主嘛,尤其是成功的君主,不都是如此吗?
王诩能看透这一点,谢观应自然也能看透这一点!
“大武仍势大,非吾大宋可比!”
“也幸好,有个大汉!”赵匡胤望向了即将要远去的战船,也不知都在想些什么。
如今的大武,可不像前几年了!
不仅内部将窦建德这一股势力处理掉了,而且,就连外部的压力,也是大减。
如今的铁木真,在北狄内部斗了几年之后,终于觉得时机成熟,准备将他的兵力再次投向北狄内部。
当然,金帐王庭自然同样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他们西部的那块肥肉,自然也想要狠狠地咬上几口。
甚至,因为教庭发生了那么大的变故,距离高卢王国,也不再和大武产生摩擦,同样将精力转移回到内部。
故而,于赵匡胤而言,这个时候,有个已经崛起的大汉挡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腾出手来的大武面前,也确实是一件好事。
然而,大武不管是放过了窦建德的残余势力,又或者是带走了西苍小皇帝,无不透露着他们对于东部的野心。
别看这些年,大武在元蒙的手中丢了西北三道,在大秦的手中也先后扔出了两个道。
但是,这几个道都是大武最贫瘠的几个道。
最精华的中部和南部诸道,还是依旧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大武的实力,总体上而言,损失的并不多。
不过,大武虽强,但赵匡胤估计,短时间之内,他们也不会真的对东部做什么。无他,大武已经连续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了,再厚的家底,他们也不可能继续打下去了。
“不管如何,陛下,从此之后,河西之地尽入陛下之手,自此,大宋再无掣肘!”谢观应露出了一丝笑容道。
此前,大宋军力不弱,但是,国力却有限。
关东和关西之地,能够养出一只强兵,但是,却拿不出足够的可以供应一支强兵的钱粮。
拿下了河西之地,终于补足了他们最后的一丝短板。自此,大宋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大汉,河西那里的消息,传来的还没有那么快。
但是,原本前往镇南那里的蒯彻与苏离二人,他们这个时候却已经返回了大汉。
并且,给大汉带来了他们想要听到的消息。
蒯彻与苏离风尘仆仆地踏入天京御书房时,殿内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等待尘埃落定的气息。
当二人清晰禀报“阳关交割已成,守军尽数接收”的消息传开,那股无形的紧绷感骤然消散,随即被一种沉稳的、带着锐利的兴奋所取代。
王羽端坐御座,指节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异常清晰,仿佛在丈量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的分量。
“善!”王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穿透殿宇,“马千里,终究是马千里。此一诺,于他而言是义气,于朕之大汉,却是锁钥!”
马千里此人,到底仅仅只是一个将军,顶多再加上一个封建大家长,可是,他这个人当不了君主!
当然,他或许也是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因此,也从来没有产生过这一份心思。
如果换成了王羽或者是赵匡胤这样的人的话,真不一定会答应这个交易。
阳关虽然也相当于马千里捡来的,一开始并不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还是在皇甫古渊的掌握之内。但这样的关卡,没掌握也就算了,一旦掌握了,那就是命脉。
阳关如若是在马千里手中,大汉如果想要对于镇南动兵的话,那就基本只剩下广阴这一条路了。毕竟,在有的选的情况之下,谁会没事想要和这种天下险关碰一碰?
可如果阳关到了大汉的手中,有朝一日,如果要对镇南出兵,那就完全可以从阳关和广阴两个方向双管齐下。
为了几万兵马,把这么一个兵家要害之地放出去,如果是王羽或赵匡胤,他们愿不愿意,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马千里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交换!
虽然在这其中,也有蒯彻与苏离二人的功劳,但是,和作为镇南之主马千里的性格因素也是脱不开的。
当然,对于如今的镇南而言,也并非是说这几万俘虏不重要。相反,在河南之战损失惨重的他们,如果能够换回这几万俘虏的话,对于恢复他们的战力是立竿见影的。
毕竟,这几万俘虏都是老兵,换回去之后稍微整顿一下,马上就可以恢复战力。可如果是重新招募兵马的话,再想让那些新兵恢复到这些老兵这样的战力,那个时间可就长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镇南,其实是有一定的时间来恢复实力的。
毕竟,镇南最大的两个邻居,无非就是轩辕黄的大炎和南面的大乾了。
南面的大乾,他们现在这个时候哪还有余力还插手大苍这边的事情?
至于轩辕黄的大炎,在这一次的大战之中,他们虽然在军事上战败了,但却并不算是输家。毕竟,可是趁机把东苍在大河以南的便宜都给占了。
东苍在大河以南的区域,需要他们消化一段时间了。
故而,在镇南内部,如马百里等人,都是主张不做这一笔交易的。甚至,为了阻止这一场交易,不少人甚至还以不久之前河南大战过程中留下的血债来刺激马千里。
只不过,到底还是在马千里的心中,这几万士兵相比一个阳关更加重要,故而,这笔交易最终还是成功了。
于马千里而言,河南之战,他已经丢下了那么多的兄弟的性命,如果能够换回一部分兄弟的话,他一定会想办法全力去做到的。
大汉放还在河南大战之中包括马超在内的所有镇南军俘虏,而镇南军则是将阳关移交还大汉。
自此,河南道三关一山,除去仅剩的凉关之外,余下皆入汉手。
这个消息传回,在场的众人,无不精神一振。阳关的回归,其意义远非一座关隘的得失,它更意味着未来的战略棋盘上,大汉多出了一枚至关重要的活子。
“陛下明鉴。”不久前方才上任河南令的诸葛亮率先出列,这位性格沉稳的相才双目之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
“阳关在手,南境防御之格局已彻底扭转。阳关不存,日后恐需日夜提防镇南关,动辄牵扯十数万精锐,空耗国力而不敢轻动。如今,只需一沉稳之将,率精兵三万扼守阳关天险。纵使马千里倾巢来犯,依托雄关,坚守
数月亦非难事!”
对于大汉而言,阳关在不在手,和他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息息相关。
等到将这一次征南大战的收获完全消化之后,他们下一次的军事行动,不管是将目标放在大炎的手中,又或者是将目标放在大宋那里,阳关的位置都极其重要。
阳关若在,到那个时候,他们南面的防御,只需要个两三万兵马扼守关卡就是。
就算是到时候镇南来犯,仅凭这两三万兵马,坚守几个月,根本不是问题。至少三个月的时间之内,不虞阳关有失。
而三个月的时间,有运兵车在的情况之下,就算是速度再慢,援军也可以拉过去了。
可如果阳关不在他们手中的话,一旦他们决定了下一步的军事目标,真正动兵的时候,光是为了防备南面的马千里,就需要浪费多少的兵马?
毕竟,如今,他们的国都已经迁到了天京,南面的防备,事关重大!
赵安陵作为文官之首,掌管国家钱粮,他的关注点更为实际:“孔明所言极是,阳关归附,于我大汉最大之利,在于极大解放了兵力与国帑!若阳关不存,日后仅为防镇南,南线常备军费开支浩大。”
“如今南线只需维持守备之军,省下的兵员、粮饷、民夫,皆可将之用于他处。此消彼长,国力顿增!陛下,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
赵安陵很实际,打天下,银粮永久都是最关键的东西。阳关日积月累能够省下的钱粮,都能够支持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了。
面色阴诡,一副大光头模样的姚广孝捻须沉吟,目光深邃:“蒯彻、苏离二位大夫此行,不仅为我大汉带回了阳关,更带回了一份清晰的答卷。”
“马千里其人,重情义而轻权谋,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他视麾下将士如手足,故不惜以雄关相换。”
“然其格局,终究止步于一镇诸侯,非争雄天下之雄主。此点,当为我大汉日后对镇南方略之基石。与其为敌,不若善加引导,使其成为我南方之屏障,牵制大炎或大乾之力量。只要阳关在我手,主动权便永在我方。”
大汉下一步的目标,不管是决定是大也好,是大宋也好,但都不可能放在镇南的身上,这是几家之间最基础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的。
但是,下一步的目标虽然不在对方身上,当他们拿下河南之后,毕竟已经开始和镇南接壤,对方的态度就不得不考虑了。
而面对这种真正有情有义的领导者,对于他们大汉来说,绝对是一种幸事。
这种人,成不了大事的。好人,不适合这个乱世。
于姚广孝而言,适合当故旧亲朋友。但是,却不适合和他当君臣。
王羽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扫过下面的几位众臣,赵安陵、管仲、姚广孝等内阁五臣,再加上新任的河南令诸葛亮,以及作为秘书从事的张良。
朝中真正的军国重事,王羽多与这几位进行商量。
最终,王羽的目光又落在身后悬挂的巨幅舆图上。他的手指缓缓移动,掠过刚刚插上赤色汉旗的阳关,向西指向大宋占据的河西道膏腴之地,又向东指向大炎那看似富庶却暗流涌动的疆域。
“阳关已定,南境可安。”王羽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然天下未靖,岂可安枕?今河南已下,大汉根基已成,待得厉兵秣马之日,当一并扫之。”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阳关即然已经落袋为安,王羽接下来又安排了阳关的守将,随即,就又拿起了案牍上的一道奏折。
“孔明昨日上了一个折子,诸位看卿,可先阅之!”
说话的同时,赵高很有眼色的将已经抄录了几分的奏折递交给了下面的几位重臣。
管仲在接过之后,也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昨日那个他们二人当值,这折子的内容,他们已经看过了。
一应奏折,除少部分机密之外,都是些提交给内阁,有内阁群臣给出建议之后,再由王羽批复。
因此,这个时候认真查阅的,就只有昨日没有当值的赵安陵、姚广孝等内阁四臣。当然,秘书从事虽然表面上官职不高,可赵高还是同样递了一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