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58章自己去春禧宫(第1/2页)
“与太子妃无关。”
芸妃也十分仗义,将黎洛从这件事中摘了出来,“太子妃起先并未说起此事,是臣妾好奇,皇后娘娘身边有个嬷嬷,是堇儿的奶嬷嬷,堇儿离京之前一直是她照看。”
“偏偏太子妃却说不知堇儿的喜好,臣妾觉得不对劲,追问再三,太子妃才说皇后娘娘凤体不适,旁的并未多说。”
说着,芸妃眼眶通红,“许是臣妾心思敏感,猜错了皇后娘娘的心思,您就当臣妾今日是说了些胡话,莫叫皇后娘娘知晓。”
看见芸妃这害怕被皇后责备的神情,皇帝心一软,对皇后的不满更甚。
“你放心,接风宴是朕定下,自然会如期举办,太子妃行事妥帖,又是老三的事情,朕会让人知会她,有事与你商议就好。”
“真的?”
芸妃眼睛睁大了些,好似意外与皇帝会选择他们母子,而非皇后。
“君无戏言。”
皇帝拍了拍芸妃的手背,“陪朕在春禧宫走走吧,朕记得,你宫里昔年移栽了一片绿梅,如今应当是开花的时节?”
“陛下好记性,那绿梅还是老三离京那年,臣妾生辰时您让人移栽的。”
芸妃说起昔年的事,神情动容。
有李筝堇这个前程似锦的儿子,还有多年旧情,两人这一见面,芸妃的恩宠立刻就多了起来。
等皇后意识到不对,已经是接风宴前一日,皇帝接连在春禧宫宿了两夜。
“太子妃这两日都在做什么?”
皇后叫来安排在东宫的人,问起黎洛这两日的动向。
“太子妃娘娘每日早出晚归,偶尔也会有内务府的人到东宫……”
皇后没听出什么问题,正要摆手让人退下,忽然一个激灵。
早出晚归?
可这两天,黎洛一次都没有到凤仪殿来,她出门都是在做什么。
找人一问才知道,黎洛竟是都去了春禧宫!
“让太子妃立刻过来!”
皇后厉声,让嬷嬷去叫黎洛。
半晌,嬷嬷才面色煞白地入内,“娘娘,太子妃在春禧宫,陛下、陛下也在,说留太子妃有事,让您着急的话去春禧殿。”
这话比任何的训斥都让皇后丢人。
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删了一耳光,无地自容。
与此同时,春禧殿。
黎洛坐在皇帝身边靠后的位置,院中是教坊司的人,在跳新编的舞。
“父皇,儿臣请了高人指点,这支舞带着沙场的英姿与豪迈,又不失柔情,三皇子是边疆返京,这支舞正是向诸位赴宴的朝臣展示。”
“所谓接风,既是让三皇子看看如今的皇城,也该让大家看看,三皇子在边疆的见闻。”
黎洛这番话说在了皇帝心上,加之这支舞确实是刚柔并济,一见就知道是用了心思的。
“你有心了。”
皇帝出言赞叹,对黎洛的安排十分满意。
黎洛心下稍安,语气一转,“今日请父皇来就是先请您把关,如今看了看了,儿臣还是先去凤仪宫,别耽搁了母后的事。”
“她能有什么事?”
提起皇后,皇帝的脸色瞬间一变,“朕方才的话,你不是也听见了吗?她要是有事,过来就是了。”
皇帝如何看不出,皇后这是知道黎洛这几日一直在春禧宫,有意为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8章自己去春禧宫(第2/2页)
然而,在皇后的昏招频出之下,皇帝对此她的耐心已经消磨了大半。
黎洛面露难色,到底碍于皇帝的威严,没有再开口。
皇帝又问了接风宴上了一些安排,对黎洛赞不绝口,芸妃也给了不少赏赐。
“父皇,这些都是内务府的章程,儿臣只是完善了些细节,不敢居功。”
“好就是好,不必谦虚。”
芸妃亲昵地将手腕上的镯子褪下,放进黎洛掌心,“堇儿的身边人今日就到,她是边疆长大的,规矩上难免有所欠缺,接风宴上,你可要照料着些。”
“臣妾受不得此礼。”
黎洛忙推拒,这镯子是皇帝赏给芸妃的,黎洛收下算是怎么一回事?
“芸妃娘娘,臣妾与三皇子府里的人是妯娌,照看是情理之中,要是收了您的东西,岂不是惹人笑话?”
“是本宫思虑之周了。”
芸妃这才意识到,自己给出的是皇帝的赏赐,小心翼翼看向皇帝,“陛下……”
“你们俩推来让去,不就是从朕这儿诓?”
皇帝心情大好,一摆手,“去,将去年进贡的那颗夜明珠取来,赏给太子妃把玩。”
内监应声去办,黎洛忙起身谢恩。
皇后来时,看见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几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活像是一家人。
“皇后娘娘。”
内监刚到拱门,看见皇后,忙躬身请安。
院内几人听见声音,一齐看了过来。
皇后挤出一抹笑,“陛下,芸妃妹妹,洛洛。”
她向几人打过招呼,解释道:“瞧我,也不知道洛洛在芸妃妹妹这儿,原是想跟洛洛说东宫的事,竟险些打搅了这边的事。”
“这样么?”
皇帝语气冷冷,“接风宴之事是你与太子妃一起筹备,朕所见,太子妃事必躬亲,无不尽心,倒是你,朕的好皇后。”
“听说你这几日一直病着?”
“陛、陛下……”
皇后显然没想到皇帝会算这笔账,脸色变了变,想为自己辩解。
“既然病着,后宫之事就交由芸妃协理,你安心养病吧。”
轰!
这话如同一道炸雷,让皇后僵在当场。
她只当这小事,从未想过,皇帝会因此夺了她的权。
给芸妃的虽是协理六宫之权,可宫中哪个不是人精?
皇帝这话一出,就是在昭示,芸妃得势了。
三皇子带着功绩回京,府里人怀着皇孙,芸妃又得宠……
桩桩件件,都在表明,皇后大势已去。
母贫子贵,皇帝此举并未给储君李筝誉半点脸面,那李筝誉的地位还会稳吗?
此等殊荣,芸妃却不见多少喜色,反而有些惶恐。
繁花似锦,烈火烹油。
于芸妃和三皇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陛下,臣妾并未做过这些,还是让皇后娘娘……”
“你不想为皇后分忧吗?”
皇帝视线落在芸妃身上。
黎洛坐在一边,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皇帝这明摆着就是要用芸妃母子来给李筝誉危机感,芸妃母子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