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695章高丽要来,小国罢了(第1/2页)
一直忙到了中午的时候,朱允熥才有时间看一看报纸。
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上的内容,又是关于各种争论,他们都在上面刊登文章,发表言论,来反抗方孝孺。
但是,方孝孺的粉丝,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同样在刊登文章,反驳那些传统的读书人,双方在报纸上吵得越来越激烈。
这才是朱允熥,想要的效果。
任由他们争吵,反正吵到最后,得到的好处还是朝廷,至于其他的事情,和朱允熥没多大关系了。
这个结果,甚好!
朱允熥甚是满足。
放下了报纸,朱允熥还看到了一份,锦衣卫送上来的情报。
上面写着任亨泰私底下,在醉仙楼见曹震和郭英,随后郭英他们,不断地去见其他武勋公侯。
另外,常升到宋国公府,找了冯胜,他们谈话的内容,全部被简洁地整理出来,列举在这一份情报上面。
特别详细。
也显示出了,锦衣卫的能力有多厉害。
朱允熥看完了上面的内容,脸色微微沉下去:“那个曹傻子,上次我放过他,这次还要莽,有时候不知道他是真的傻了,还是假傻的。”
那些武将,不知道是真的匹夫,还是自己装的,不过他们现在的反应,让朱允熥很不满意,甚至还愤怒了。
给了他们那么多好处,但他们还是不知道珍惜,这些人,朱允熥不知道如何批判他们。
想了好一会,朱允熥决定不管了。
看他们能不能闹起来。
如果真的闹了,顺手把他们全部收拾了。
他不好出手,但不代表朱元璋也不好出手。
只怕老朱心里还在想,把他们全部一波带走了。
看完了锦衣卫的情报,朱允熥随手丢到一边。
至于那些官员会不会沉迷斗争,从而忘了政务的情况,朱允熥暂时还没有发现,说明他们还算正常,不敢乱来。
也知道什么是轻重缓急。
文官确实要比武将,更懂事一些,但如果文官想要阴人,却又能阴得很。
都是老阴比。
“殿下。”
柳六从外面说道:“吏部尚书陈迪在外面求见。”
这个陈迪,是在科举舞弊案子后,被朱允熥提上了礼部尚书的位置。
但他还是文官,目前是反方孝孺的人之一。
朱允熥说道:“传!”
片刻过后,陈迪进来行礼,道:“殿下,礼部收到了,来自高丽的国书,高丽王派使臣南下,出使大明,现在使臣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那个高丽,还派使臣来了?
朱允熥对高丽没有多少兴趣,更没有好印象,但要是把高丽那块地打下来,绝对是兴趣满满的。
那个半岛,应该是大明的地方。
那些高丽棒子,以前没少侵犯辽东,屡教不改。
挨了一顿打,他们可以老实几年,但过几年又会到辽东蹦哒,按照朱允熥的想法,就是把他们全部给灭了,一个不留的。
不过人家来都来了,朱允熥不好拒绝,点头道:“把国书放下,等会我送去给皇爷爷。”
陈迪躬身道:“是!”
他放下国书,暂无别的事情,便退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95章高丽要来,小国罢了(第2/2页)
高丽棒子要来,朱允熥心里寻思着:“倭人解决了,把高丽人收拾一事,也得提上计划进程。”
朱允熥不是很想,让半岛继续被高丽人控制,那个地方,只有大明可以控制。
那一份国书,朱允熥还没看。
毕竟是国书,朱允熥只是个监国的皇太孙,不太方便看,拿起国书就往乾清宫去了。
来到乾清宫的时候,可以看到朱元璋正在很休闲地看着小说,每天除了看看小说,他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做的。
不用处理政务,就是舒服。
提前过上了,太上皇应该有的生活,很美滋滋!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孙儿来了。”
朱元璋问道:“是不是又来偷懒,还是说报纸的事情,你摆不平了?”
今天他在外面转了一圈,发现两排读书人争执的问题,闹起来的情况对朱允熥的影响似乎不怎么大。
因为主要矛盾,已经被朱允熥一篇两不相帮的文章,一个投稿渠道,转移到了读书人和读书人身上,他们只需要在报纸上不断投稿和刊登文章即可。
他们谁也不服谁,那就争执、辩论。
等争执到了一定的程度,双方疲软了,会消停一段时间,但这一场争执给足了方孝孺热度和出名的机会。
方孝孺一点都不怕。
朱元璋看完了外面的情况,再结合朱允熥的做法,瞬间能够想到这么多。
因此他也不担心,朱允熥无法控场的问题。
他目前所看到的,已经把一切控制得特别好了,心里又是感叹和佩服。
只觉得朱允熥,真的很厉害。
不管什么,都可以做到的那种厉害。
朱允熥摇头道:“皇爷爷,不是的,那件事有方孝孺去扛,和孙儿关系不大,刚才礼部的陈迪说,那些高丽人要出使我们大明,提前送来国书。”
“国书?”
朱元璋说道:“使臣还没来,先把国书送来了,高丽人懂不懂规矩啊?”
朱允熥笑道:“那些高丽人,什么都喜欢学我们大明,但他们又学不会,通常只学了一星半点,蛮夷之人就是这样无礼了。”
这个说法,老朱认为很对。
也很合理。
朱元璋说道:“咱以前也接触过高丽人,他们不仅蠢,还很小人,很不要脸,这一次出使我们大明,不知道又想做什么,这国书,你自己看吧。”
闻言,朱允熥随手丢一边:“孙儿还不想看,不过他们来,那就让他们来吧!看看他们意欲何为。”
高丽小国罢了!
对于朱允熥不屑看高丽的国书,朱元璋也不觉得有什么,就算等会拿去当柴烧了,那也是他们高丽棒子的荣幸。
朱元璋道:“行吧,那就让他们来,如果是带着好意来的,咱也能好好地对他们,如果不怀好意,那就有他们好受。”
老朱以前是不想打仗,除了打鞑子,还列了不征之国。
现在发现大明打仗好像很容易,用火炮轰就行了,另外国力又强大了那么多,现在完全没必要做得如此低调。
想怎么打,就能怎么打。
区区高丽,顶不住几发炮弹。
听了老朱的话,吉祥去传令了,让那些高丽人正常地来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