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06章 正一教宗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606章 正一教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不料,此举惹得一个府兵叫道,“佟少城主,统万城做的可是独门生意,这几年你们可是赚大发了,今天终于被兄弟们逮到了机会,发红包吧。”
    其余府兵们跟着聒噪道,“发红包,发红包!!!”
    统万城百年老店,恰逢这几年江湖事多,佟家经营有方,也算得上家资豪富,佟铂鑫考虑到既然府兵们开了口,当然不便当面拂了这些大爷们的面子,而自家财富取自于江湖,最好也要用之于江湖,当即吩咐随从左右,先封了一笔红包给府兵们,又在席间每一位江湖人物面前敬献红包一个,作为统万城的见面礼。
    玉摧红坦然收受,打开一看,里面封了一锭五两的银子。
    江湖人讲究仗义疏财,这五两银子当然不会被看在众位大侠的眼中,只不过人心都是肉长的,考虑到楼上人口众多,按着这么每一个人都发下去,累积起来,统万城也要付出一笔不小的数目,众人纯当是讨了个好意头,纷纷点头致谢。
    此时人多嘴杂,佟铂鑫只向玉摧红点点头,走到别桌去了。
    猛听得一个人道,“不对,不对呀!”带着极为浓重的辽东口音。
    另一人道,“大哥,别扒瞎,这咋不对了呢?”也是辽东口音。
    玉摧红的少年时期久居辽东,便把那里当作了第二故乡,好容易听到熟悉的乡音,不由悄悄望去。
    只见说话那两个人,鼻高唇薄,脸色黝黑,典型的北方人体貌特征,江南己是四月天气,这二位仁兄如今还裹着一身名贵的皮草,再加上他们那炸雷般的大嗓门,妥妥的辽东人无异。
    先说话那辽东汉子道,“你瞅瞅,你瞅瞅,咱们在老家发红包那时候,一出手那可是五十,一百两,到他这地方,咋就这么点了呢?”
    另一个辽东汉子挠头道,“大哥你说的好象也对哟……”
    只怪这两人的嗓门儿实在太高,当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不消一时三刻,便掏出了他们的底细,此二人乃是辽东黑龙门的大哥福满多金,二哥李满多银。
    辽东乃是苦寒之地,又加上物产丰饶,足够自给,本来与中土往来並不频繁,又加上,当年一代剑魔玉非寒退居关外,中原武林高手们更加不敢进入辽东,以至于,今天滕王阁楼上的这一群武林大豪们也算得上是见闻广博,但,江湖上只听说过辽东确实有一个挺出名的“黑龙门”,只是他们很少与中原武林往来,以至于这个黑龙门到底是什么背景,所坐众人一概不知。
    只不过,对于这种事情大家也能够理解,因为地域之间的区别,导致南方人相对的低调内敛,北方人则相对高调许多,所以便有了“南方人看不出来谁有钱,北方人看不出来谁没钱”一说。
    众人不免哂然,统万城少主佟铂鑫此次前来,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宾客的身份,如果给出的红包比主人家的还要厚实,那他才叫找死呢!
    想到这里,大家懒得再理会这两个活宝,纷纷游目四顾,只见大厅正中悬着一个红布,红布上绣着八个大金字:“以武会友,齐聚英才。”
    那红布下面并列着四席,每席都是只设一套桌椅,到现在还没有人入座,看来应该是宁王府为甚么大人物留下来的。
    玉摧红随口道,“不知道是哪几位高人。”
    荆百里压低语调,小声道,“无量天尊,玉小哥儿稍安勿躁。”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位身穿宁王府府丁服饰的人走上楼,声若洪钟的说道,“请几位大师入席。”
    小厮和女婢们也一路传呼出去,“请大师入席!”
    “请大师入席!”
    “请大师入席!”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厅中群豪闻声心中均各不服气,这里在座的,每一个都是各自门派中的顶尖人物,现在凭什么人分三六九等,一定要细分出来甚么大师与小师呢?
    荆百里却将目光偷偷看向玉摧红。
    在这个道爷的心中,当今武林之中,有资格能称得上“大师”如同凤毛麟角,比如雪斋先生叶知秋,比如一代剑魔玉非寒,比如血旗门主郭不让,还有那新月教主秦穆萨这四位,呵呵呵,这一次,权当玉摧红是作为他父亲的代表来列席滕王阁大会,可,拖沓了这么久,也不见有人把玉小哥请到贵宾席位上去呀!
    慑于宁王之威严,这时大厅中一片肃静,只见两名婢女领引着两个人走上楼来,一直走到其中两张桌子旁边,又有专人分请他们入座。
    大家细看这两个人时,见当先进来的是一个足踏云靴的道人,约有五六十岁,双目炯炯闪光,两边太阳穴高高鼓起,清瘦矍铄,银须飘飘,更衬得他道骨仙风。
    不待他开口,己有人惊呼道,“龙虎山正一教的张再坤道长。”
    玉摧红身边的荆百里失口说道:“二师尊!”
    龙虎山正一教!如此轰动的名头,连荆百里这样的大剑客都听得一震。
    遥想北宋末年当年华山论剑,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技惊天下,人称“武功天下第一”,期间王重阳度化七位弟子,即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大盛。蒙古人灭金,全真教祖庭重阳宫被蒙古兵炮火所毁,全真七子早年殒殁几位,而剩下的在道尊丘处机率全真弟子殉道尽毁,天下人以为,世间再无全真教。
    大元建立,不曾想在江西龙虎山兴起了正一教,正一教教宗张道陵,更是远在东汉时期的人,而其后人张鲁在三国战乱时期也曾割据汉中,****守得一方平安。正一教祖庭在华山之巅紫霞殿,本不在龙虎山,只是在全真教殒殁之后,龙虎山一带正一教兴起,教徒甚多,能人辈出,世人谓“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之后是武当。”而少林,武当皆讲究出世问道,并不问世事烦恼,而此正一教却如全真教一般,既出世更入世,武功高强,扶贫济世,细查功夫路数,不知何故,竟然是全真一派余脉震荡。
    当是时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天下,忽必烈早年曾有缘全真教丘处机道长,忽必烈胜出,大元初定,人心由乱思定,不愿再搅扰天下,所以,不管是正一教,还是全真教余脉,蒙古人并不在意。到了大明本朝,正一教光芒所在,第一代宁王朱权与正一教张天师交好,张天师筑“南极长生宫”赠道友宁王,今日之盛会商议地点,却正是南极宫。
    可以说,此番地主虽是宁王,但正殿里供奉的祖师爷正是王重阳,请来的客人,却是正殿里的执教道长张再坤。如今南极宫还是南极宫,宁王和张天师还是叫作宁王和张天师,但已经是多少代的宁王和张天师了。
    说起来这宁王和张天师还真是有渊源,宁王封王尊号世袭罔替,当下的宁王朱宸濠,朱元璋五世孙,第一代宁王朱权第四代继承人,可以说是宁王五世。而第一代宁王朱权与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交好,原来这正一道教出世入世,道士道姑并不似佛教,可以婚嫁生子,而五世宁王朱宸濠与张再坤也是几世好交情了,焉能不尊贵。
    面前的这一位张再坤,是执教掌门张再乾的师弟,虽然很少涉足江湖,但是他修为深厚,是每一个江湖少年们心目中神祗一般的存在。
    今日有幸,得见真人,大家纷纷起身见礼,张再坤点头回应。
    第二个人却是一个胖大和尚,看体重少说也有二百来斤,好在他慈眉善目,满脸透着喜庆,便如同庙堂中供奉的弥勒佛一般。
    这时通过介绍,大家认出,这个胖大和尚乃是少林寺本梵禅师。
    这一僧一道,一胖一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倒也让人觉得有趣。
    只是少林寺为佛门禁地,相对比较封闭,这位本梵在江湖上又没有甚么出名战绩,名气一般,所以,轮到本梵的面前,上前拜见的江湖人寥寥无几,场面难免有些冷清。
    看着空出来的第三,第四席。众人忽然冷静了下来。
    习武之人本来都是一些眼高过顶的角色,今天有幸受邀参加滕王阁大会,大家想到的都是如何能够一战成名,待得见到这一僧一道,心中一下子少了许多底气。
    众人寻思,“讲好的滕王阁大会,便是年轻人成名立威的机会,还未开始,便先用这一僧一道压住大家,人家什么修为,我又是什么修为,让我们挑战这两位老人家,这不是让我们用鸡蛋去碰石头吗?”
    若不是众目睽睽之下,实在有些下不了台,有几家便准备着打道回府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