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31章 云南光唇鱼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31章 云南光唇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30章云南光唇鱼
    他将那束湿漉漉的纤维小心地捧在手心,又顺手采摘了之前发现的黑木耳和两根最肥嫩的春笋。
    像一个满载而归的猎人,返回了位于竹林中央的临时营地。
    此时,夕阳的馀晖正在缓缓消失,竹林间的光线也开始暗淡下来。
    林予安立刻开始为夜晚做准备,先将那个还在缓慢燃烧的木炭火堆重新引燃,升起了一堆明亮的篝火,驱散了夜晚的寒意和黑暗。
    找来几块扁平的石头,在篝火旁搭建了一个离火苗约半米高的小石台。石台无法被直接烧到,但能稳定地接收到火焰炙热的烘烤。
    然后将那束湿润的荨麻纤维均匀地摊在温热的石台上,他坐在一旁像一个耐心的面包师守护着他的面团。
    他需要精准地控制温度和时间,既要让纤维中的水分快速蒸发,又不能让它因为过度受热而变得乾脆。
    时不时地伸出手,感受着石台的温度,并用木棍轻轻地翻动着纤维束,让它们受热更均匀。
    渐渐地,纤维的颜色从湿润的乳白色,变成了更具质感的亚麻色。
    拈起一撮,用手指搓了搓,那种从湿滑变为粘韧的触感告诉他时机到了。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制作鱼线了。」
    林予安盘腿坐在火堆旁,跳动的火光将他的影子投射在身后的竹竿上,拉得巨大而悠长。
    他用双股反向搓捻法,将两根纤维的一端用牙齿轻轻咬住以作固定。
    右手拇指和食指,将两根纤维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快速搓动,让它们各自拧成紧实的小绳。
    与此同时,左手则以逆时针的方向,将这两股小绳合并丶绞缠在一起。
    他一边专注地操作,一边对着镜头轻声解说,「一正一反,这是最古老的制绳原理。」
    「反向的应力,会让两股纤维像弹簧一样死死地咬合在一起,绝不松脱。」
    当一根纤维即将用完时,他会熟练地从旁边的纤维堆里,拈起一根新的,将其末端与旧的重迭,无缝地搓进主绳中。
    火堆发出噼啪的轻响,林予安的动作稳定而富有节奏。
    一厘米,两厘米……一条纤细丶坚韧的淡黄色鱼线,在他灵巧的指间缓缓诞生。
    半个多小时后,一条长约四米,粗细均匀的完美鱼线,被他小心地缠绕在一块木片上。
    他将蛇骨鱼钩牢牢地绑在线的一端,一套完整的丶纯手工打造的渔具,终于大功告成!
    做完这一切,他开始搭建今晚的庇护所。竹林为他提供了一种最快捷丶也最巧妙的搭建方案。
    没有去砍伐任何一根活着的竹子,而是选择了两丛相距约两米半的丶长势茂盛的成年竹丛。
    先用石矛,将两丛竹子面向对方的一些较低的枝丫和竹叶清理乾净,腾出了一片相对空旷的空间。
    然后,走到其中一丛竹子前,挑选了三根位于外侧的竹竿。
    抓住竹竿的上半部分,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它们缓缓地向对面那丛竹子的方向弯折下来,如同拉开一张巨弓。
    当竹竿被弯成一道优美的弧线时,他用早已准备好的藤蔓,将这三根竹竿的梢头,牢牢地捆绑在对面那丛竹子坚实的基部。
    他又走到对面,用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三根竹竿向反方向弯折丶捆绑。
    六根被外力强行弯折的竹子,就这样在空中交错,形成了一个天然如同拱形肋骨般的穹顶框架!
    「这就是活体框架庇护所,没有杀死任何一根竹子,只是暂时借用了它们的韧性。」
    「这种方法对环境的破坏最小,而且搭建速度极快。」
    最后,他从周围收集了大量宽大的竹叶和砍倒的竹子留下的枝丫,一层层地铺在拱形的框架上。
    很快,一个高度约一米五的半圆形,如同爱斯基摩人冰屋般的绿色小屋,便在竹林中悄然成型。
    钻进去试了试,内部空间足够他躺下和存放所有装备。厚厚的竹叶层,足以抵挡夜晚的露水和山风。
    庇护所完成了,还差最后关键的一环。
    他走到庇护所开口的正前方约一米半的位置,将篝火生在了那里。
    火焰升起,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他的小屋,但林予安知道,这还不够。
    「在野外,一个没有反射墙的篝火,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热量都被浪费掉了。」他一边说,一边开始了他的新工程。
    「热量会向四面八方辐射,真正能传递到我身上的,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必须把那些逃跑的热量,给抓回来。」
    他利用之前砍倒的那根甜龙竹剩下的较细梢头部分,截取了四根长约一米五的竹棍。
    将这些竹棍的两端削尖,然后用力地将它们两两交叉,插在篝火的后方远离庇护所的一侧,形成两个稳固的「X」形支架。
    接着,又截取了数根更长的竹竿,横向密集地堆迭在这两个「X」形支架上。
    很快,一面高度超过半米,略微向庇护所方向倾斜的坚固的竹墙,便搭建完成了。
    但这还不是最终形态,又从周围找来许多新鲜的丶带着宽大叶片的绿色枝条,一层层地插进竹墙的缝隙里,让整个墙面变得更加致密。
    「这就是热量反射墙,」他拍了拍那面绿色的墙壁,满意地说道,「它的原理很简单。」
    「这面墙本身能有效地阻挡吹向庇护所的冷风,然后篝火向外辐射的热量,会被这面墙挡住并反射回我的庇护所内部。」
    「一个简单的结构,就能让我们的燃料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这才是完整的野外营地系统。」
    傍晚时分,林予安终于可以坐下来,享受他的新家。
    一堆篝火在庇护所门口熊熊燃烧,它炽热的能量被一面巧妙的反射墙,源源不断地送入他身后那个坚固而温暖的绿色小屋。
    崭新的竹筒装满了水,一套精巧的渔具放在手边,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收获与满足。
    他看了看天色,距离天黑,大概还剩下最后1个多小时的黄金时间。
    「时间,不能浪费。」他站起身拿起那套刚刚制作完成的渔具,「我得去尝试一下钓鱼。」
    「我还需要一根兼具强度韧性和灵敏度的天然钓竿,重点是大家没有忘记在荒野独居的时候我验证过的新杆光环吧!」
    「新杆,绝对可以刷新新手光环,让我们永不空军!」
    「我觉得其他钓鱼佬肯定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要不然为什麽钓点上大家都跟摆地摊卖鱼竿一样~」
    林予安寻找了一会儿,很快就找到了目标,一根只有拇指粗细的竹子。
    它不像新生的嫩竹那样柔软无力,也不像老竹那样僵硬易折,而是充满了弹性和韧性。
    用燧石片削去所有多馀的枝丫,只在竹子最纤细的梢头,留下了一小截向上生长的分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滑脱结。
    随后他将那根精心搓捻的荨麻鱼线,牢牢地系在鱼竿末端,另一端的蛇骨鱼钩,则被他小心地挂在竿身的竹节上。
    一套原始但堪称完美的钓具,正式组装完毕。
    「好了,我们有鱼竿,有鱼线,有鱼钩,」他掂了掂手中这根充满弹性的竹竿,「现在,我们还缺最关键的一样东西—鱼饵。」
    他没有使用之前留下的蛇的内脏,那种气味浓烈的诱饵,更适合在浑浊的水域吸引嗅觉灵敏的肉食性鱼类,比如鲶鱼。
    而在这条清澈见底,以视觉捕食为主的溪流里,他需要的是更地道的,鱼儿们每天都在吃的家常菜。
    「山光唇鱼,我们昨天的老朋友,它们的主食除了石头上的藻类,就是水生昆虫的幼虫。所以最好的鱼饵,就藏在这些石头下面。」
    他蹲下身,缓缓地掀起起一块脸盆大小的扁平石块,掀开石头的动作非常轻柔,尽量不搅动起水底的泥沙。
    当石头被翻转过来的瞬间,一幅微缩的异星世界般的景象,展现在镜头前。
    石头的底面,密密麻麻地附着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小生物。
    有拖着由沙砾和枯枝构成的小巢的石蚕;有在水中快速游动的水蜈蚣;还有一些如同微缩版史前怪物的蜉蝣幼虫。
    林予安仿佛怕惊扰了这些小生命,用气声说道:「这就是这条溪流的粮仓,对于这里的鱼来说,这些小家伙就是无法抗拒的美味。」
    从石头上捏下几只还在蠕动的水蜈蚣,将它们放进一个用芭蕉叶折成的小盒子里。
    「这些幼虫的身体柔软,富含汁液,是穿钩的绝佳鱼饵。」
    他站起身,目光投向了小溪下游一处水流由急变缓丶形成的一个可能齐腰的深潭。
    那里有几块巨大的岩石,为鱼儿提供了完美的藏身之所。
    「就是那里了,愿新杆之神保佑我们!」
    林予安移动到潭边,将一只鲜活的水蜈蚣,小心地从背部穿挂在蛇骨鱼钩上,尽量保持它的活性。
    没有采用现代钓鱼那种抛投的动作,那会产生巨大的水花,瞬间吓跑所有警惕的鱼,而是采用的点钓法。
    将竹竿缓缓地向前伸出,让挂着鱼饵的鱼线,垂直地落入水中,正好点在了一块巨岩的阴影边缘。
    荨麻线在水中几乎隐形,只有那只挣扎的幼虫,在清澈的水中显得格外诱人。
    他半蹲在岸边,身体纹丝不动,如同岩石与环境融为一体。
    眼睛死死地盯着水下那根几乎看不见的鱼线,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了握着鱼竿的手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夕阳的最后一丝光芒,穿过竹叶的缝隙,在水潭上投下金色的光斑。
    突然,林予安握着鱼竿的手,手腕猛地一震!一股清晰的信号,顺着极富弹性的竹竿,清晰地传递到了他的掌心!
    「来了!新杆光环发力了!」
    没有立刻扬竿,而是手腕微沉,顺着那股力道,将鱼线又送出了一点点。他在给鱼儿足够的时间,将整个鱼饵完全吞入口中。
    下一秒,一股不大的力量从水下传来,细长的竹竿梢头被瞬间拉弯!
    「中!」
    林予安低喝一声,手腕以一个短促而精准的动作向上扬起!
    「哗啦!」
    水花不大,但一条身形矫健丶通体闪烁着耀眼银光的鱼,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精准地落在了他脚边的草地上。
    那是一条刚好超过他手掌长度的山光唇鱼,大概有十五六厘米。在野生溪流鱼里,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体型了。
    它的身体呈纺锤形,肌肉紧实,银色的鳞片在夕阳下反射着宛若金属般的光泽。
    「漂亮!开门红!」林予安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晚餐的主菜有了。」
    小心地取下鱼钩,发现溪鱼的咬口很猛,坚固的蛇骨鱼钩毫发无损。迅速地换上一个新的鱼饵,再次将鱼线点入了刚才的位置。
    他知道在这种溪流里,想钓到大鱼是可遇不可求的,真正的策略是追求数量。
    果然,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黄金时间里,他的运气好得惊人。
    或许是傍晚时分鱼类索食欲望强烈,或许是他选择的钓点极佳,竿梢的信号几乎没有停过。
    他又成功地钓上了四条体型稍小一些丶约有十二三厘米的山光唇鱼。
    夕阳的最后一丝馀晖已经消失在地平线下,竹林间的光线变得昏暗起来。
    他见好就收,没有再继续。
    看着自己今晚的战利品,五条尺寸可观的山光唇鱼,脸上露出了由衷的满足。
    「太棒了,」他对着镜头,将那三条还在活蹦乱跳的鱼展示了一下,「足够我们饱餐一顿,并且还能留出明天的路粮。」
    「好了,在回家之前我们得先把厨房的工作做完。」
    他对着镜头说道,「把血腥和内脏带回营地,会吸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昆虫,甚至是夜间活动的捕食者。」
    「最专业的做法,就是在水源地,完成所有的预处理工作。」
    林予安蹲在溪边的一块被水流冲刷得如同天然砧板的巨大石板上,「处理鱼,有几个腥味来源必须彻底清除。」
    他先用那块锋利的燧石片钝面,逆着方向将五条鱼身上细密的鳞片刮得乾乾净净。
    银白色的鱼鳞在夕阳的馀晖下四处飞溅,落入水中,瞬间就被溪流带走。
    然后用尖端逐一划开鱼腹,没有将内脏直接丢进水里,而是扔到了远离溪流的岸边草丛里,留给森林里的鼬獾或食蟹獴这类清道夫。
    接着是更精细的内部处理,将每一条鱼腹腔内那层薄薄的黑色黏膜,一丝不苟地全部撕掉并在溪水中反覆冲洗。
    「这层黑膜,必须清除乾净,这是腥味的来源之一。」
    随后掰开鱼嘴,用石片将里面鲜红色的鱼鳃彻底挖除。
    最后将鱼身对准脊骨剖开,露出了骨头下方一条深红色的血线—鱼的肾脏,把这条鱼腰彻底地刮除乾净。
    五条鱼很快就被处理完毕,鱼身内外都变得洁白清爽,在石板上排成一排等待入锅。
    林予安回到庇护所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他第一时间从背篓里取出了两个用湿润树叶包裹的小包。
    「物理去腥完成了,现在我们来为它们注入灵魂。今天的急行军路上,除了躲避危险,我也没忘了收集一些宝贝。」
    先打开第一个小包,里面是几串刚刚发出嫩芽的丶带着小刺的枝条。
    「野花椒的嫩芽,」他摘下几片嫩叶,在手心揉了揉,一股清新而霸道的麻香瞬间散发开来。
    「三月份,正是它发芽的时候。它的麻不同于乾花椒的燥烈,而是一种清新带着植物汁液的鲜麻,是给肉类提鲜的顶级天然香料。」
    又打开第二个小包,里面是几片散发着浓郁柠檬香气的叶子。
    「山苍子,也就是木姜子,今天运气好,遇到一株正在开花的。它的叶子,是天然的柠檬香茅,去腥效果一流。」
    他将两种香料准备好,然后开始分配今晚的晚餐。
    「五条鱼,我们不能一次吃完,两条最大的今晚做汤。另外三条做成能保存的口粮。」
    他先处理那三条准备做路粮的鱼,将几片野花椒嫩芽塞进鱼的腹腔,然后用削尖的细竹竿,从鱼嘴穿入,从鱼尾穿出,串成一串。
    「花椒的麻香味,不仅能提鲜,还有一定的驱虫防腐效果,非常适合制作需要保存的食物。」
    处理完路粮,才拿起那两条最肥硕,都超过了手掌长的山光唇鱼。
    将几片揉碎的山苍子叶子,连同之前挖好的春笋片和黑木耳,一同放进了装有半锅水的竹锅里。
    随后将那串着用花椒嫩芽腌制过的鱼串,架在火堆的侧面,离炭火不远不近,利用文火进行着慢烤脱水。
    然后,他才将那口装着鱼丶笋丶木耳和山苍子叶子的竹锅,小心地架在主火堆上,开始慢慢加热。
    他对着镜头总结道:「两种香料,两种用途,山苍子的柠檬香,清新直接,最适合煮汤,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鱼汤的鲜。」
    「而野花椒的麻香,层次更丰富,更适合烧烤,能让鱼肉的风味变得更立体醇厚。」
    夜幕降临,他终于可以坐下来,享受这一天辛勤劳作换来的丶前所未有的丰盛晚餐。
    火堆上,三条烤鱼被烤得滋滋作响,金黄色的鱼油混合着花椒的香气滴入炭火中,激起一阵阵令人垂涎的青烟。
    而身边的竹锅里的鱼汤正咕噜咕噜地翻滚着,鱼肉丶笋片丶木耳在汤中沉浮。
    一股混合了鱼汤的鲜美丶竹子的清香丶以及木姜子独特芬芳的香气,在整个营地里弥漫开来,足以驱散所有疲惫。
    ————
    (一章只能插10张图,根本不够用啊!!!)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