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7章 第二十七:封地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7章 第二十七:封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左穆子美看着拥挤的君殿,都是九儿的实在亲戚。
    也不怪九儿给自己找场子,你没点说服力,上来让你坐到哪个人人眼馋的位置上?
    谁心里会服?
    那位置可是代表着封地、粮食、布匹、人口啊!!
    用后世的话,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果然,九儿第二件事就是要封地给左穆。
    左穆虽然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二十余年,但他骨子里没想过真在这个世界呆一辈子。
    若不是羊儿姑娘,这些年把他的念头压下去。说不好自己拿着劳动成果,早就跑到九儿哪卖弄去了。
    没办法啊!做时空小阵,不是盖房子。
    找点人手砍伐点木材,和点草泥就能解决的。
    这是要炼钢铁啊,得先有煤炭锅炉啊!
    靠自己?
    拉几块大岩石都得十天半月。
    等自己把煤找到了再挖出来,估计都半截身子埋在土里了。
    还想着炼钢?
    做梦那是。
    就自己做的大瓷瓮浴缸,都花了两年多时间才琢磨明白。
    沙土比例搭配不好,烧着就缸裂了。
    现在都没办法完全稳定下来,因为你的土窑光是靠松木烧火,火的温度很难稳定。
    虽然做了个大风箱,也只能将就凑合着使。
    这些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劳力。
    你让人家不种地和你去挖矿?
    想啥呢!
    就告诉他们是金矿,人家对不能吃的东西听都不愿听,你是一点法都没有。
    这才逼着左穆先从面食改革做起,引起国君的注意。
    九儿说到封地,左穆心里压根不在乎。
    因为自己就算了封地,也没啥大用。
    还得想着养活一大堆人口,哪自己就真成了名副其实封邑老城主了。
    还没等左穆拒绝,就听祭足先开口称赞说:“上君如此甚好,先生子美也能安心为上君为政惠民!若不嫌弃,吾可出九夫之地让与先生。”
    左穆赶紧调整状态,不再胡思乱想。
    眼睛看了看坐在自己对面的祭足,心想:“你小子倒是精明,即卖上君个好,又卖我个好,最关键是把矛头都指向了我,祸水东引啊?老小子没按好心眼。”
    左穆正要表态,只听颖考叔开口说道:“上君封邑并无不妥,奈何公子美与政尚无建树,如此封邑恐落诸国异议。”
    左穆一看这人身子微胖,年龄看起来有六十多岁。
    身子骨看着倒是精神,只是不知道这位是九儿的几大爷,亲戚多了也麻烦啊。
    但他说的话,左穆极为赞同。
    人家这是客观的给你意见,左穆正准备表示赞同时,下大夫繁开口说道:“上君既已思虑周全,心中必有全策,只是吾等不知封地是九夫之地?还是井、邑?”
    九儿开口说道:“如兄之所言,孤实乃思虑甚久,故而孤深以为先生子美之功可得一都之地。”
    九儿的话一出口,满堂顿时哗然?
    “一都之地?上君可是失口?”
    中詹大夫老白胡子一撅,白眉下褶皱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哪苍老的声音都带着颤抖。
    哪个子都更是按耐不住,甚至站起身子躬身说道:“上君惜才之意,吾等甚明,然如此封地,自诸侯分封以来不曾有过。太周初建,尚父之功德以异姓获封,亦不过三都之地。况吾等小国乎?”
    左穆听着这一个个的言论,总之都是不支持,只是自己不知道这九夫之地,和井、邑、都有何不同?
    于是悄悄的把身在探向自己边上的公孙大夫。
    低声问到:“敢问大人,这封地九夫之地和都、井、邑是如何计算?”
    哪公孙大夫看了一眼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左穆问出如此问题,心中不由好笑。
    心说总不过是个乡野之人,终究难登君子之堂。
    脸色平淡的说道: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先生可知否?
    那声可知否音调拉的都快到他姥姥家了。
    左穆大汗,我去!
    这九儿真的下血本啊,这是小半郑国都给自己管理了。
    郑国也就十来个县,可不真是半个郑国都给自己了,这不是大小的事了,这是要跟人家分天下的事了。
    自己还好,这要到哪个不肖子孙,来个起义,直接成一家吞郑了。
    关键自己还是异姓。
    左穆冷汗从后背直接沿着屁股沟子流了下去,稍有不慎自己席子上都会渗出一摊子水来。
    为啥这么说?
    因为穿着开裆裤啊!!
    不是左穆不会做衣服,是你要做成自己世界里的裤子,你就没必要穿裳了。
    裳为常服,外衣内裳,裳垂落膝盖下方五六寸的地方。
    内衣内裤这个世界的人都叫服。
    知道古人为啥胸口往下系根腰带了吗?
    不是为了好看,一个是为了把外衣收紧,更重要是固定里面的内服长裤的。
    那根带子不在腰间,而在胸口以下一拳左右的位置。
    你总不能一上厕所把这衣服脱光再蹲坑吧?
    所以只能穿开裆裤。
    除非你穿着这个世界不一样,哪你别说进君殿了,到哪儿都会被人讥笑看不起的。
    当年孔老夫子都说,要不是管仲,汉人都“披发左衽”了。
    这就是一个头发和衣领左压右,右压左的事,人家都看成了民族存亡的大事。
    你想改变服装形式?
    秦始皇都做不到。
    你算老几?
    左穆要不来这个世界体验,花巾都真不知道这些门道,所以古装影视剧衣服胡乱穿。
    春秋时期有地位的女人,穿深衣。
    就是做着衣边加上两个窄肩宽袖的一整块长布,身上裹上三圈,用腰缚一系,内穿小衣;如果身材好点的,穿着起来翩翩起舞,非常美妙。
    左穆都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不是没话说。
    是现场太热闹了,这个时代礼虽然很周到,但是不教条;人人都能发言,而且还不是那种官衔高低,说话分先后。
    左穆看着这些人,才知道人家九儿,都顾不上说卫国的事,先给你来个大好处。
    可是这吃不消啊?
    你对我再好,也不能把半个国家给我吧!!
    左穆一边想,一边流着冷汗。心说你也太冲动了,这那里是春秋小霸王的干的事啊?
    左穆不知,这才是王道。
    啥叫大器?
    人家这才叫大器。
    不给你就是不给你,给你了就要让你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说的直接点,人家这相当于给了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这和公司还不一样,这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所以九儿把所有股东都叫过来,一起商量。
    等众人议论声小了下来,九儿才缓缓说道:“仲卿知晓,吾当年出痒之时,先生子美曾言叔段乱郑,故而吾早有堤防,使郑未能衰败;一旬之前,先生子美又为献《商典》、《兵策》,又半旬之时,先生子美收得昌邑一城,此城可南拒蛮夷,北应君城;凡此种种数之不尽。吾郑国兴昌实起于先生子美尔。”
    九儿说完这些时候,众人这才平息争议。
    眼睛都直愣愣的看向左穆,左穆的老脸不觉一红,心说我也没你说的那么了不起吧?
    只听九儿继续说道:“而如此大为,先生子美仅费一旬之时;众僚可一一责察!”
    下大夫繁不禁好奇的问到:上君所言《商典》、《兵策》?是为何物?
    众人又齐刷刷的看向九儿,那满眼的好奇劲。
    就差一起点头说:“就是,就是,你赶紧说说”。
    于是九儿又把自己与左穆二人如何策典之事,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讲完之后,自己端起饮壶深深的喝了一口茶水,嘴里缓缓的咀嚼着茶叶,静静的打量着每一个人。
    九儿的口才果然牛叉,左穆不由的赞叹。
    这家伙,都快把自己说的比姜子牙都玄乎了。
    此时就连事事儿的子都都开口说道:“先生子美,受子都一礼。”
    接着所有的人都向左穆举手做拜。
    左穆看到一个惊讶的动作,大家的叠手都过了自己的头,要知道双手过头只有对上位君、王才用到的拜手。
    然后伏地而拜。
    我靠,左穆大惊。
    这是稽首礼啊,有这么夸张吗?
    左穆不知,他的作为,对人家来说可是十来天就帮这些个股东们定制了一个大好未来啊!
    九儿满意的看了看场子里的这些吃货们,心说你们要是有人家先生的一半水平,郑国早就不知强大到什么地步了,就知道窝里横,有能耐出去张牙舞爪去。
    左穆清了清发干的嗓子说道:“诸位士卿大夫,在下实无上君所言之能,些许小道之策,不足以让诸位如此礼待。”
    说着向众人分别还礼。
    完毕后又说道:“至于封地一事,吾今日刚刚得知其中关窍,若不得一封,上君心中难安,诸位大人心中亦难安之;吾之氏族远悬东海,亦无乔迁之意,故而吾求的昌邑一地即可。”
    这时九儿的哪些大爷叔叔们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天下还有如此好事?
    人家尚父还要那么大一块封地,这可比尚夫伟大的多了,封地谁不眼红啊?
    那都是白花花的馒头啊。
    这个词是左穆说的,还拿了样品;
    这个为了交换粮食省事,当时吃货大兵,做的和枕头似的;
    交换到的老百姓,慢慢就叫成埋头了;
    故而此时形成文字是一个锅放着叉子又点几个小黑点。
    后世慢慢演变,开始叫馒头。
    也有叫蒸饼的,倒是左穆叫什么没太大影响。
    最后郑国后世国君都跟着叫埋头。
    九儿在演讲的时候,就让司宫把埋头、豆腐、肉饼都拿了出来,让大家挨个品尝了。
    样样都让大家惊讶不已,只是大豆种植收成少,不能作为主粮,而豆腐耗材极大,九儿怕影响黎民正田种植,故而没有大面积推广。
    只是在贵族高层家里,偷悄悄的吃。
    直到淮南王刘安,喜好招揽方士,其中方士中有左穆的徒子徒孙,便把制作豆腐秘诀传授于淮南王,为其老母养生,结果这小子一激动,把豆腐推广于世。
    而且上来也叫做豆腐,好多传言说刘安无意发现啥,完全误传。
    如果是他自己无意做出来的,他命名就不会叫豆腐,当时豆已经是豆。豆不是豆,是容器的名词还是在春秋时期。豆即是灯具称呼,更是容器称呼。
    可见,《本草纲目》中记载也有野录。
    但是豆腐养生也从此流传下去。
    九儿不解的看着左穆,他不像他的哪些没出息的叔伯们,他是有见识有作为的小老虎,所以脑瓜子呼呼的转着。
    这先生若不受封,万一那天一不高兴,拍拍屁股走人,自己再从哪找这么一个大神去?
    越想越担忧,左穆开心门的人,感受到九儿的想法,心中不由好笑。
    这开心门,倒不是有别的主意,主要是怕有人生了害己的奸心歹意。
    这是花哥说给自己的,他说当你一旦拥有极大利益时,一定要防着小人。
    左穆对这些认知就是个白痴,当有意无意的用到花巾的奇思妙想,才知道在这个世界,花哥的知识远比自己的物理有效的多。
    而自从梦里和花哥见过面后,各种认识更加明晰起来,像是对方的知识逐渐在和自己融合。
    这绝对比人工输入意识要牛叉的多,这相当于自己在未来开了个“挂”。
    左穆胡思乱想着,突然对自己梦中的哪个花巾越来越期待。
    而这时九儿开口说道:“封地之事,暂且不论;孤先说说卫国之事,叔段之事;高仕渠弥,汝先一言。”
    高渠弥先是一礼,正色说道:“叔段未卒,避难于卫。”
    左穆大惊,叔段没死?叔段没死?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