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十五章上巳婚书映春归(第1/2页)
三月初三的西市,被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洗得格外清亮。青石板路两侧的垂柳抽了新枝,嫩绿的枝条上系着红彤彤的绸带,随风轻摆,将“晚砚堂”的门口装点得喜气洋洋。王婆正踩着凳子,将阿瑶画的梨花喜字贴在门楣中央,嘴里还念叨着:“左边再高些!要跟右边的灯笼对齐,这样才喜庆!”阿力扛着一捆刚采的桃花枝跑进来,花瓣上还沾着雨珠,凑到林晚面前笑道:“林姐姐,这是我和阿瑶去城外桃林折的,插在喜堂里,配你的嫁衣正好!”阿瑶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个木雕的小喜字,脆生生地接话:“林姐姐,我爹说这桃花要插在堂屋四角,能保你们岁岁平安!”
林晚穿着一身正红色的嫁衣,裙摆绣着层层叠叠的梨花,领口和袖口缀着细小的珍珠,是沈砚特意请长安最有名的绣娘缝制的。孙老丈正拿着一支凤钗,小心翼翼地插在她发间,凤钗的流苏上挂着颗小小的珍珠,与她发间的梨花银簪相映成趣。“咱们林丫头真是越来越好看了,沈小子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孙老丈捋着胡须,眼里满是欣慰,“这凤钗是我家传的,当年我老伴儿出嫁时戴过,今日送给你,愿你们夫妻和睦,白头偕老。”林晚摸着凤钗的流苏,眼眶发热:“孙老丈,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王婆刚从灶房出来,手里还拿着块擦手的布,笑着打断:“傻丫头,这是长辈的心意,不收就是驳了老丈的面子!当年我嫁过来时,老丈还送了我一双银镯子呢!”
正说着,就听见门口传来“叮铃”的铜铃声,李公子带着几个仆役走来,手里捧着个精致的红木匣子:“林姐姐,沈大哥呢?我给你们送贺礼来了!”他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对羊脂玉的手镯,玉质温润,上面刻着“琴瑟和鸣”的纹样,“这是我家老夫人特意让我送来的,她说当年多亏你们救了她,这份贺礼一定要收下。”林晚刚要推辞,就见沈砚从后屋走出来,他穿着一身大红的喜服,腰间系着绣着梨花的玉带,平日里温和的眉眼此刻更添了几分英气。“李公子的心意我们收下了,快进屋坐,婚宴马上就好。”李公子拍着沈砚的肩膀大笑:“沈大哥,今日你可算娶到心上人了!当初我就说你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没说错吧?”沈砚笑着点头,眼角余光瞥见林晚,满是温柔:“多亏你当初帮着照看‘晚砚堂’,不然我也没心思筹备婚事。”
喜堂就设在“晚砚堂”的前屋,原本的柜台被改成了供桌,上面摆着水果、点心和一对红烛,烛火摇曳,映着墙上挂着的“囍”字。周先生作为主婚人,正站在供桌前整理婚书,婚书是沈砚亲手写的,字迹工整秀丽,上面除了双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还多了一行小字:“星陨为戒,守护为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林晚看着那行小字,想起云栖谷的经历,眼眶微微发热——那枚带着蓝光的银戒指,此刻正好好地戴在她的无名指上,是她与沈砚最珍贵的信物。周先生抬眼看见两人对视的模样,捋着胡须笑道:“沈砚啊,当年你拜我为师时,我就说你性情沉稳,就是缺个能懂你的人。如今见你和林丫头这般和睦,我这当师父的也放心了。”沈砚拱手道:“多谢师父成全,若非师父当年引荐我入太医院,我也不会在西市遇到林晚。”
吉时一到,周先生高声唱道:“吉时已至,新人拜堂!”林晚和沈砚并肩站在喜堂中央,面对着供桌拜了三拜,又转过身对着街坊邻里拜了三拜。当拜到彼此的时候,沈砚看着林晚,眼里满是温柔,轻声道:“林晚,往后余生,我定护你周全。”林晚笑着点头,泪水却忍不住滑落,哽咽道:“沈砚,我也是。”周围的街坊们纷纷鼓掌叫好,撒下的彩纸落在两人身上,像一场喜庆的花瓣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五章上巳婚书映春归(第2/2页)
婚宴上,王婆做的菜赢得了所有人的称赞,有红烧鱼、糖醋排骨、四喜丸子,还有她特意为林晚做的梨花糕,上面用食用色素画了小小的“囍”字。阿力和学童们端着酒杯,挨个给客人敬酒,稚嫩的声音引得众人欢笑不已。孙老丈端着酒杯走到沈砚面前,笑道:“沈小子,以后要好好待林丫头,要是让我们知道你欺负她,我们西市的街坊可饶不了你!”沈砚连忙举杯回应:“孙老丈放心,我定会对林晚好一辈子。”
正热闹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粗布短褂的汉子走进来,手里提着个布包,脸上满是局促。林晚抬头一看,竟是李家坳的那个汉子!他走到林晚和沈砚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恩人,我来晚了。这是我们村的一点心意,自家种的花生和红枣,祝你们早生贵子,百年好合。”他打开布包,里面是满满的花生和红枣,还有一小罐新熬的枣泥,“这枣泥是我家婆娘特意做的,说你上次说好吃,给你当零嘴。”沈砚连忙上前扶他:“快起来,都是街坊,不必多礼。你们能来,比什么礼物都强。”汉子直起身,憨厚地笑:“村里的人都让我给你们带话,说等秋收了,就送些新米来。上次若不是你们,我们全村人都性命难保啊!”
林晚连忙扶起他,笑着说:“快坐下吃点东西,你能来我们就很开心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汉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本来早就想来了,可村里突然有人发热,我忙着送他去看郎中,耽误了些时间。不过你放心,不是时疫,就是普通的风寒,吃了药已经好多了。”沈砚闻言,连忙问道:“有没有用我们上次教的方法?要是还有问题,随时来‘晚砚堂’找我。”
婚宴一直热闹到傍晚,街坊们渐渐散去,喜堂里只剩下林晚和沈砚。沈砚牵着林晚的手,走到后屋的梨树下,树上开满了雪白的梨花,香气扑鼻。“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见面吗?你当时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拿着半块梨膏问我能不能治病。”沈砚笑着说,伸手拂去林晚发间的花瓣,“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姑娘很特别,明明看着娇弱,眼里却有股韧劲。”林晚靠在沈砚肩上,看着满树的梨花,轻声道:“我那时候可害怕了,穿越到这里连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就想着靠自己的手艺活下去。没想到问你要一碗水,你不仅给了,还帮我改良梨膏的方子。”她抬头看着沈砚,眼里闪着光,“后来我才知道,你根本不是冷冰冰的医官,心细着呢。”
林晚靠在沈砚肩上,看着满树的梨花,轻声道:“我也没想到,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代,能遇到你,遇到这么多好街坊。”她抬起手,看着无名指上的银戒指,戒指上的蓝光在夜色中隐约可见,“这枚戒指,是我们最好的见证。”沈砚握紧她的手,将她拥入怀中:“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故事,会一起把‘晚砚堂’做得更好,会一起看着阿力和阿瑶长大,会一起慢慢变老。”
夜色渐深,“晚砚堂”的灯光依旧明亮,映着喜堂里未熄的红烛,也映着梨树下相拥的两人。窗外的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滋润着大地,也滋润着这对新人的心田。林晚知道,她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个盛唐的西市,在“晚砚堂”的梨香里,她将和沈砚一起,书写更多关于爱、温暖与守护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