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别人都在热热闹闹地摆地摊,在开开心心地计划毕业旅行,千影又背着电脑去了自习室,准备简历,准备作品集。
国内的纪录片团队比较少,最大最好的就是央视纪录片团队了,千影自然早就向往,但知道自己学校不够格,也从没有奢求能进央视。
如今虽然机会摆在眼前,但她还是不够自信,所以绞尽脑汁地准备,还找导演要了之前在新疆拍纪录片的花絮,那是她拍的,她赶忙剪辑好,都收录到作品集中,随简历一起发过去。
有导演的推荐,简历很快过关,她很快收到了面试通知,虽然是意料之中,但也给了她一点信心。
她激动的连忙买车票去北京面试,跨越千里,风尘仆仆地赶到面试地点,但一到现场就傻眼了,听说只招一个人,但候场区黑压压的全都是人,足足有四五百,多的两个大教室都装不下,而且全是清北中传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还大部分都是研究生,就千影一个普通学校的本科生,竞争太激烈了。
看着周围同学神采飞扬的样子,千影很自卑,在角落里坐卧不安,而偏偏有人见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就问她:“你一个人来面试吗?没同学吗?你是哪个学校的?我是清华的。”
“啊?我……你孤陋寡闻,我说了你也不知道!”她很冲地甩出一句话,弄得对方好不尴尬,以为她很强,一时不敢轻视,讪讪地走开了。
千影捂嘴偷笑,其实她就是吓唬人的,再怎么输也不能输了气势,唬人谁不会呀,况且,仔细听他们聊天的内容,就觉得也不过如此,这些名校生讨论的也大多是在央视工作怎么样,待遇好不好,有编制吗等常规话题,眼界思维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差别。
在哲学系待久了,千影内心也有些清高,看不上那些俗人,她平时不会表现出来,但遇到瞧不起她的人,她就会自动寻找自己的优势,在思想上鄙视别人。
有了这个小插曲,她就自信多了,自信让人更加冷静聪明,千影虽然不是名校生,但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作品集让面试官很感兴趣,再加上思维敏捷,口才极佳,让她顺利通过一轮轮面试,直达终面。
不过,也许是为了全部面完,综合比较,进入终面的人,还不少,千影并没有松懈,而且一到终面的面试区,感觉完全不一样,听说是压力面,果然气压极低。
会议室里,整整齐齐地坐了三个面试官,全都冷冰冰的,中间的面试官应该级别比较高,一张国字脸,正襟危坐,面无表情,严肃冷峻;左边是个女士,双手环抱,趾高气扬地坐着,也面无表情,只冷冷地睥睨着她;就右边的一个胖乎乎的面试官,在低头看简历,随便看了两眼,让她开始自我介绍。
千影紧张的发抖,慌忙自我介绍,但刚说了个开头,那左边的女面试官就打断道:“你是学哲学的?跟我们专业不对口啊,我们纪录片团队没说要招哲学系的,而且你这学校也不行,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之前都面过了,突然又质疑她的学校,千影知道这只是给个下马威,忙答道:“可是也没说不招啊,况且,我有基础的,我有拍过纪录片,简历上有作品链接,你可以看下。”
面试官之前估计都没认真看,中间的那位威严的面试官看了两眼,冷冰冰地说:“这里每一个应聘者都有作品,他们都是影视传媒类的专业学生,放着那么专业的人才不要,我们为什么要你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学生?你有什么优势?”
国内高校纪录片专业比较少,从业者大部分是学影视编导和艺术传媒的,相比之下,千影这个学哲学的可不就是非专业人士了。
这个问题之前面试官还没问过,千影有些慌张,深知不能和别人比专业性,灵机一动答道:“我比他们更喜欢纪录片,喜欢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就可以走的更远,这就是我的优势。”
“每个应聘者都说自己喜欢纪录片,你怎么证明你比别人更喜欢?”那面试官立即追问道。
“拍纪录片很辛苦,又不赚钱,我明知道这些困难,可我还是想拍纪录片。”
“我们是纪录片团队,来这里面试的人都知道这些困难,你有什么特别的?这就能说明你比别人更喜欢吗?”面试官依然咄咄逼人。
千影急了,心想,为什么总纠结这个问题呢?我都能去那么苦的沙漠拍纪录片,还不能说明我喜欢纪录片吗?不过她猜,面试官应该是想考验她,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就不在于她喜欢,而在于她比别人更喜欢,或者别人没她那么喜欢。
她很快反应过来,稍稍思索,答道:“那些影视编导或者纪录片专业出身的学生,他们不一定很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些专业属于艺术类的专业,他们高考选这个专业,可能是因为艺考分低,他们文化课不好,为了上大学就走了艺考路线。
也可能是一时喜欢,他们看了几部片子,就以为自己喜欢电影,喜欢纪录片,可是当体验了这背后的艰辛之后也许就没那么喜欢了。毕竟好多人高中的时候只知道埋头做题,并不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看到行业光鲜亮丽的外表,一时冲动也是有的。
但他们还是坚持学下来了,今天还来这里面试,这不过是因为工作难找,转行也不知道做什么,还不如找个对口的工作,拍纪录片虽然辛苦,但这其中肯定还有室内的工作,就像土木建筑类的毕业生,也不是人人都去工地干活,也有坐办公室的,即使在外面工作,辛苦又不赚钱,可有工作总比没工作好。
但这就能说明他们喜欢自己的专业、喜欢这份工作吗?那些专业出身的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大多也不过是无奈之举,他们只想是找个工作,并不是特别喜欢,不喜欢遇到困难就很难坚持下来,更不要说是这么艰苦的纪录片行业了!”
这是千影根据她哥的经历分析出来的。哲学系课堂上经常有辩论,这种简单的逻辑论证,就算没好好学,耳濡目染也会了,千影虽是临场发挥,但言语流畅,一气呵成,让面试官都有些惊讶,不过面试官们还是很沉稳的,一个个还是不露声色。
“他们不是真心喜欢,你就是吗?”中间的那个面试官依旧盛气凌人地发问。
“当然,我是哲学系的,除了当老师,没有一个对口的工作,我们哲学系已经很难就业了,而我还选择了更难就业,又更为艰辛的纪录片,这不是热爱是什么?
一个土木类的毕业生,转去搞金融,不一定是热爱,但一个学金融的,转去搞土木,必然是因为热爱,不过他已经赚够钱了,有了热爱的本钱。
而我还没有本钱呢,我还是个学生,我从一个艰苦的行业,转去另一个更为艰苦的行业,除了热爱,还有什么原因吗?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更为热爱纪录片,这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吗?”
千影有些委屈,越说越快,越说越激动,慷慨激昂地说完,那左右的面试官被她的气势感染,脸色有些松动。
不过那中间的面试官,大概是个面瘫吧,依旧面无表情地说:“你这么喜欢纪录片,有接触过专业的纪录片团队吗?你理想中的纪录片团队是什么样的?”
“我接触过,不过是个很小的团队,我们相处的很愉快,大家志趣相投,全心全意为拍出更好的纪录片而努力,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监督,就会很认真地工作,导演也很尊重我们的意见,给我们自由发挥的余地,所以我理想中的纪录片团队,也是这样的,不需要怎么被管束,我们有共同的目标,会自发地努力。”
这是千影的真心话,她也以为这样说会得到面试官的赞许,谁知那面试官立刻反问道:“如果我们团队,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你会怎么办?”
“啊?”千影愣住了,这么大的央视,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不是又该怎么回答?其实早先找工作的面试套路,已经告诉她,此时应该说,我可能了解的不全面,我会虚心学习,与同事们好好合作。
不过,她犹豫了下,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工作经验不足,不知道大型的纪录片团队是什么样的,我只能把我理想中的团队告诉你们,让你们去判断,我符不符合你们的要求,如果不符合……”
“不符合会怎样?”那中间的面试官立刻追问道。
想到种种风险,千影不禁哽咽了,但还是说道:“如果不符合,或者相差太远,那么……那么,请不要录取我!”
最后一句她说的很艰难,说完忍不住落泪,一时三位面试官都愣住了,包括中间的这位严苛的面试官,那右边胖胖的面试官,惊得更是伸长了脖子问:“你手上有其他offer吗?”
“没有。”千影边说边擦眼泪,然而刚擦完眼泪又出来了。
胖面试官很惊讶,但那中间的那个高级面试官,脸上的表情转瞬即逝,合上电脑,面无表情地说:“今天的面试就到此结束,你可以回去了,有结果我们再通知你。”
“啊?就这样结束了?”千影还没回过神来,那面试官已经叫下一位面试者了。
“你该走了。”面试官又催促道。
“是。”千影推开门,走出了面试大楼,炎夏惨白的阳光照在脸上,刺眼的差点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