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何不言初中由于被人孤立,遭遇校园暴力,身心受伤,偶然接触了哲学,但看了几本书他就放下了,知道同学们都很蠢,知道不是自己的错,再加上高中换了个新环境,远离了那些坏同学,心结解开了,他就不理会哲学了。
他还是更喜欢自然科学,他妈妈是记者,爸爸是医生,家里许多书,各种各样的都有,他从小就泡在书堆里,但最喜欢看的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对科学很感兴趣。
小孩子大多如此,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里,总是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奇形怪状的植物,灿烂多姿的星空,浩瀚辽阔的宇宙,总是吸引孩子的目光,而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那时父母工作很忙,常年把他放在爷爷家,爷爷是中学退休物理老师,生活悠闲,喜欢爬山和钓鱼,常带他出去玩,还指点他看了许多书,让他从小就对自然,对物理很感兴趣,立志以后要成为物理学家。
到高中,他也自然而然选了理科,那时他已经不再想着和同学们做朋友,没有需求也就没有烦恼,他专心读书学习,沉醉在科学知识的世界里,与同学们保持着礼貌又疏离的距离,安安静静地度过了高中两年。
如果不出意外,以他的聪明才智,也许就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但在高二那个暑假,十五岁的那个夏天,所有的平静都被打破了。
那是一个安静的夏日午后,奶奶在厨房里洗碗,爷爷在客厅的摇椅上打盹,他坐在地板上玩立体拼图,墙角的柜式空调送来阵阵凉风,明晃晃的日光洒在窗前,窗台上的吊兰繁盛可爱,垂着油绿的枝叶,茶几上的葡萄黑紫透亮,沁着水珠厚墩墩地摞在玻璃果盘,夏日是这样地美好安静,只有电视机里播放着国际新闻的声音。
他玩拼图玩的累了,扯了一颗葡萄,一咬,清甜多汁,沁人心脾,但是一颗葡萄还没吃下去,他就呆住了。
两个熟悉的名字,从电视上传来,他转头呆呆地看着新闻,新闻里正播放着叙利亚内战的画面,战斗机在空中疯狂地投射炸弹,坦克炮弹在地上疯狂地扫射,天上地下,黑烟滚滚,人们携家带口仓皇窜逃,倒下,四肢炸裂,孩童停在半路,睁着惊恐的大眼睛,倒下,四肢炸裂,幼小的头颅落在血泊里,眼睛还睁得大大的。
播音员解说一番,随后播报了一串国内人员伤亡名单,其中两个是他的父母,一个战地医生,一个战地记者。
“爷爷,爷爷——”他不敢相信,忙去摇正在打盹的爷爷,爷爷还没醒,家里的座机忽然响起来,他连忙去接,接完泪流不止。
“爷爷,他们说,爸爸死了,妈妈也死了,他们都死了……”
奶奶的碗碎了,爷爷的椅子倒了,他们慌忙过来看新闻,又慌忙打电话,没人接,再打还是没人接,又打给爸妈的单位,得到确切的消息,老两口跌坐在地上,泪流满面。
“你爸昨天还打电话来,说一切都好,还说过两天就休假回来了,就是这样回来的吗?”
“爷爷,叙利亚为什么要打仗?人们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会有战争?爸妈为什么要上战场?为什么要去那么危险地方?去了又为什么不活着回来?”
他声嘶力竭地哭着质问,可是没有人能回答他,爷爷奶奶只是抱着他一起哭。
后来没两天,尸体运回国,被炮弹击中,已经血肉模糊,老两口一看,就晕过去了,是姑姑还有爸妈的单位帮忙料理了葬礼,许多人来瞻仰,送花圈,送挽联,都说是来送别英雄,可英雄是别人的,他只是来见爸妈,他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爸妈了。
他父母原本只是在国内工作,后来小学时妈妈调去做国际记者,爸爸也跟着去做维和医生,有时候是无国界医生,总之两人常年在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不过他们会经常打电话,也经常寄书本玩具回来,虽然见不到面,但他并不难过,因为习惯了,也因为有爷爷奶奶的悉心照料,他玩的很开心,可是他从未想过此生再也见不到他们。
至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他们被派到叙利亚执行任务,已经一年多没回来了,原本只是千里之隔,谁知再见已是阴阳两地。
爷爷奶奶受不了打击生病住院了,由姑姑照料,他不想给姑姑添麻烦,便一个人留在家里,说过几天就高三开学了,要在家好好复习。
每个少年老成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可言说的伤痛,父母双双阵亡给了何不言沉重的打击,这打击不是被孤立被欺辱可比拟的,满屋子都是父母寄回来的书,满屋子都是父母的影子,他关上灯,在黑夜里流泪,根本不想复习,也不想看书,漫天的悲痛无处发泄,他一怒之下把家里的科普书全撕了。
他对一直以来热爱敬仰的科学产生了怀疑,怀疑科学到底能做什么?科学能让人不痛苦吗?科学能阻止战争吗?科学能避免杀戮吗?坦克炮弹都是科技武器,科学到底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
都说科技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谁来使用?人来使用,看来人才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可是他不了解人,他了解日月星辰,了解光电火热,了解看不见的黑洞,却不了解这遍布全球的人,他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自相残杀?为什么会有战争?
虽然他也上过历史课、政治课,但并没有好好学,一来他没兴趣,二来他也不太理解,课本写的都很概括,很抽象,他年纪小阅历尚浅,又很少读这方面的书,仅凭课本和老师的三言两语,根本无法深刻理解,只能背背书做做题,其实一点都没学到心里。
这就是为何高中分科时他选择理科,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物理,还因为文科让他很茫然,茫然的就像心情一样,说不清道不明。
文史知识的缺乏让他许多东西都不懂,虽然父母去叙利亚执行任务,但他却不清楚叙利亚为什么会爆发战争,上网搜索了解到是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的内战,可这就是战争的根源吗?
中东地区常年战乱不断,有的是内战,有的是外战,美国到处发动战争,打阿富汗,打伊拉克,打阿富汗据说是为了转移911事件引起的国内愤怒,打伊拉克据说是为了争夺石油,控制全球能源,维护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可这就是战争的根源吗?不打仗美国人会死吗?
他心里好多疑问,迫切需要答案,从前接触的一些哲学知识,让他意识到,只有哲学能回答他的问题。
因为一切问题都指向人的问题,可人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美丽或丑陋都是皮囊,外表一样的双胞胎,相处久了也会发现有不同之处,有什么不同?只有大脑不同了。可见长远看来,让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并不是外表,而是大脑,大脑即思想,而哲学即思考,思考产生了思想。
其实不光学哲学需要思考,许多事情都需要思考,学物理化学需要思考,弹琴绘画需要思考,探究人的心理活动需要思考,所有的学科都需要思考,只是思考的问题不同而已。
但万变不离其宗,实际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本就起源于哲学,艺术美学也属于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也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是万学之学,是最顶层的学科,最上层的智慧,触类旁通,一会全会。
别人觉得很难的物理,何不言都学的很轻松,逻辑推理能力自然不在话下,用有限的知识细细推理一番,他就知道,要解答他对这个世界的困惑,就必须去学习哲学,于是他又捡起了哲学。
由于相关书籍阅读较少,一开始何不言也觉得哲学很难,不需要的时候就放下了,不过他本就天资聪颖,喜欢刨根问底,如今带着问题去学习,学起来简单了许多,他渐渐明白人类为什么会有战争,其实就是贪婪。
争夺资源也好,转移国内矛盾、发泄情绪也好,都是贪婪。对外贪婪,导致了侵略;对内贪婪,导致了内战;不想内战就转移注意力,对外作战。
至于抵御外敌,保卫国土的战争虽然是正义的,但战争至少有两方作战,一方是正义的,另一方就是非正义的,非正义即侵略别人,侵略本质上还是由于贪婪,是想掠夺别人的资源和财富。
因为贪婪通常伴随着奢侈,而资源总是有限的,奢侈浪费就会消耗过多的资源,那么为了长久维持这样的奢侈生活就要去抢别人的,所以反过来想,勤俭节约就是为世界和平做了极大的贡献啊。
不过他又在想,叙利亚的战争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除了作为记者要去采编新闻外,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别国的战争?
问题越想越可怕,人类的贪欲导致了战争,全世界的人都是人,叙利亚的人是人,中国人也是人,是人就有共同点,正如狼有狼性,人也有人性,一个个人组成了社会,人有共同点,社会也就有共同点,叙利亚的内战是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的,那难道这些社会矛盾在中国就没有吗?
即便内部没有矛盾,外部就没有危机了吗?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美国是世界霸王,为了掠夺别国的资源而打仗,能打伊拉克,就不能打中国吗?战争离我们还有多远?如何避免战争?他不知道,他都不了解人,也不了解社会,更不了解这个世界,他还有许多知识需要要学习。
那时高三了,学业繁重,但何不言每天都在思考这些世界级的难题,思考的完全不想上课了,他并非一下子就明白了战争的本质,他看了许多书才想明白的,看书需要时间,他没有时间复习了,哲学虽然很锻炼思维,但抵不过密集的考试,他没有时间做具体的题目,考试成绩直线下降。
而且他伤心过度,走了极端,一时对数理化痛恨至极,认为是坦克大炮夺走了父母的生命,而制造这些武器需要理科的知识。
总之高三那一年他就在悲痛与困惑中度过了,他原本不想交朋友的,可他太痛苦,失去至亲的痛苦,问题想不明白的痛苦,他需要朋友倾诉。
班上倒是有几个同学跟他玩的好,不过都是把他当作学霸对待,都是有求于他,完全跟他们说不到一块去,当他说起叙利亚的战争时,他们要么一脸茫然,要么只对激烈的军事火拼和先进的军事武器津津乐道,他失望至极,从此不再与人言语。
厌学加上内心抑郁,导致原本全校第一的他,高考只考了个很普通的分数,上了个很普通的大学,老师知道他家里出事了,都为他惋惜,说如果不是这件事,他肯定能上清华。
不过他并不觉得遗憾,读书学习并非是为了升学考试,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是母亲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