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七章 边筹(1)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十七章 边筹(1)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孙继达?”
    夜深人已静,微风伴虫鸣。
    李老歪放下给李景隆泡脚的水盆,诧异的抬头,“您怎麽想起他来了?”
    “我记得他是父亲的旧部,洪武十九年....走的咱家的门路,就任常州的镇抚!”
    李景隆将双脚泡入热水之中,沉思道,“如今是在琼州?”
    “您好记性....”
    李老歪起身,擦擦手面带不屑,“不过那吃里扒外背主求荣的狗东西,您提他作甚?”说着,他又开始给李景隆倒水,继续道,“他不但是咱家老爷的旧部,还是咱家的老乡,更是老夫人的两姨表哥。哼,若没这几层关系,他那点战功,也就配当个千户!”
    闻言,李景隆只是一笑,双脚在热水之中轻轻的搓着。
    “您刚袭爵那几年,他跟咱家走的勤着呢!”
    李老歪又撇嘴道,“可咱家那回,您进锦衣卫大牢那回.....从您从锦衣卫出来,到给老夫人守孝,这三年时间,见您不得势了,他就没登过咱家的门。後来..”说着,他脸色更是不屑,“您当了左都督了,又开始给家里送东西。”
    说到此处,他啐了一口,“呸....什麽东西?”
    “呵呵!”
    李景隆微微一笑,“趋利避害人之常情,跟红顶白人之本性,谈不上什麽吃里扒外背主求荣!”
    “您好端端的提起他干什麽?”李老歪再次问道,“公爷,别的事小的不懂。但这下面的人呀,咋说呢...就跟媳妇似的,偷人了,再好也不能要!”
    “哈哈哈!”
    李景隆顿时大笑,“你这什麽比喻?牛头不对马嘴的!”
    说着,他抬起脚来,李老歪快速的俯身,仔细的擦拭,“老歪叔,我自己长手了,您.....何必呢?”
    “小人给您擦了半辈子脚了!”
    李老歪抬头道,“您不让小人擦,小人还觉得空落落的!”
    “老歪叔!”
    李景隆柔声正色道,“将来,我不会亏了您。”
    “您骂我?”
    李老歪呲牙一笑。
    这世上的人,大多数的关系都是利益维系的。尤其是上下之间,上要让下能看到利益,才会效忠。而下要有上面赏识和利用的价值,才会委以重任。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亦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其实正如如今李景隆麾下的将佐,倘若大明帝国一直顺风顺水,他们虽受李景隆的大恩,但却绝不会跟着李景隆造反的。但若是假如有那麽一天,这些人能看到从龙之功.....那这些人不用李景隆恩威并施,自会奋勇向前。
    他之所以想起孙继达,且想跟这个人继续保持着良好的上下关系,是因为这个人......是未来肃王朱楧,还有就藩宁夏的藩王,庆王朱毡的岳父。
    这庆王朱毡比肃王朱楧更是悲催,他那地方比甘州可差远了,因为以前是西夏的都城,所以百年前蒙古人纵横天下的时候,一把火烧成了白地,屠刀之下白骨累累,现如今既离着北元很近,又缺兵短粮。
    甚至日後,晚年时还要被朱棣的手下,宁夏镇总兵史昭一个臣子欺负,终於一病不起死在了银川。
    史书记载庆王这一系的藩王们,即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书朝廷请求内迁。但直至末代庆王被李自成所杀,也没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江南。
    地方是穷,藩王看不上但李景隆却看得上,且看的有些眼热。
    宁夏镇有屯兵七万,其中骑兵众多,光是宁夏前卫就有纯骑兵四千八百人。这些骑兵都配备三眼火铳,雁翎刀。一直到万历年间,宁夏边军都是大明军中一等一的精锐。
    但可惜,明朝末年文官克扣军饷,武人地位低下,再加上内忧外患,这支边军就这麽活活的被人为的,变得跟大明朝廷离心离德。
    以至於李自成兵临西北之时,固原总兵,大明名臣孙传庭昔日的左膀右臂,松锦大战之中儿子被满清俘虏拒绝投降的白广恩,率军归附李自成。
    而後宁夏总兵抚民,亦是率全镇官兵投降。
    这些大明王朝养着的叫花子一般的,被遗忘的边镇军马。在李自成麾下吃饱饭之後,直接带着李自成,一路推到了北京,使得崇祯煤山自缢!
    李自成手下都是农民?
    其实他手下都是大明王朝那些吃不饱饭,拿不到军饷,还要给文官老爷低三下四,给卫所老爷当佃户的正规军!
    “甘肃....”
    李景隆抬头,看着墙上的寰宇全图,口中轻念,“陕西,宁夏...还有...山西!”
    听见声音,正给李景隆拿鞋的李老歪诧异的抬头,就见自家少爷的眼神之中,满是狂热。
    如今的陕西和山西可是大明朝在北方一等一的富庶之地,而甘肃和宁夏,地处西北边陲,民风彪悍,官兵皆是劲旅。
    将来四省兵权在手,且有内应。山东河北河南,遍地李家旧部.......
    “公爷?”李老歪低声呼唤,“您怎麽了?”
    “没事!”李景隆笑笑,“叫李三进来。”
    ~
    “小的李三,见过公爷!”
    李三四旬年纪,是李景隆在京城的二管家李儿的堂弟,也就是曹国公府大管家李全的侄儿。在李景隆身边,负责李家名下商队的事务。
    “咱家的商队....”
    李景隆端着茶盏,坐在榻上,“可以多往宁夏那边走走!”
    “爷!”
    李三上前,低声道,“那边路可不好走!”说着,他顿了顿,“且不说马匪,北元残兵。就是宁夏镇那些官兵,也常因为没有油水,白天当兵晚上劫道.....”
    “先跟庆王府那边通通气儿!”
    李景隆放下茶盏,“嗯,记得选些好的....带有江南风味的礼物给庆王那边送去。你亲自去....我手书一封,让脱欢挑选五百名蒙古骑兵,护卫着你!”
    “是!”
    李三眼珠转转,“那....小人要不要藉机会,把宁夏镇上下的武将也都打点一番?”
    “嗯嗯,那是自然。”
    李景隆点头,“不过别用咱家的名义,就说你是....肃王的门人!”
    说着,他顿顿,“我明儿跟王爷千岁讨一封手书,方便你行事!”
    ~
    “孙继达!”
    与此同时,应天府乾清宫中,朱元璋借着灯火,手中的朱笔在一个名字上画了个圈。
    而後放下笔,“传旨!”
    “奴婢在!”朴不成闻声上前,匍匐於地。
    “琼州卫指挥使孙继达儿女,选给老十四老十六当媳妇儿!”
    朱元璋沉声说道,“再给兵部下旨,孙继达调任凉州卫指挥同知!”
    “遵旨!”
    朴不成抬头,然後露出几分笑容,“主子,太子妃来了,在外头等了半天了!”
    “啧,那咋不叫呢?”
    朱元璋催促道,“快,叫进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