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零五章 察觉(2)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零五章 察觉(2)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更要命的是,这个他靠着武力建立的大明帝国,还有许多桀骜不驯的交兵焊将。
    他若在,那些人就是狼见到了虎,只有哆嗦的份儿。
    可他若不在,那些狼....就是山中之王!
    心中百转千回,朱元璋不经意的抬头。
    窗外,一片阴云,恰好遮住那皎洁的弯月!
    ~~
    老二,不行!
    这国家交给他,只怕就如大隋一般。
    不..就老二那个性子,还不如隋炀帝呢!
    老三?
    不行!
    老三性子执拗,但心思单纯,知辅臣之姿,却非帝王之相。
    更重要的是,老三其实在内在,跟老二的暴躁没什麽区别。他之所以现在听话,是因为他的皇帝父亲在,他有怕的人。他现在恭顺,是早年间被他老子给打怕了。
    若哪一天,真让他无所顾忌了,他的所作所为,肯定比老二还要荒唐!
    所谓知子莫若父,朱元璋心中,对两个嫡子再三的思量一番,届时否定。
    “老四?”
    “不行不行不行!”
    朱元璋一想到燕王朱棣就连连摇头。
    其实扪心自问,在他诸多的儿子当中,老四朱棣是最像他的。文韬武略,帝王手腕,权谋心腹哪样都是出类拔萃。
    甚至可以说,燕王朱棣有些像唐太宗,尤其是对武人的掌控和任用上。
    在对待武人的方面,他大哥都比不上他。
    但是....他毕竟是老四呀!
    把位子给他?
    老二和老三定然不答应。
    而一旦老朱身死,那手握重兵的老二和老三,必然要兴兵作乱。届时,大明帝国必然陷㣉无休无止的内乱之中。
    “而且若是老二老三起兵反老四的话...”
    朱元璋又在心中暗道,“京中那些武人,可不会站在老四这边。冯胜跟老四老五的关系很好,蓝玉那更不用说,私下嘟囔了老四多少回.....”
    “李景隆....也一定不会帮着老四!他俩有仇呢!”
    突然间,朱元璋的思绪飞得很远。
    “除非咱现在就把老四叫到身边来带着....把这些人都杀了...”
    “不行不行....老四不行!”
    “别人能杀,老二老三是咱的亲儿子,咱能杀吗?”
    “遭娘瘟的!”
    心中越想越是堵的慌,越想越是暴躁。
    但紧接着,又是一种不服气,开始在心中蔓延。
    此时朱元璋再次转头,看向窗外。
    好像...
    天快亮了!
    ~~
    “李都!”
    翌日清晨,五军都督府公事房中,都督佥事定远侯王弼,把一张单子递给李景隆。
    既然已坐上了左都的位子,既然已在所有武臣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那李景隆想继续低调着,就不可能了。
    所以他的公事房,从屋顶桥那边搬到了皇城脚下的都督府。
    “这是燕王那边送至京师的!”
    王弼继续道,“一共是燕山三卫,十六名军将的晋升公文。”
    对於这名老军侯,李景隆一向是礼遇有加。
    虽说王弼是蓝玉的老夥计,可他跟蓝玉性子有着本质的不同。
    其人大气憨厚,性子爽直,不喜钻营更不会结党。
    当然,他若是喜欢结党的话,也不至於只是个侯爵。
    洪武军中,骑射以王弼郭英为最。
    也就是说,单论单挑的话,常遇春傅友德人等人未必是王弼的对手。
    鄱阳湖之战,史书对水战大书特书,却忽略了王弼率领骑兵绕后,一把大火烧了陈友谅的辎重。
    王弼带兵,来如风雨,去如绝弦。
    洪武元年北伐时,王弼在山东三百人大破元军数万,而後在河南,昼夜疾驰三百里。
    如鹰搏兔,动若雷霆!
    前年的捕鱼儿海之中,蓝玉在大漠之中苦苦搜寻北元大军而不得,人困马乏想要班师回营的时候。王弼毅然说完,我等率十万军讨伐,如此回去,有何面目面对天下?
    而後作为先锋一头撞进北元大军之中,又是身先士卒,一刀劈了北元太尉....
    出於对其人品的敬佩,李景隆在担任左都督之後,暗中奏请朱标,让定远侯王弼担任都督府佥事。
    当然,也也是一种本能!
    一种让上位䭾,对於李景隆放心的本能!
    “王侯快坐...”
    李景隆接了公文,只是看了几眼,就在公文上盖了大印,而後交给身边的亲兵,“送往大内,皇上御览!”
    “李都...”
    “私下里,您别这麽客气了!”
    李景隆对王弼笑道,“我是晚辈...”
    “军中没有长辈晚辈....官阶为尊!”
    王弼拱手正色道,“李都,燕王的公文,就这麽给批了?”
    “那不然呢?”李景隆端起茶盏,笑问。
    王弼再三犹豫,低声道,“我本不是无事生非的人,今日.....多嘴说一句!”说着,他犹豫道,“自洪武二十二年开始,秦晋两藩,奏请升官武人之事,已不多见了。唯独燕王,每年都在军中大批的提拔....”
    说着,他看向李景隆,“以前是老冯...他那人糊涂,一笔带过了!如今是您......是不是要慎重一些?”
    “哈哈哈!”
    李景隆大笑,而後低声道,“王侯关切之心,晚辈心领。但是...您想想,燕王乃是皇子亲王,升几个官儿,我这边就给拦了那成什麽话?再说,晚辈也只是盖章,到底行不行,还是要送到大内让皇上定夺呀?”
    “哎!”
    王弼感叹,“我等武人,其实...带兵打仗远比坐衙要痛快自在!”
    “说的是!”
    李景隆跟着点头道,“晚辈这个位子才坐了几天,就头疼得要死!别人不理解......都视晚辈如仇寇!”
    闻言,王弼低头笑笑,“他们....都是些粗汉,你也别往心里去!”
    “那就罢了!”
    李景隆又道,“您看这些公文,年底了.....发饷的账簿,武官的升迁,兵械的缺口,边军的战马粮草,各地承包开中商人的茶盐官引,还有火药火铳火炮的制造.....”说着,他哭笑摇头,“恐怕这个年,晚辈都过不好,全是事!”
    说着,他不等王弼开口,忽又道,“侯爷,您家的公子,如今只是东宫散骑舍人。我已上奏太子殿下....”
    王弼心中一喜,倾听下文。
    “先让他来京营当差,历练几年.....”
    其实所谓的官职,王弼不稀罕。
    他想安排儿子的话,蓝玉那边一句话的事。
    但是李景隆所说的,却是奏给了太子,也就是说他的儿子,将来也是东宫太子一系的班底,未来的从龙之臣。
    但还不等王弼道谢,李景隆的亲兵就在外说道,“公爷,兵部主事范从文求见!”
    ~~
    “你咋来了?”
    李景隆看着吊儿郎当进来的范从文,黑脸道,“不是说你少来吗?”
    “呀呀呀呀!你还避嫌了!”
    范从文撇嘴,“谁不知我是你的人?你如今高升了,我不来巴结你反而不正常呢!”
    说着,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了吗?”
    “啥?”
    “啧!”
    范从文摇头,“我刚才见了我们那位刚进宫复命的部堂大人!”
    “李至刚回来了...”
    “他刚进宫面圣!”
    范从文压低声音,“回来无意中说,皇上.....封皇孙朱允熥为吴王,带在身边学习政务,以中书舍人刘三吾为师!”
    “坏了!”
    李景隆心中暗道一句,“老朱察觉到了?”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