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842章 安插人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842章 安插人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拜见司空。」
    「属下拜见司空。」
    司马懿乘船从却月城来到鹦鹉洲处,方一下船,码头左近忙碌的官吏们纷纷行礼问候。司马懿夙来沉默庄重,只是略略点头,就朝着码头最南端的楼船处走去。
    「见过司空。」司马师见父亲亲至,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忙行礼。
    「不必。」司马懿沉声道:「你与我过来至船舱中。」
    「是。」司马师虽不知为何,但还是点头应下。
    二人一前一后入了船舱后,各自坐定,司马师这才开口:「父亲怎麽从却月城亲至此处了?莫非不放心儿子此番押运粮草?」
    司马懿微微摇头:「押运粮草有什麽不放心的,江面已靖,陆逊船队早就到了巴丘,你这次去是白捡功劳一般,这等差事给谁都一样。既然为父现在在武汉官位最高,让你去赚些押运的军功,陛下都不会说什麽。」
    「是。」司马师应了一声:「那除了粮草,还有何事要劳烦父亲亲自来一趟鹦鹉洲?儿子昨晚不是刚见过父亲麽?」
    司马懿道:「自然是有事情与你。」
    此话即出,司马懿从怀中摸出一封文书来,伸手递给了司马师。
    司马师一愣,却没在第一时间接过,面上有些许疑惑:「父亲这是……?」
    「接着。」司马懿沉声说道:「这是为父给你写的荐书。你此番押运军粮到了军中后,见到黄仆射交差后,让他将此信递给陛下。」
    司马师接过信来,一时却有些不知所措:「这……父亲不是素来让儿子积功任官麽,怎麽今日就突然让陛下给儿子寻官职了?」
    司马懿轻叹了一声:「昨日你从府中走后,我将徐宝坚乘夜唤到了府中,与他深谈了许久。」
    「礼部徐尚书?」司马师插了句嘴。
    「嗯。」司马懿捋须:「我与徐宝坚又重新捋了捋十馀日前的封爵之事。他为礼部尚书,许多事情都是他来操办的,他比我想的要细致一些,我正是从徐宝坚的言语中获了启发,故而乘夜写了谏书给你送来。。」
    司马师愈加疑惑了:「此话何解?依着儿子看,三位封王之人,该有父亲一个的!父亲这麽多年执掌尚书台,处理天下庶务,如何功劳还比不过陆伯言麽?」
    「话不是这样说的。」司马懿摇头:「三位封王之人,曹子丹为宗室,陆伯言为外戚,董公仁为老臣。三个人三种封法,难以再插进去一位。为父是十位公爵之首,虽说不及王爵,但也荣耀至极了。」
    「徐宝坚说,此番封爵并不从积功来算,而是从军功来论。为父丶黄公衡丶辛佐治丶蒋子通是维系后勤之军功,满伯宁丶毌丘仲恭是统兵之军功,裴文行丶徐元直丶刘子扬是筹画之军功,卫公振是安稳后方之军功。」
    司马师脸上略有不平:「毌丘俭一介幸进之臣,有何面目与父亲和一众大臣并列?若不是陛下抬举他,他哪里来的领军将军,哪里来的统兵军功?」
    「子元说的没错。」司马懿点头:「封王丶封公之事并不合旧制,是陛下新设的奖励。既然恩赏皆出于上,赏谁与不赏谁就全看陛下心意了,而不是说谁职位高就必须要赏。陛下令徐元直丶裴文行封了公,而作为司徒的陈长文丶御史中丞陈季弼二人都没动静,这全是按照陛下心意来的。」
    司马师若有所思:「儿子记得陛下初即位之时洛中就有传闻,称陛下素来不喜颍川士人,想来也是因为此故不封陈司徒为公。若要按照制度,只与陈司徒的县侯加封邑即可。」
    「嗯。」司马懿捋须:「子元继续。」
    司马师略皱眉头:「儿子揣测,陛下既然在封赏公爵上强插了个毌丘俭进去,是不是也不会拒绝臣子们的举荐?」
    司马懿点头:「徐宝坚也是这般说的,这等时候该让你立功就要立功,待江陵一下丶荆南和交州一定,之后军功就不好得了。如今黄仆射在陛下身侧如泥雕木塑一般,吏部都是听陛下来的。此前扬州蒋子通举荐过武陔任丹阳太守丶你任江宁令,却被陛下压下来,令夏侯玄和锺毓补了缺。」
    「蒋子通不与为父说,为父是从司马子华处听说的,这是他为了避嫌之举。如今为父举荐你到军中,一而再,陛下定不会驳我这个面子的,你弟子上都任了丹徒令,不差你一人了。若是论能力,你觉得二十四岁子上能做县令吗?」
    司马师想了片刻,终于拱手谢过父亲,而后问道:「父亲给儿子举荐了什麽位置?」
    「让你去曹子丹军中任参军。」司马懿道:「陈季弼的次子陈骞都能在曹子丹幕下做主簿,你又如何做不得参军呢?这不是避嫌的时候,该争功就要争功。」
    司马师站起深施一礼:「多谢父亲!」
    司马懿轻轻颔首,随即站起身来拂袖向外走去,连半个字都没有多说。
    ……
    西陵城外,诸葛瑾与诸葛亮兄弟二人在城南迎接着孙登一行的到来。
    「外臣见过陛下。」诸葛亮微微躬身。
    一旁的诸葛瑾则是大礼参拜:「臣诸葛瑾拜见陛下!」
    孙登先是微微拱手朝着诸葛亮回礼,而后急忙快步向前将诸葛瑾扶了起来,满脸都是担忧之色:
    「朕数月不见大将军,大将军如何清减了许多?」
    诸葛瑾垂目答道:「时局令人忧心,臣故而憔悴了些,倒是陛下也有些累了。」
    孙登轻叹一声:「大将军在西陵辛苦了,为朕守土一方,若无大将军在此,朕真不知该怎麽办了。」
    「臣惭愧。」诸葛瑾再度应声。
    诸葛亮看着孙登在这里表演,而后轻咳一声:「今日外臣在此见了陛下,此非议事之处,不若请陛下移步到营寨中,外臣与诸葛大将军为陛下陈说军事要务。」
    「到何处营寨?」孙登反问。
    诸葛亮西陵城外的一处汉军营寨遥遥一指,孙登见了彼处旗帜后当即就冷下了脸:「诸葛丞相不若让朕去成都见刘皇帝来议事好了。」
    诸葛亮倒也不恼,只是笑笑。一旁的诸葛瑾打起了圆场:「陛下,就在此处说话吧,臣令人备下营帐与坐席。」
    「甚好。」诸葛亮补充道。
    孙登也舒了口气:「那好,就在此处。」
    西陵郡名义上是吴国土地,此刻倒显得孙登像是客人了一般。如今吴国在西陵没兵,西陵城和左近营寨都是蜀国的,就地议事反倒还避免了尴尬。(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