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此事的确难决……
诸葛亮思量许久,他为大汉丞相,魏国已经侵吞吴国大半领土,江陵邻江而平扩,若是没了水军之利,守是绝难守住的。若魏国真要对耗起来,就算有八万军队丶十万军队又能如何?人家可以拿天下之力和你对耗!若此计不成丶他本部的五万军队又有闪失该怎麽办?
终究还是耗不起啊……
一刻钟的时间逐渐过去,谁也不敢打扰诸葛亮的思索。
终于,一声长叹传来:「传令诸军各做准备,各自警戒,明晨撤兵回夷陵!」
「丞相,那步骘还在外等着呢,该当如何?」杨仪惊诧问道。
诸葛亮淡然说道:「让步骘回去吧,告诉他本相身体抱恙,营中各将也染了时疫,不好见人。」
杨仪又问:「那就不与吴人道贺了?」
费禕心里通明,轻声叹道:「与死人有什麽好道贺的?」
杨仪重重点头,不再言语。
步骘久等蜀国众人不至,心底急切,眼见时辰将近,方要催促,就被杨仪领着甲士将步骘给送回去了。
此事的羞辱程度,对步骘来说仅在被魏延胁迫之下。但步骘此刻不欲计较这些,速速回城将此事禀报给了孙登。
孙登听闻蜀国对此事不予理睬,也只是点头应下,再也不说其他。
申时正,吴国太子孙登在江陵城中登基称帝,接受众将跪拜朝贺,成为了吴国第二任皇帝。
一系列早就打好了腹稿的事情被孙登宣布了出来:
追谥孙权为大吴高皇帝,以江陵曾有凤凰显现为由改元『凤皇』,是为凤皇元年;
增封齐王丶大将军丶荆州牧诸葛瑾为太尉;
增封交州刺史吕岱为交州牧丶楚王丶司徒;
增封骠骑将军步骘为司隶校尉丶淮王丶司空;
军中两千石以上将军各自封为乡侯,士卒所在家中尽皆免税一年,江陵城中府库中的钱帛也尽数赏赐给了军中,一时城中万岁之声回响不断。
诸葛瑾与步骘都认了这个封赏。二人明知吴国到了这个关头,所有的封赏都是没意义的事情了,却为了表述忠心之意,依旧感恩戴德的接了此封。
其人忠心如此。
即便近在咫尺的诸葛亮和五万蜀军对孙登登基之时宛若不闻,到了傍晚,这些事情还是被人送到了诸葛亮的案头上。
杨仪重重叹道:「我若是诸葛大将军,有丞相这个胞弟在侧,直接举国投了大汉不就行了?胡亥死后,子婴不为秦帝而为秦王,如今孙登也当降为吴王。诸葛大将军为齐王丶孙登为吴王,如何就不愿归了汉室?」
费禕在旁摇头,直言不讳:「我等自认为汉,彼辈却只当我等为蜀。难办。」
「愚忠至此,虽神明开示又如何能解?」杨仪说道:「依我来看,诸葛大将军和步骘二人纯是不懂变通!孙登初回江陵,拿着称帝一事来逼迫诸葛大将军和步骘,二人被孙登架了起来,孙权对二人多年厚恩,这才便要一日之内登基!」
「这二人连与丞相交谈的时间都没有!」
「勿要再说了。」诸葛亮神色黯然:「此时说这些话还能有什麽用处?」
「各自回去准备吧,明日拂晓便走,一日也不可多留了!」
「是。」几人应下。
第二日清早,得知城西处的蜀军全面开拔回返,城内的新任吴国皇帝孙登一时也慌了手脚。
若蜀军不在,仅凭他这五万军队,如何能守得住江陵??
孙登连忙将诸葛瑾和步骘二人召来,说了此事,二人似乎并无多大反应。
诸葛瑾拱手说道:「汉军走了也就走了,江陵之处惟有守城一事,若陛下领臣等在此处坚守日久,魏军也必不能久持,定会撤军而去。」
步骘也同样应声:「臣附议。大将军此言极善,大吴之本乃是大吴自有之军队,臣以为陛下当速速下旨徵调荆南四州之军民至江陵协防,再让吕公尽数调交州之兵北上助战!」
孙登看着二人轻松写意的模样,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一时说不上来。
若非昨日他这般催促得紧,带着军队威逼诸葛瑾丶步骘二人应下当日登基即位的事情,又如何能不与蜀国好好沟通一二?
就算孙登知道孙权死讯晚了些,但是二十二日在鹦鹉洲外败了的事情总知道吧?若是急速传讯,二十四日江陵处也该知晓了。
可这不是孙登自己欲要隔绝消息丶以防后方生变,而将消息压了几日麽?
这不是孙登自己欲要急速称帝,以致与盟友失了沟通麽?
这不是昨日孙登忙着登基后祭祀父祖,没时间来管江陵城西的友军麽?
如今友军走了,反倒惊慌?
世上诸多道路,各有不一,都是众人各自选择罢了。
坦白而言,哪怕孙登昨日收了兵权后,答应为蜀国做个掌兵五万丶镇守边陲的外藩,诸葛亮都不至于领兵这麽速走的。
可这不是孙登心急麽?想继承父祖之业来当皇帝麽?
那就没有半点转圜的法子了,诸葛亮并不会在江陵处陪着孙登等死。
孙登长叹一声:「诸葛丞相领军要走,朕也拦不住。能否请大将军去见一见诸葛丞相?该说的丶该问的,都问明白了可好?」
诸葛瑾心中苦涩至极。
他与步骘二人已经想明白了,为报孙权多年恩遇,领着这五万兵陪孙登死在江陵也就是了。孙权的太子要当皇帝,他二人又能作何呢?难道快要亡国的时候再当一回『乱臣贼子』?
这便是心累到了极点,再无振作之意。
诸葛瑾拱手应承:「陛下有何事命臣去做?」
孙登答道:「一则问清诸葛丞相是何意思。二来昨日至今汉国对朕称帝之事并无半点言语,总要有话来应的。三来,请大将军再去问一问诸葛丞相,能不能不走?」
不走?诸葛瑾只觉得荒唐,但还是应了下来。
诸葛瑾带着二十馀骑出了江陵城的西门,走了十馀里方才赶上诸葛亮的队伍。
诸葛亮勒马停住,转头朝着诸葛瑾问道:「兄长欲有何意?」
「吴国皇帝命我来问孔明能否回返。」诸葛瑾大声答道。
诸葛亮又问:「兄长欲死节乎?」
诸葛瑾点头不语。
诸葛亮朝着身旁的魏延看去,使了个眼神,轻声唇语:「绑了他!带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