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四个人是女人派来专门对付李威的,也是她手下的王牌,虽然不如鬼男的实力,但是四个人合在一起,鬼男遇到了也头疼。
“他受伤了。”
四个人中的一个说道,“刚刚走路的姿势明显不对,像是腰部,这个人非常厉害,一定要攻击他的弱点和要害。”
“明白。”
其他三个人同时点头,对于他的眼力非常信任,正是因为彼此信任,四个人在攻击的时候可以全力攻击,因为一旦自己遭到攻击,肯定会有人想办法救自己,或者出手迫使对方放弃攻......
朱远航没有沉浸在中央政策研究室来函的喜悦中,反而更加冷静和审慎。他清楚,这次调研不仅关系到青岭经验的推广前景,更可能影响全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整体走向。
为了迎接专家组的到来,他亲自牵头成立接待筹备组,要求各部门全面梳理近年来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关键节点、成效数据、群众反馈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展示真实的一面,不回避问题,也不夸大成绩。”
在准备过程中,朱远航还特意安排了几场“预演式”座谈会,邀请普通村民、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技术员等不同群体参与模拟访谈,确保专家们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专家组抵达当天,天空湛蓝如洗,春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气息。专家组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国栋带队,成员包括社科院研究员、高校公共管理专家、信息技术领域学者等十余人。
座谈会上,朱远航开门见山地介绍了青岭县近年来在推进治理共同体理念方面的探索历程,并重点阐述了智慧治理系统如何从“建平台”向“强机制”转变,从“重技术”向“重服务”深化。
“我们始终牢记一点:治理的本质是服务人,而不是控制人。”朱远航语气坚定,“因此,在设计每一项制度、推动每一次改革时,我们都坚持‘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最终评判标准。”
李国栋频频点头,随后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朱书记,你们提出的共治模式,在实际运行中是否真正实现了权力下放?还是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让群众参与决策,但最终仍由少数人掌控执行权?”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现场气氛顿时凝重。
朱远航沉稳回答:“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也非常重要。我们的做法是,通过明确权责清单、强化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尽可能实现决策与执行的有机统一。比如,村级议事平台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公示、反馈、复议等多个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有责任主体、有监督渠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我们也承认,目前还在探索阶段,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我们坚信,只要方向对了,哪怕慢一点,也能走得更远。”
李国栋听后微微一笑:“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经验??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可复制、可持续、可优化。”
接下来的几天里,专家组深入青岭县多个乡镇、村庄,走访农户、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智慧治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并与村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他们发现,虽然部分偏远村组仍存在技术应用不熟练的问题,但整体上,群众对治理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尤其是对“三公开三监督三提升”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
调研结束后,专家组召开总结会议,李国栋代表团队发言:“青岭经验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一种制度创新与治理思维的深度融合。这种以群众为主体、以技术为支撑、以监督为保障的治理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临别前,李国栋意味深长地对朱远航说:“远航同志,你走的这条路,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正因为不容易,才更需要有人走下去。我相信,你会成为那个引领者。”
朱远航送走专家组后,回到县委办公室已是深夜。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县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县委书记,而是一个被赋予更大使命的探索者。
不久之后,中央正式下发文件,将青岭县列为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试点单位,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市县开展类似改革。与此同时,省委也作出决定,任命朱远航兼任省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统筹全省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这一任命,标志着朱远航正式进入省级治理决策层面,也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面对新的身份与职责,他在全县干部大会上郑重表态:“无论身在何处,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治理现代化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事,而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把这项事业推向深入。”
在他的推动下,青岭县进一步完善治理共同体机制,率先启动“数字治理+网格化服务”融合工程,打造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智能预警、精准服务于一体的全域治理平台。同时,他还推动建立“治理能力评估体系”,将群众满意度、治理效能、制度执行力等纳入考核指标,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然而,正当一切稳步推进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再次打破了平静。
2025年夏末,一封匿名举报信在网络上疯传,内容涉及青岭县某重点项目存在“利益输送”“违规招标”等问题,甚至影射朱远航本人涉嫌干预项目审批。尽管举报内容缺乏实质性证据,但由于网络传播迅速,舆论迅速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省委高度重视,立即指示省纪委监委介入调查。一时间,青岭县再次陷入风口浪尖。
面对压力,朱远航没有退缩。他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接受组织调查,并主动提交相关材料,配合审查工作。他在会上说:“我们不怕查,就怕不清白。如果真有问题,该处理谁就处理谁;如果没有问题,也要还大家一个公道。”
这一态度赢得了大多数干部的支持,也让外界看到了他的坦荡与担当。
调查持续了一个月,最终结果显示,该项目确实存在个别环节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相关责任人已被依法处理,但并未发现朱远航个人有任何不当行为。
风波平息后,朱远航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制度的完善,更是人的自律。只有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守住底线,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
此后,他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全过程透明化管理机制”,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清晰、每一个环节可追溯、每一名责任人可问责。
随着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青岭县的改革成果逐渐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越来越多的省市前来考察取经,甚至一些国际机构也开始关注青岭经验。
2026年初春,朱远航受邀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他在讲话中再次强调:“治理现代化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实践。只有当群众真正成为治理的主人,制度才有生命力,改革才有意义。”
这番话引起全场热烈掌声,也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当年关于基层治理讨论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而在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一份来自中组部的调令悄然送达青岭县委办公室。
调令内容简洁明了:
>朱远航同志拟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协助制定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培训课程体系,参与相关政策研究与制度设计工作。
这意味着,朱远航即将离开青岭,奔赴更高层级的治理舞台。
消息传出后,全县上下一片哗然。许多干部群众纷纷表达不舍之情,但也深知,这是对他多年努力的认可与肯定。
临行前夜,朱远航独自一人走在青岭街头,感受着这座小城的烟火气息。他知道,自己虽将离开,但青岭的精神不会消失,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也不会停止。
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仿佛诉说着无数未完的故事。
他轻声自语:“愿后来者,继续前行。”
风起青岭,潮涌时代。
而他,已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