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凌北市唐氏集团总部,大量监控录像被调出,唐明军胆子确实大,监控里留有他的罪证,居然一直都没删除。
在出事之前,他也确实在凌北市无人敢惹,典型的土皇帝,在他眼里,根本没有必要处理。
宋兵看着这一段监控视频,恶行令人发指,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根本无法想象会有人如此作恶,人性泯灭。
”监控录像封存,留作罪证,通知省公安厅来的调查组,视频里涉及到的人都要严查,不能有一个漏网之鱼.“
”我来联系。“
祁伟此刻带......
朱远航挂断电话后,转身回到办公桌前坐下,望着桌上那盏台灯,灯光柔和,照在桌面上那份关于工业园区排污口监测数据的报告上。他轻轻叹了口气,心里却并不如外界所见那般轻松。
皮山的环保问题看似已经走上正轨,但朱远航心里清楚,这背后隐藏的,远不止是环保本身的问题。那些曾经在环保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企业、部门,甚至个别干部,如今表面上配合,但内心是否真正认同、是否愿意长期执行,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环保问题的背后,往往牵扯着地方经济、就业、财政收入,甚至是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朱远航深知,自己推动的这套环保监管机制,表面上是技术手段的升级,实则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而这种变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神经。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朱远航抬起头。
门被推开,李倩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情有些凝重:“书记,刚刚收到自治区纪委的一份通报,涉及到我们县工信局的一位副局长。”
朱远航眉头一皱:“哪个副局长?”
“张志远。”李倩低声说道,“通报里提到,他在一次环保项目招标过程中,涉嫌收受企业贿赂,金额不小。”
朱远航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张志远……这个人我了解,能力不错,但作风一直有些问题。纪委怎么处理的?”
“目前只是内部通报,还没正式立案。”李倩递上文件,“不过,自治区纪委在通报中特别提到,希望我们县委高度重视,主动作为。”
朱远航接过文件,仔细看了一遍,眉头越皱越紧。这份通报虽然措辞严厉,但并没有直接点名要求处理,而是留有余地。显然,自治区纪委是在给皮山县委一个机会,也可以说是给朱远航一个机会。
他放下文件,沉声道:“李倩,你马上通知纪委、组织部,明天下午三点,召开一次常委会。”
“书记,这事要不要先和县长那边沟通一下?”李倩迟疑了一下。
朱远航摆了摆手:“不必了,这事必须快刀斩乱麻。我们不能让环保问题成为某些人谋私的工具。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守不住底线,还谈什么环保?谈什么发展?”
“明白。”李倩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李倩走后,朱远航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皮山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他记得刚来皮山的时候,环保问题已经积重难返,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偷排污,甚至贿赂监管人员。那时候,环保局的执法几乎形同虚设,群众怨声载道,信访不断。
如今,虽然环保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制度的执行,终究还是要靠人。如果干部队伍出了问题,再好的制度也会被架空。而张志远的问题,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天下午三点,常委会准时召开。
“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有一件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朱远航开门见山,语气严肃,“自治区纪委通报了我们县工信局副局长张志远涉嫌受贿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高度重视。”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纪委负责人率先表态:“书记,我们纪委已经掌握了一些初步证据,正在进一步调查。如果情况属实,我们会依法依规处理。”
组织部长也表态:“如果张志远确实存在严重违纪行为,建议暂停其职务,配合调查。”
朱远航点头:“我同意。环保是皮山发展的底线,谁敢在这上面动歪脑筋,谁就要付出代价。我们不能让环保监管机制成为某些人谋私的工具。”
他环视一圈,语气加重:“我在这里重申,环保问题不是小事,是关系到皮山未来发展的大事。谁要是敢在环保问题上搞腐败、搞形式主义,我朱远航第一个不答应。”
会议结束后,朱远航把纪委负责人留下:“你们要加快调查进度,尽快拿出结论。同时,要彻查张志远与哪些企业有往来,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明白。”纪委负责人点头,“我们一定会一查到底。”
朱远航望着窗外,心中却并不轻松。他知道,张志远的问题只是一个表象,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问题。而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整顿干部队伍,让环保监管机制真正落地生根。
几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
张志远确实存在受贿行为,涉及金额高达两百多万元,且与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存在利益输送关系。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企业在环保监管中长期存在违规行为,而张志远却多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环保项目招标中为这些企业“开绿灯”。
最终,张志远被依法立案调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与他有密切往来的三家企业也被列入环保黑名单,取消其在皮山的所有项目资格,并依法追缴其非法所得。
这一事件在皮山政商界引起了极大震动。许多干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环保问题上的行为,一些原本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也纷纷收敛,不敢再轻易触碰红线。
与此同时,朱远航趁势推动了一项“环保廉政风暴”行动,要求全县所有涉及环保审批、监管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纪委也加大了对环保领域的监督力度,设立专门的环保廉政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几个月后,皮山的环保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干部队伍的作风也明显转变。环保局的执法效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一天晚上,朱远航再次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工业园区,心中却比以往更加踏实。
他知道,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但每一步都值得。
“发展,不是牺牲环境的代价。”他轻声自语,“而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响起,是自治区纪委的电话。
“朱书记,自治区纪委对你们皮山的环保廉政建设非常满意。”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几分赞赏,“我们准备在全区推广你们的经验。”
朱远航微微一笑:“感谢纪委的认可,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挂断电话后,朱远航站在原地,望着满天的星斗,心中一片清明。他知道,皮山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而他,也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风轻轻吹过,带着泥土的清香。皮山的未来,正如这夜色一般,宁静而深远。
朱远航挂断电话后,转身回到办公桌前坐下,望着桌上那盏台灯,灯光柔和,照在桌面上那份关于工业园区排污口监测数据的报告上。他轻轻叹了口气,心里却并不如外界所见那般轻松。
皮山的环保问题看似已经走上正轨,但朱远航心里清楚,这背后隐藏的,远不止是环保本身的问题。那些曾经在环保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企业、部门,甚至个别干部,如今表面上配合,但内心是否真正认同、是否愿意长期执行,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环保问题的背后,往往牵扯着地方经济、就业、财政收入,甚至是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朱远航深知,自己推动的这套环保监管机制,表面上是技术手段的升级,实则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而这种变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神经。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朱远航抬起头。
门被推开,李倩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情有些凝重:“书记,刚刚收到自治区纪委的一份通报,涉及到我们县工信局的一位副局长。”
朱远航眉头一皱:“哪个副局长?”
“张志远。”李倩低声说道,“通报里提到,他在一次环保项目招标过程中,涉嫌收受企业贿赂,金额不小。”
“很好。”朱远航合上报告,语气坚定,“那我们就用这套系统,作为今后环保监管的核心手段。”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环保、监管、数据、群众、机制。
“李倩,你马上通知工信局、环保局、财政局、纪委、组织部,明天上午九点,召开一次专题会议。”
“明白。”李倩应声,“我这就去安排。”
朱远航望着窗外,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过去,环保监管往往停留在纸面上,靠的是检查、通报、整改,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现在,必须借助科技手段,构建一个全天候、全过程、全链条的环保监管体系。
第二天上午九点,专题会议准时召开。
“同志们,环保不是一阵风,也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朱远航开门见山,“我们过去在环保问题上吃过亏,也受过教训。现在,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真正能管用、能见效的机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提几个要求。第一,全县所有重点排污企业,必须全部接入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实时上传,接受监督;第二,建立环保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群众给予奖励;第三,建立环保责任追究机制,凡是监管不力、整改不到位的,一律追责;第四,设立环保专项资金,用于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执法保障。”
工信局长率先表态:“书记,我们工信局一定全力配合,确保所有重点企业按时接入系统。”
环保局长也紧跟着说道:“我们环保局会牵头制定实施细则,尽快拿出方案。”
财政局长点头:“资金方面,我们会优先保障,确保专款专用。”
纪委负责人也表态:“对于环保领域的失职渎职行为,我们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朱远航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我们这次不是走过场,而是动真格。环保问题,必须成为我们皮山发展的底线,谁敢触碰,谁就要承担责任。”
会议结束后,朱远航把李倩留下:“你负责督办这件事,每周向我汇报进展。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是汇报材料。”
“明白。”李倩点头,“我这就去协调各部门,确保落实到位。”
接下来的几个月,皮山全县掀起了一场环保监管的“革命”。在线监测系统全面上线,群众举报奖励机制落地,环保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环保局的执法队伍也得到了扩充,新增了十几名专业技术人员和执法车辆。
同时,朱远航还推动了一项“绿色招商”政策,要求所有新引进项目必须通过环保评估,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一律不予审批。这一政策出台后,虽然短期内影响了一些投资项目的落地,但也从源头上杜绝了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进入。
几个月后,皮山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群众的环保投诉大幅下降,工业园区的环保监管也进入了常态化阶段。
一天晚上,朱远航独自走在县委大院里,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工业园区,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但每一步都值得。
“发展,不是牺牲环境的代价。”他轻声自语,“而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自治区环保厅的王厅长打来的。
“朱书记,你们皮山的环保监管经验,我们已经作为典型案例上报了。”王厅长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自治区领导很重视,准备在全区推广你们的做法。”
朱远航微微一笑:“感谢厅里的认可,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挂断电话后,朱远航站在原地,望着满天的星斗,心中一片清明。他知道,皮山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而他,也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风轻轻吹过,带着泥土的清香。皮山的未来,正如这夜色一般,宁静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