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81章 骂得对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181章 骂得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李威已经极力的控制自己的火气,因为这里是凌北市,他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且也无法直接调动警力或者其他人员,更加不可能使用暴力手段强行上山,也是在无奈之下才会选择向祁伟求助,希望能通过省公安厅尽快调动警力上山查清楚,结果等来的是这番说辞,怎么可能不让他火大。
    “你跟我喊什么。”
    电话那头,祁伟脸面上也挂不住,毕竟自己是省公安厅副厅长,“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对于这件事,我也是非常愤怒,但是没......
    朱武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群山和村庄,心中却并不轻松。白水乡事件虽然已经处理完毕,但这件事暴露出的问题远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复杂。
    他回到办公桌前,翻开笔记本,写下几个关键词:**监管漏洞、基层腐败、制度缺陷、群众信任危机**。
    他知道,如果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
    第二天一早,朱武召集纪委、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
    “这次白水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朱武开门见山,“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查处个别人的问题上,必须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监督机制缺失的问题。”
    财政局长刘文涛点头:“书记说得对,目前我们的专项资金管理确实存在‘重拨付、轻监管’的现象,很多项目一旦资金到账,后续跟踪就变得松散。”
    “所以我建议,”朱武沉声道,“我们要建立一个全流程、闭环式监管体系,涵盖立项、审批、招标、施工、验收、资金流向等各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
    “具体怎么操作?”审计办张主任问。
    “我考虑成立一个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县纪委牵头,财政、审计、发改、农办等部门联合参与,实行‘双线汇报制’??既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也要定期向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公开信息。”
    “这个想法很好。”李晓明补充道,“还可以设立一个举报平台,让群众随时监督,发现问题可以直接上报。”
    “对,要让群众成为我们的‘第三只眼’。”朱武点头,“同时,我们要完善问责机制,凡是因审核不严、监管不到位导致资金流失或项目失败的,一律追责到底,绝不姑息。”
    会议持续到中午,最终形成了《青阳县专项资金全流程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试点。
    当天下午,朱武亲自带队前往三岔沟村,参加乡村旅游项目的第二次村民座谈会。
    村委会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村民们对上次提出的民宿建设问题十分关注。
    “朱书记,上次您说年底前能建成第一批民宿,现在进度怎么样?”一位中年男子问道。
    “目前设计方案已经确定,施工单位正在招标,预计下个月底就能动工。”朱武回答,“而且我们会安排专人驻点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透明。”
    “那能不能让我们村民也参与建设?”另一位村民插话,“我们村里不少人会干建筑活,也能挣点工钱。”
    “当然可以。”朱武笑着点头,“我已经跟住建局打过招呼,优先招用本地劳动力,工资标准不低于市场水平。你们如果有意愿,可以去村委会报名。”
    “太好了!”村民们纷纷鼓掌。
    座谈会结束后,朱武又走访了几户村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朱书记,自从您来了以后,我们村变化太大了,路修好了,电通了,孩子上学也不愁了,真是感谢党和政府!”
    朱武握住老人的手,眼里有些湿润:“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大家过得好,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夜幕降临,朱武一行返回县城,车内气氛略显沉重。
    李晓明低声说道:“书记,最近省里对我们的做法关注度很高,有人说我们管得太严,影响效率。”
    “是啊。”朱武叹了口气,“但我宁愿慢一点,也不能出事。老百姓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车内陷入沉默,只有雨刷器轻轻扫过挡风玻璃的声音。
    朱武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心中默念: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条路,我走定了。**
    回到办公室后,朱武继续审阅刚刚汇总的专项资金监管方案,并批示了几条修改意见。
    凌晨一点,他才合上文件,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省委组织部发来的信息:“朱武同志,省委领导对你近期在青阳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你在专项资金监管方面的创新举措,具有全省推广价值。请你准备一份详细报告,下周来省里做专题汇报。”
    朱武看完信息,没有立刻回复,而是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权力是用来为民谋福的,不是用来谋私的。**
    窗外,月光如洗,洒在大地上,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几天后,朱武前往省委党校参加为期三天的专题研讨班,主题是“加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他向上级汇报青阳县改革经验的重要契机。
    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县委书记们围绕“如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朱武作为代表之一,被安排在第二日发言。
    他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青阳县在专项资金管理上的创新实践,并结合白水乡事件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机制模型。
    “我们不能总是出了问题再补救,而要在制度设计上提前预防。”朱武语气坚定,“专项资金监管的核心在于责任落实、过程透明和群众参与。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真正实现阳光运行。”
    他的话引起与会人员的广泛共鸣,几位地市分管领导当场表示将借鉴青阳经验,在辖区内推动相关改革。
    会后,省委副书记专门接见了朱武,并对他给予高度肯定:“你这种敢于动真碰硬、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表扬。省委将在下一步改革中,重点支持你们的做法。”
    朱武回到青阳后,立即着手部署专项资金监管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他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严格按照新出台的《管理办法》执行,并亲自带队开展巡回督导。
    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干部开始转变态度,主动配合工作。显然,省委的态度给了他们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之际,一封匿名举报信再次打破了平静。
    举报信的内容直指县交通局某重点项目存在违规操作嫌疑,涉及金额巨大,甚至牵扯到个别县级领导。
    朱武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召集纪委和审计部门负责人开会。
    “不管涉及到谁,都必须彻查到底。”他语气严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青阳的反腐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化的铁律。”
    调查迅速展开。随着深入核查,果然发现该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存在明显瑕疵,部分关键资料涉嫌伪造,中标单位与某副局长关系密切。
    朱武当即做出决定:暂停项目施工,全面封存所有资料,并依法对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这一举动再次引发全县震动。有人称赞他铁腕治腐,也有人私下议论他太过激进,甚至怀疑他是在借机排除异己。
    面对质疑,朱武始终保持冷静。他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直言:“我不是为了打击谁,而是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连我们都不能守住底线,老百姓还能指望谁?”
    这番话掷地有声,许多干部深受触动。
    不久后,交通局原副局长被立案审查,相关责任人也被依法处理。整个事件再次给全县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朱武深知,治理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探索。但他也坚信,只要方向正确,脚步就不会停歇。
    这一年年底,青阳县被评为“全省基层治理先进县”,专项资金监管模式被纳入全省典型经验材料。朱武本人也被推荐为“全省优秀县委书记”。
    面对荣誉,他没有丝毫懈怠。在他看来,真正的成绩不在奖状上,而在百姓的笑容里,在乡村的变化中,在每一个清朗的日子里。
    新年伊始,朱武在全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个不变”的原则:**反腐决心不变、改革步伐不变、为民初心不变**。
    他说:“我们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强的担当,推动青阳高质量发展。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必须兑现的承诺。”
    会场内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窗外,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朱武望向远方,目光坚定如初。
    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但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
    **为政清廉,方能赢得民心;敢于担当,方能不负使命。**
    这是他写在笔记本上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